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切有部之禅定论研究 以梵文《俱舍论》及其梵汉注释为基础》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惟善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300137445
  • 页数:40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绪论和结论共十四章。第一章“绪论”阐述印度佛教前期的禅定思想和演变体系以及研究范围和方法。第二章“重要术语辨析”分别阐述了禅、等持、等至等术语的异同关系和特殊运用。第三章是讨论有关宇宙论的内容,对三界组成的元素进行了清晰地分析和对比,着重阐明生命和宇宙的有限性和无常性,强调人间是禅修的最好处所。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对唯物与唯心两种特殊境界的辩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于佛教不同部派的辩论材料做了详细的整理和分析。第七章着重分析了禅支(元素)的建立及其原因,和禅的清净与染污的不同。第八章论述三类“等至”和其相关的近分定、中间定的建立,以及他们的区别。 第九章强调四禅的对于获得解脱的重要性,并对于行者是否生天界还是获得解脱做了清晰的界定。第十章和第十一章是对三摩地/等持以及金刚喻定的功能和特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主要是对四无量、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的禅修功德做了明晰的分析和论证。最后一章“结论” 总结了圣者能获得“等至”数量、禅修的不同观点、辩论中所引发的问题,以及对大乘佛教禅定理论的影响,书末附有参考书目、主要专业术语梵-汉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古印度前佛教时期的禅 1

