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与环境工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12123094
  • 页数:37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所收录的优秀毕业设计包括:兰州新民花园商住楼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华北地区某市新建污水处理厂设计、北京某住宅楼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惠州石湾镇供水厂设计、同层排水技术降噪性能试验研究、我国南、北方城市雨水利用不同特点的比较研究、景观休闲水体湿地设计和基于马尾藻的生物吸附剂的固定及其对重金属铜的吸附效能研究。

1 兰州新民花园商住楼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1

1.1 概述 3

1.1.1 工程概况 3

1.1.2 原始资料 3

1.1.3 设计任务 3

1.2 生活给水系统 3

1.2.1 生活给水系统组成 3

1.2.2 给水方式的选择 3

1.2.3 管材和附件 5

1.2.4 管道布置和敷设 5

1.2.5 加压设备及构筑物 6

1.2.6 生活给水系统的计算 6

1.3 生活热水系统 12

1.3.1 热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12

1.3.2 热水供应系统的选择 13

1.3.3 管道布置和敷设 13

1.3.4 生活热水系统的计算 14

1.4 消防给水系统 20

1.4.1 消火栓给水系统 20

1.4.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2

1.4.3 消防给水系统计算 24

1.5 生活排水系统 28

1.5.1 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28

1.5.2 排水管道布置和敷设 28

1.5.3 排水管材附件和检查井 29

1.5.4 排水系统计算 30

1.6 雨水排水系统 32

1.6.1 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 32

1.6.2 雨水排水系统的选择 33

1.6.3 雨水排水系统计算 33

1.7 中水系统 33

2 华北地区某市新建污水处理厂设计 35

2.1 工程概况 37

2.2 设计资料 37

2.3 处理厂工艺流程方案选择 37

2.3.1 工艺流程方案的提出 37

2.3.2 AB法 38

2.3.3 A2/O工艺 40

2.4 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 43

2.4.1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说明 43

2.4.2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构筑物设计说明 46

2.5 污水处理厂的布置 48

2.5.1 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48

2.5.2 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49

2.6 计算说明书 49

2.6.1 泵前中格栅 49

2.6.2 泵房 50

2.6.3 泵后细格栅 52

2.6.4 旋流沉砂池 53

2.6.5 初次沉淀池 55

2.6.6 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56

2.6.7 二次沉淀池 64

2.6.8 消毒池(在进水管处加滤液消毒) 68

2.6.9 浓缩池 68

2.6.10 污泥投配池 70

2.6.11 污泥消化池 70

2.6.12 贮气罐(沼气贮气设备) 74

2.6.13 污泥脱水 75

2.6.14 计量设施 75

2.6.15 高程计算 76

2.6.16 污水处理厂各构筑物设计计算结果及说明 78

2.7 经济估算 80

2.7.1 指标总造价估算 80

2.7.2 污水成本计算 81

2.8 结论 82

参考文献 83

3 北京某住宅楼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85

3.1 方案比较 87

3.1.1 生活给水系统 87

3.1.2 热水供应系统 89

3.1.3 消火栓给水系统 90

3.1.4 排水系统 91

3.1.5 雨水排水系统 91

3.1.6 管材比较 91

3.2 给水系统设计及计算 93

3.2.1 设计说明 93

3.2.2 设计计算 94

3.3 热水系统设计及计算 97

3.3.1 设计说明 97

3.3.2 设计计算 98

3.3.3 热水回水管路计算 99

3.3.4 计算循环管网的总水头损失 101

3.3.5 水表的选择及计算 101

3.3.6 减压阀的设置 102

3.3.7 水泵的选择及计算 103

3.3.8 给水系统水泵的选择 103

3.4 消火栓给水系统选择及计算 103

3.4.1 消火栓给水方式的选择 103

3.4.2 水箱及贮水池容积计算 104

3.4.3 消防给水系统计算 104

3.4.4 消防水泵计算 105

3.4.5 减压阀计算 106

