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隐逸思想渊源 9
第一节《周易》中的隐逸思想 9
一、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10
二、审时度势与士人的行藏出处 11
第二节 老庄与道家的隐逸思想 13
一、功成、名遂、身退:老子的隐逸思想 13
二、无功、无名、无己:庄子的隐逸思想 16
第三节 孔孟与儒家隐逸思想 26
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26
二、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29
三、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31
第二章 先秦:隐逸文学之孕育成形 35
第一节《诗经》中被解读成隐逸的作品 36
一、贤者隐以自乐,不求于外 36
二、招隐诗 38
三、赐归诗 39
四、拒招隐诗 40
第二节《论语》中几个关于隐士的片段 42
一、楚狂接舆 42
二、长沮、桀溺 44
三、荷蓧丈人 46
第三节 屈骚中的“自疏”与隐逸文学的萌芽 49
一、“自疏”之缘由 51
二、“自疏”之表现 55
三、“自疏”与儒隐 59
第四节《庄子》:隐逸哲学的文学表达 62
一、庄子自身形象 63
二、古代高士形象 65
三、“大树”意象 71
四、尘外之至境 74
第三章 两汉:隐逸文学之渐成规模 76
第一节 汉初士人隐逸情绪与汉代隐逸文学的发端 77
一、轻士与自疏 77
二、四皓与贾谊 83
三、招隐之先声 88
第二节 不遇之悲与强势皇权下正直士人的心迹 91
一、武帝时期的强势皇权 92
二、董仲舒 94
三、司马迁 99
四、东方朔 104
五、枚皋与司马相如 110
六、王褒与杨恽 112
第三节 惧祸避害与两汉之交士林隐逸之风潮 119
一、政局之变与士林隐逸风潮 119
二、扬雄 124
三、崔篆、冯衍、梁鸿、班彪 137
第四节 汉末隐逸风潮之再起与隐逸文学的新变 151
一、政局的恶化与隐逸风潮之再起 151
二、七体招隐之首创 156
三、设论以申志 159
四、回归主题的明确 172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隐逸文学之初步繁荣 179
第一节 文化的多元与隐逸方式的多样 179
一、玄学清谈与士林浮虚自逸之风 179
二、道教养生与士人游赏山林之趣 186
三、佛教出世绝俗与士人隐逸思想的合流 194
第二节 从体式的角度看魏晋南朝隐逸之文 201
一、七体与招隐 201
二、设论与发愤 206
三、自叙心迹 213
四、书信表志 231
五、人物传记 246
六、嘉遁之赋 252
七、托物言志 256
八 、箴铭赞颂 262
九、诔吊墓志碑文 271
十、北山移文 280
第三节 从题材的角度看魏晋南朝隐逸之诗 284
一、招隐 284
二、游仙 289
三、赠答 298
四、山水 314
五、咏史 332
第四节 北朝及隋代的隐逸诗文 340
一、李骞、常景、李谐、阳固 341
二、祖鸿勋 349
三、庾信 352
四、卢思道、杨素、薛道衡 360
第五章 陶渊明:隐逸文学之不朽丰碑 367
第一节 陶渊明的生平经历与人格魅力 367
一、复杂的人生经历 368
二、独特的人格魅力 373
第二节 陶渊明所创造的隐逸文学新境界 388
一、回归主题的凸现 388
二、田园诗境的开拓 396
三、理想社会的描绘 405
第三节 陶渊明于隐逸文学史的影响 412
一、“千载无斯人,吾将谁与归?”——陶渊明的人格影响 412
二、“爱日满阶看古集,只应陶集是吾师。”——陶渊明的诗文影响 420
主要参考书目 430
后记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