第一章 中国佛教本体论及其对禅宗的影响(导论) 1
一、圆教建立前的本体观 1
(一)“真空”和“妙有”的并列 2
1. 《般若》系的“真空观” 2
2. 《如来藏》系的“妙有观” 3
(二)“妙有”取代“真空”的过程 5
1.中观派的“中道”说 5
2.唯识派的“心有法空”观 7
3. 《大乘起信论》的“心二门”论 10
二、“圆教”与中唐佛性论 14
(一)华严宗的法界圆融观 14
1.华严宗及其“寂知”说与“华严禅” 15
2.华严宗的“性起”论及圆融观 18
(二)“木石有性”与“无情说法”之中唐佛性观 22
三、如来禅、祖师禅和曹洞禅 26
(一)如来禅 26
(二)祖师禅 27
(三)曹洞禅及其华严学根底 29
第二章 青原、南岳分立与石头禅旨禅法 34
一、青原、南岳初立界标 34
二、石头禅风和禅旨禅法 37
(一)希迁生平 37
(二)希迁的《草庵歌》 39
(三)希迁的《参同契》 41
1. 《参同契》内容诠释 42
2. 《参同契》的中土文化渊源 44
三、石头禅系的“泯绝无寄”禅 50
第三章 中唐时代的“灵知即佛”与药山惟俨禅系 57
一、“江湖禅”的“灵知即佛”思想 57
(一)“灵知即佛”论的广泛运用 58
1.马祖系的“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 60
2.石头系的“呼名起性”与“色法二身”之辨 63
(二)“寂知为体”和“性在作用” 66
1. “寂知为体” 66
2. “性在作用” 69
二、惟俨生平及其对李翱的影响 70
(一)惟俨生平及其师承 70
(二)惟俨对李翱的影响 72
三、惟俨的禅学思想 75
(一)“泯绝无寄”为体 75
(二)惟俨的教学与曹洞宗风 79
四、惟俨法嗣及其宗派 82
(一)道吾圆智及其宗派 83
1. “头角生”公案的悟与不悟 83
2.石霜庆诸等及其“五位观” 85
(二)船子德诚及其宗派 86
1.德诚的华亭“钓金鳞” 86
2.善会的夹山禅法 89
3.元安的洛浦禅法 91
第四章 云岩昙晟和洞山良价 96
一、云岩昙晟及其禅法 96
(一)昙晟的参学经历 96
(二)“回互”观与“法身”辩 99
二、良价成道的艰辛历程 104
(一)艰难的抉择 104
(二)前期参学行踪 107
1.北上受戒 108
2.南下投师 110
(三)后期参学行踪 113
1.作《逢渠偈》 113
2.遇会昌法难 116
(四)入赣及弘法洞山 120
1.良价入赣 120
2.《新丰吟》 121
第五章 良价的禅学思想体系 126
一、良价的本体观 126
(一)“万法有性”和“无情说法” 126
(二)“主中主”与“玄中” 131
1.《宝镜三昧歌》 131
2. 《玄中铭》 139
(三)“法身常住”及良价的生死观 143
二、良价的禅法施设 149
(一)《纲要颂》3首 150
1.敲唱俱行 150
2.金锁玄路 151
3.不堕凡圣 152
(二)五位观物体道法 154
1.功勋五位 154
2.正偏五位 158
(三)“三路”与“三漏” 162
1. “三路接人” 163
2. “三种渗漏” 165
第六章 本寂及良价法系 168
一、本寂生平及其法系 168
二、本寂的禅学成就 171
(一)本寂的本体观 171
1.本体及其辨认 171
2.本体的“应物现形” 174
3.以“狸奴白牯”为榜样 177
(二)本寂对“五位说”的阐释发挥 179
1.五位和“五位君臣” 179
2.五位的图示和《易》解 181
3.对良价五位诀颂的注释 183
(三)本寂的“三堕”、 “四异类”说 186
1.三种堕 186
2.四种异类 190
三、良价法系 193
(一)良价法系的分布及其禅旨 193
(二)良价法系的承传 197
1.疏山匡仁及其法脉 197
2.青林师虔及其法脉 200
第七章 道膺的“尽却”及其后的曹洞危机和警玄、义青之振作 205
一、道膺之举唱及曹洞危机 205
(一)道膺行实及其参学 205
(二)道膺禅要 208
1. “及尽一切,始得无过” 208
2. “一法诸法宗,万法一法通” 211
3. “履践玄途” 212
4. “羚羊挂角” 213
(三)道膺身后的曹洞危机 215
二、大阳警玄的发奋与其禅学成就 218
(一)梁山缘观与大阳警玄 218
(二)大阳警玄重举曹洞法要 221
1.以“三句”释“正偏五位” 222
2.两种《五位颂》及论释 224
3.释本寂“三堕” 226
4.旨在“混融”,法在“坐断” 227
三、警玄立嗣与义青禅学 228
(一)警玄法嗣及义青嗣法 228
(二)义青禅学及其法嗣 233
1.义青对曹洞宗乘的阐释 234
2.义青法嗣 239
第八章 宋禅发展趋势及芙蓉道楷“中兴” 243
一、文化融合和宋禅特点 243
(一)社会习禅成风 244
1.帝王重视 244
2.与新儒学关系密切 245
3.佛学智慧文彩的吸引 246
(二)禅宗的趋向融合 248
1.禅教融合和禅僧的文人化 248
2.禅净融合和禅法的多元化 249