3.4.6 水泵接合器 106

3.5 自动喷淋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106

3.5.1 设计说明 106

3.5.2 设计计算 106

3.6 雨水系统设计及计算 108

3.6.1 设计说明 108

3.6.2 设计计算 108

3.7 建筑排水系统设计与计算 109

3.7.1 设计说明 109

3.7.2 设计计算 110

参考文献 111

4 榆次西区污水处理厂设计 113

4.1 项目初选 115

4.1.1 处理工艺的选择 115

4.1.2 处理方法的选择 116

4.1.3 主要构筑物的选择 118

4.2 流量的计算 119

4.3 水处理构筑物的计算 119

4.3.1 格栅的计算 119

4.3.2 提升泵房计算 124

4.3.3 平流沉沙池计算 125

4.3.4 初沉池 127

4.3.5 A2/O生物池计算(1) 131

4.3.6 A2/O生物池计算(2) 140

4.3.7 二沉池 143

4.3.8 接触池 147

4.3.9 加氯量 148

4.3.10 巴氏计量槽 148

4.4 污泥处理构筑物计算 150

4.4.1 驻泥池,污泥浓缩池,污泥投配池 150

4.4.2 污泥消化池 153

4.4.3 贮气柜 156

4.4.4 消化污泥控制室 156

4.4.5 脱水机房 158

4.4.6 事故干化厂 159

4.5 污水厂的布置 159

4.5.1 平面布置 159

4.5.2 高程计算 160

4.6 污水深度处理 162

4.6.1 处理流程 162

4.6.2 混凝,澄清,过滤法构筑物简略说明 163

4.7 运行费用 164

4.8 概算 165

4.8.1 土建费用 165

4.8.2 设备费用 166

4.8.3 总费用 166

4.9 调试,操作说明 166

4.9.1 调试 166

4.9.2 操作 167

4.10 作业面积,制度和劳动定员 167

参考文献 168

5 惠州石湾镇供水厂设计 169

5.1 工程概况 171

5.1.1 设计原始资料与分析 171

5.1.2 毕业设计内容 172

5.2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 173

5.2.1 设计水量 173

5.2.2 管网定线 173

5.2.3 管网水力计算成果 175

5.3 净水工程设计说明 180

5.3.1 水厂工艺流程的初步确定 180

5.3.2 净水构筑物与设备的选择 180

5.3.3 排泥水处理构筑物与设备的选择 184

5.3.4 取水构筑物与设备的选择 185

5.3.5 水厂最终工艺流程 186

5.3.6 水厂总体布置 186

5.4 管网水力计算与校核 188

5.4.1 管网水量计算 188

5.4.2 管网水压计算 191

5.4.3 管网水压校核 193

5.5 送水泵站设计计算 195

5.5.1 选泵和电机 195

5.5.2 管路计算 197

5.5.3 泵站工艺设计 200

5.6 净水工程设计计算 203

5.6.1 药剂投加系统设计计算 203

5.6.2 管式静态混合器设计计算 205

5.6.3 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计算 206

5.6.4 普通快滤池设计计算 212

5.6.5 消毒设备设计计算 215

5.6.6 清水池设计计算 216

5.6.7 污泥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218

5.6.8 水厂高程计算 218

5.6.9 取水构筑物设计计算 220

参考文献 222

6 同层排水技术降噪性能试验研究 223

6.1 绪论 225

6.1.1 排水系统的噪声 225

6.1.2 研究背景 227

6.1.3 研究现状 228

6.1.4 研究内容及目的 231

6.1.5 研究方法与步骤 231

6.2 同层排水概况 231

6.2.1 同层排水系统 232

6.2.2 同层排水系统特点 232

6.2.3 同层排水模式 232

6.2.4 同层排水系统卫生器具及管件的改进 234

6.2.5 同层排水系统降噪性能 236

6.2.6 同层排水系统与传统排水系统比较 236

6.3 传统排水系统与同层排水系统降噪性能试验研究 237

6.3.1 排水管道测试方法研究现状 237

6.3.2 排水管道噪声检测室及试验原理 238

6.3.3 测试装置 240

6.3.4 试验方法 241

6.4 试验数据分析 241

6.4.1 噪声分析方法 241

6.4.2 恒流量法传统排水和同层排水噪声比较 242

6.4.3 变流量下传统排水和同层排水噪声比较 247

6.4.4 本章小结 247

6.5 结论与建议 248

6.5.1 结论 248

6.5.2 建议 249

附录1 试验数据表 249

参考文献 251

7 我国南、北方城市雨水利用不同特点的比较研究 253

7.1 概述 255

7.1.1 课题概要 255

7.1.2 典型城市的选择 255

7.1.3 气象资料和城市雨水利用的联系 255

7.1.4 论文的内容和结构简介 256

7.2 南、北方城市多年降雨不均匀性的研究 256

7.2.1 不均匀性的表示方法 257

7.2.2 南、北方地区城市多年年平均降雨量不均匀性分析 261

7.2.3 南、北方地区城市降雨不均匀性的特点分析 262

7.3 南、北方城市暴雨强度特点的研究 263

