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知识经济的量化分析:综合研究与具体分析 1
第一章 知识经济及其由来 1
第一节 知识经济与中国的战略抉择 1
第二节 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基于现实的讨论 23
第三节 网络技术、网络经济与知识经济 27
第四节 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与知识经济 31
第二章 知识经济量化分析的理论框架 40
第一节 知识经济量化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40
第二节 知识经济量化分析的指标体系框架 45
第三章 网络经济理论及其测度方法 59
第一节 网络经济理论 59
第二节 网络经济测度:方法与实证 66
第四章 人力资本:知识经济的源动力 86
第一节 人力资本测度理论和方法 86
第二节 人力资本测度: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 91
第二篇 可持续发展核算:理论框架与方法研究 131
第五章 基于环境流量分析的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研究 131
第一节 导言 131
第二节 联合国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发展综述 134
第三节 基于环境流量研究的SEEA账户机理分析 142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153
第六章 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的价值估算 157
第一节 导言 157
第二节 SEEA估价方法评析 163
第三节 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评估 168
第七章 基于资产范围扩展的可持续发展核算框架研究 182
第一节 导言 182
第二节 资产核算的理论依据 187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观下资产范畴的研究 194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核算框架的研究 202
第八章 中国绿色GDP核算体系基本框架及其分析 213
第一节 导言 213
第二节 绿色GDP在中国的产生及发展 220
第三节 中国绿色GDP核算体系研究 226
第四节 总结与建议 244
第九章 发展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 248
第一节 发展绩效评估概述 248
第二节 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理论与方法 253
第三节 幸福的度量 261
第十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核算案例研究 270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核算案例研究的现状 270
第二节 中国资源与环境核算案例分析 280
第三节 基于真实储蓄的案例研究 286
第四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核算案例研究的方向及措施 294
第三篇 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系统分量与互动关系 299
第十一章 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机制及其模式研究 299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系统及其内部构成 299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机制 307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基于现实的讨论 322
第十二章 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34
第一节 可持续性的内涵及其思想的拓展应用 334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能力及能力建设的系统分析 347
第三节 可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联分析 358
第十三章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372
第一节 历史回眸——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探索 372
第二节 理性思考——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387
第三节 现实讨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398
第十四章 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法的阐释 404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综合评价方法 404
第二节 指标无量纲化——评价指标的“价值量化” 407
第三节 权重设置——综合评价方法的核心 411
第四节 综合分值计算——评价优劣的标准 421
第五节 非常规化综合评价法 425
第十五章 辽宁省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其协调程度研究 432
第一节 辽宁省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432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协调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455
第三节 辽宁省同东北其他两省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比较 463
第四节 小结 469
第四篇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的经验与展望 473
第十六章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与崛起——以阜新为例 473
第一节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产业转型 473
第二节 中国著名煤城——阜新 483
第三节 阜新转型试点所取得的成果及经验 488
第四节 知识经济下阜新可持续发展研究 494
第五节 阜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504
第十七章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鞍钢改革之旅 512
第一节 鞍钢发展历经沧桑 512
第二节 鞍钢的知识创新之路 514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鞍钢竞争力评价及前景展望 525
第十八章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沿海城市的定位与发展——以大连为例 536
第一节 东北沿海重镇——大连的发展轨迹 536
第二节 大连发展的资源优势与不足 544
第三节 知识经济背景下对大连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 549
第四节 知识经济背景下大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