3.宗派的融合和定型 252
(三)禅宗的文字化 254
(四)宋代禅宗地位 257
二、芙蓉道楷及“曹洞中兴” 259
(一)道楷生平与风范 260
(二)“尽却今时”的旨要与方法 263
1.何为“尽却今时” 264
2.以“禁足不出”行“尽却” 266
(三)所谓“道楷中兴” 267
第九章 道楷南宗三大家 273
一、长芦清了的“华严禅” 273
(一)清了生平及其声望 273
(二)清了禅学结构 275
1.清了的华严学思想 275
2.以华严“法界观”释“兼带” 278
3.清了的净土思想 279
(三)清了法嗣 280
二、天童正觉的“默照禅” 282
(一)正觉行实 282
(二)正觉的“默照禅” 284
1. “默照禅”的含意 284
2. 《默照铭》与《净乐室铭》 286
(三)“隐显磨砻入混融” 290
1.万法一性的本体观 290
2.舍有入空的见性观 291
3.与道合体的解脱观 293
4.临、曹两派的法门对抗 295
(四)正觉法嗣 297
三、回天无力的天童如净 300
(一)如净行实 300
(二)力挽颓势的如净禅 301
1.斥责禅林颓风 302
2.回归古朴的救弊禅 304
(三)回天无力水东流 307
第十章 道楷北宗及万松行秀 311
一、从净因自觉到雪岩如满 311
(一)鹿门自觉辨 311
(二)北宗五世对洞上宗风的举唱 313
1.九世净因自觉 314
2.十世普照希辨、华严慧兰 317
3.十一世大明僧宝等四人 321
4.十二世王山僧体等四人 324
5.十三世雪岩如满等四人 327
6.十四世万松行秀等四人 331
二、万松行秀的崛起 331
(一)行秀参学及开示 331
1.行秀参学 331
2.行秀开示 332
(二)行秀的《从容庵录》 335
1.佛法不可说 336
2.佛性不可分别 338
3.禅在透脱 340
4.正偏回互 344
5.体不可触 346
三、弘明虚照及刘秉忠法系辨——与杨曾文先生商榷 348
第十一章 曹洞少林禅系的建立及其南北弘传 355
一、曹洞弟子的参政及元蒙的宗教政策 355
(一)曹洞宗与元蒙的政治因缘 356
1.耶律楚材 356
2.雪庭福裕 358
3.刘秉忠 358
(二)元蒙的宗教政策 360
1.两焚道经 360
2.密教独尊 362
二、“少林禅系”及曹洞的鼎盛 363
(一)少林曹洞法系的确立 363
(二)少林禅系世次及禅思 365
1.十五世雪庭福裕等七人 365
2.十六世少室文泰等二十四人 369
3.十七世还源福遇等五人 375
4.十八世淳拙文才等十四人 379
5.十九世松庭子严等二十人 383
6.二十世凝然了改 389
7.二十一世俱空契斌等二人 390
8.二十二世无方可从 391
9.二十三世月舟文载 392
第十二章 明清常润法系 396
一、常润北方法系的盛衰 396
(一)宗书及其六嗣重盛少林 396
1.二十四世小山宗书等三人 396
2.二十五世常润等六人 398
3.二十六世常润九嗣分南北 401
(二)常润北宗衰落 404
1.二十七世心悦慧喜 404
2.二十八世涵宇海宽 405
二、常润南方法系的兴盛 406
(一)慈舟方念及云门禅系 406
1.慈舟方念 406
2.湛然圆澄 407
3.云门禅系 409
(二)洪断诸缘及云居禅系 421
1.洪断诸缘 422
2.云居禅系 424
(三)敬堂法忠 425
第十三章 明清寿昌禅系 428
一、蕴空常忠与无明慧经 428
(一)蕴空常忠及其禅学 428
(二)无明慧经及其禅学 429
1.慧经行实及人格 429
2.慧经禅学思想 431
3.慧经对曹洞纲宗的标举 433
二、无异元来与博山禅派 437
(一)元来及其禅学成就 438
1.元来行实 438
2.元来百法归禅思想 440
3.元来的“疑情”禅论 443
(二)博山禅派 447
1.宗宝道独及岭南禅派 448
2.雪磵道奉 452
3.雪关智暗 453
4.嵩乳道密 455
5.竹山道严 456
6.古航道舟 456
7.余集生与黄端伯 457
三、鼓山禅派 458
(一)元贤及其禅学 458
1.元贤行实 458
2.元贤佛学思想 459
3.元贤禅法 463
(二)鼓山禅派 463
1.道霈行实 464
2.道霈佛学思想 467
四、东苑禅派 468
(一)晦台元镜 469
(二)觉浪道盛 469
1.道盛行实 469
2.参同儒释教禅的佛学 470
3.圆融生灭盛衰的禅理 471
(三)道盛法嗣 473
结语 476
附录一 478
原版附录 478
(一)曹洞宗世序 478
(二)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490
(三)原版后记 493
附录二 494
再版附录 494
(一)曹洞宗法脉考辨 494
(二)岭南禅派的近代发展 498
(三)再版后记 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