7.3.1 当重现期分别取0.5、1、3、5、10年时,降雨时间取15min时,南、北方典型城市的暴雨强度的特点 263

7.3.2 成都市暴雨强度和其他典型城市暴雨强度的比较 265

7.3.3 南、北方地区典型城市暴雨强度变化趋势分析 266

7.3.4 在一定的重现期下,南、北方典型城市24h最大降雨量的特点分析 268

7.4 南、北方城市蒸发量特点的比较分析 270

7.5 城市雨水利用的概述 272

7.5.1 城市雨水利用的必要性 272

7.5.2 城市雨水利用的简要阐述 272

7.5.3 城市雨洪控制的简要阐述 273

7.5.4 城市雨水利用和雨洪控制的联系及区别 273

7.6 南、北方城市雨水调节池特点的研究 274

7.6.1 南、北方城市雨水调节池容积的计算 275

7.6.2 南、北方城市雨水调节池特点的分析比较 279

7.7 南、北方城市渗透系统特性分析 280

7.7.1 采用渗透系统的必要性和雨水渗透的概述 280

7.7.2 有关渗透模型的原理及计算 282

7.7.3 模型的应用 284

7.7.4 南、北方城市渗透设计的影响因素 286

7.7.5 小结 291

7.8 多功能调蓄——水景观 291

7.8.1 多功能调蓄的概述 291

7.8.2 水景观水量平衡模型的计算 292

7.8.3 水景模型实例说明 294

7.8.4 小结 300

7.9 小结及建议 300

7.9.1 南、北方城市雨水特点小结 300

7.9.2 南、北方城市雨水利用特点及建议 301

参考文献 302

8 景观休闲水体湿地设计 305

8.1 项目概述 307

8.2 自然环境概况与圆明园水系变迁 309

8.2.1 自然环境概况 309

8.2.2 圆明园水系变迁及其缺水原因分析 312

8.3 圆明园人工湿地计划概述 315

8.3.1 补充水源及水量分析 315

8.3.2 补水水源水质分析 315

8.3.3 防渗措施分析 315

8.4 人工湿地系统设计 319

8.4.1 圆明园历史水源 319

8.4.2 圆明园历史水深 319

8.4.3 人工湿地水流设计 320

8.4.4 人工湿地具体设计 321

8.4.5 人工湿地特殊措施 322

8.5 人工湿地系统辅助设计 322

8.5.1 生态系统设计 322

8.5.2 辅助设施设计 324

8.5.3 环保设计 324

8.5.4 宣教设计 324

8.6 总水量计算 324

8.7 水质标准计算 325

8.7.1 人工湿地系统计算模型 325

8.7.2 气候条件参数的选取和计算 328

8.7.3 水量平衡的计算 328

8.7.4 水力停留时间的计算 336

8.7.5 化学需氧量的计算 342

8.7.6 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氨氮和总磷的计算 343

8.7.7 粪大肠菌群的计算 343

8.7.8 水力负荷的计算 344

8.7.9 去除效率的计算 344

8.8 管渠计算 344

8.8.1 进水暗渠计算 344

8.8.2 管道计算 344

参考文献 344

9 基于马尾藻的生物吸附剂的固定及其对重金属铜的吸附效能研究 347

9.1 绪论 349

9.1.1 重金属污染危害及常用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 349

9.1.2 生物吸附方法处理重金属废水 350

9.2 马尾藻—壳聚糖吸附剂概述 350

9.2.1 马尾藻吸附剂 350

9.2.2 壳聚糖吸附剂 351

9.2.3 马尾藻—壳聚糖 351

9.2.4 马尾藻—壳聚糖吸附机理及影响因素 351

9.3 吸附剂的制取、固定和脱附研究 353

9.3.1 吸附剂的制取及固定研究 353

9.3.2 吸附剂的脱附方法分析 356

9.3.3 制取及洗脱结果 357

9.3.4 印迹效果分析 357

9.4 试验水样分析方法的选择 358

9.4.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方法原理 358

9.4.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性能特点 358

9.4.3 铜标线的配制方法 359

9.5 吸附动力学研究 360

9.5.1 试验药品和仪器 360

9.5.2 试验条件的确定 360

9.5.3 试验操作步骤 360

9.5.4 时间与吸附容量的关系 360

9.6 吸附等温线分析 362

9.6.1 试验药品及仪器 362

9.6.2 试验条件 362

9.6.3 马尾藻—壳聚糖吸附剂等温线研究 363

9.6.4 无印迹铜马尾藻吸附剂等温线研究 368

9.6.5 壳聚糖吸附剂等温线研究 370

9.6.6 马尾藻粉吸附剂等温线研究 371

9.6.7 四种吸附剂最大吸附容量比较 372

9.7 pH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研究 373

9.7.1 试验药品及仪器 373

9.7.2 试验方案 373

9.7.3 pH对吸附过程的影响 373

9.8 吸附剂溶出情况 375

9.8.1 pH影响试验水样的溶出情况 375

9.8.2 无印迹铜吸附剂等温线试验水样溶出情况 375

9.8.3 壳聚糖吸附剂等温线试验水样溶出情况 375

9.9 结论及建议 376

9.9.1 结论 376

9.9.2 不足及建议 376

附录1 计算表格和试验数据表 377

参考文献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