第二节 主流禅修与佛教禅修 5

一、主流禅修对佛教禅修的影响 5

二、佛教禅修对主流禅修的影响 12

第三节 佛教禅修及其目的 13

第四节 有部及其相关部派 15

一、说一切有部 15

二、经量部师和譬喻师 17

三、分别论者 19

第五节 关于选题、研究现状及方法 21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21

二、有部与有部禅定论的研究现状 24

三、研究范围及方法 33

第二章 禅及其相关术语辨析 35

第一节 生和定的概念分析 36

一、生的定义与外延 36

二、定的定义与外延 37

三、生与定的不同 39

第二节 禅的本义与发展 39

一、禅的本义 40

二、有部与经部对禅的定义探讨 40

三、四禅的建立与发展 42

第三节 三摩地的概念分析 45

一、三摩地的定义 46

二、与三摩地相关联的词 48

三、三摩地和等至的区别 56

四、三摩地作为大地法 58

五、正三摩地与邪三摩地 59

六、三摩地与散乱的辨析 60

第四节 小结 74

第三章 三界——对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的辨析 77

第一节 界的定义 77

第二节 略释三界 79

一、欲界六道 79

二、色界与无色界 81

第三节 三界分别 83

一、蕴、处、界 83

二、二十二根在三界的增上功能 85

三、三界有情的心理要素 93

四、三界的缘起 96

五、四识住与七识住 97

第四节 三界寿命的局限性 102

第五节 有情及其世界的毁灭 104

一、欲界的毁灭 105

二、色界天的毁坏 106

三、第四禅与四无色之无常 107

第六节 人间为最好的禅修处 107

第七节 小结 111

第四章 无色界是否有色(物质)之辩 114

第一节 色与无色的定义 115

第二节 有色与无色之别 118

第三节 分别论者与应理论者之辩论 120

一、分别论者之教证(āgama) 121

二、分别论者之理证(yukti) 122

三、应理论者之教证 122

四、应理论者之理证 125

五、对引用经典的评定 125

六、对两派所引经典之讨论 128

第四节 “无色”问题之解决 129

第五节 小结 131

第五章 无想定与灭尽定之辨析 132

第一节 无想定 133

一、早期佛经对无想定的探讨 133

二、阿毘达磨中的无想定 136

第二节 灭尽定 146

一、灭尽定的定义 146

二、有关灭尽定的经典 148

三、灭尽定的修习者 149

四、灭尽定的获得 151

五、灭尽定的所依 154

六、意成身与灭尽定 155

七、入灭尽定 158

八、灭尽定的性质与异熟 159

九、灭尽定的位置 160

十、灭尽定的期限 161

十一、灭尽定的力量 162

十二、出灭尽定 164

十三、触的生起 166

十四、死亡与灭尽定的不同 168

十五、为何叫灭受想定 169

第三节 无想定与灭尽定之异同 171

第六章 有关无想定与灭尽定的辩论 173

第一节 无心之辩 173

一、“俱”字的两层含义 174

二、从心与心所的关系上论证 176

三、从三法和合来论证 176

四、从识是否不离身来论证 177

五、心之生起 178

六、两种作为实体的定 180

七、众贤的结论 183

第二节 灭尽定是佛教修行的目标吗? 184

一、涅槃之义 185

二、灭尽定与涅槃之相似 186

三、灭尽定与身证 187

四、灭尽定之正见 190

第三节 小结 191

第七章 四禅所具备的基本要素 192

第一节 不染污禅所具备的要素 193

一、禅支的建立 193

二、近分定与四无色无禅支 197

三、分别释禅支 198

第二节 染污禅所具备的要素 216

第三节 动禅与不动禅 218

第四节 禅作为生存界之受差别 220

第五节 小结 221

第八章 等至的不同种类 223

第一节 略释三种等至 223

一、味等至 223

二、净等至 225

三、无漏等至 226

第二节 三类等至的获得 227

第三节 三类等至相生论 230

一、从无漏等至无间生净无漏等至 230

二、从净等至无间生起净无漏等至 231

三、从染污等至无间生起净等至 232

第四节 四种净等至 234

第五节 修习超等至 235

第六节 等至依身、所缘与断烦恼 238

第七节 无漏等至及诸净近分定所断烦恼 241

第八节 八近分定与中间定 241

第九节 小结 242

第九章 九等至与解脱的关系 244

第一节 九等至的范围界定 244

第二节 四禅与四乐通行的关系 246

第三节 佛依乐速通行而证悟 249

第四节 佛陀及其弟子依第四禅入涅槃 252

第五节 四禅与四无色定的不同特点 256

第六节 生天界与解脱之趋向 257

第七节 小结 260

第十章 论种种三摩地 262

第一节 有无寻伺三摩地 262

第二节 空、无愿、无相三摩地 265

一、三三摩地的建立 265

二、三三摩地与三解脱门 268

三、三三摩地的差别相 270

第三节 三重三摩地 272

一、三重三摩地的建立 272

二、三重三摩地是有漏 275

三、三重三摩地之生起 275

第四节 四修三摩地 276

第五节 小结 282

第十一章 论金刚喻定的特色 283

第一节 金刚喻定与无间道 283

第二节 金刚喻定与智 285

第三节 金刚喻定与依地 287

第四节 金刚喻定与断烦恼 290

第五节 金刚喻定的力量 293

第六节 小结 295

第十二章 依定所起功德:四无量的修学体系 296

第一节 什么是四无量 297

第二节 为何称之为“无量” 298

第三节 四无量的性质 299

第四节 四无量定之行相 300

第五节 四无量之所缘境 302

第六节 四无量的所依处——界与地 304

第七节 修四无量观能对治烦恼 306

第八节 四无量的修习 308

一、慈无量的修习 309

二、悲与喜无量的修习 311

三、舍无量的修习 311

第九节 修四无量观的行者 312

第十节 修四无量观的功力 314

第十一节 修四无量观的果报 315

第十三章 论依定所起功德: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 318

第一节 八解脱 318

一、八解脱名目 318

二、解脱的定义 323

三、具足住之本意 325

四、八解脱的建立 326

五、八解脱之所缘境 332

六、八解脱的不同特色 332

七、修八解脱的理由 335

八、何许人能生起八解脱 335

九、何为“身作证” 336

第二节 八胜处 340

一、八胜处名目 340

二、众贤对“胜处”的解释 345

三、前三解脱与八胜处的关系 347

第三节 十遍处 348

一、遍处之名目 348

二、何为遍处 349

三、众贤对“遍处”的解释 350

第四节 解脱、胜处、遍处的所依和获得 351

第五节 解脱、胜处、遍处之辨别 353

第十四章 结论 356

一、圣者成就的等至的数目 356

二、不同部派的基本观点 358

三、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 360

四、大乘禅定理论的发展 361

附录:汉梵巴重要术语名称对照 363

参考文献 385

后记 403

图像1—1 瑜伽坐姿方印 5

图表2—1 三界有情处所分布表 37

图表2—2 四禅四无色定的分类表 39

图表2—3 心念相续与十大地法的关系 59

图表2—4 二十心法与十五个实体 65

图表2—5 三摩地与散心关系图 67

图表2—6 狂乱与散乱的不同翻译表 71

图表3—1 三界与五蕴 84

图表3—2 三界与十二处、十八界 84

图表3—3 二十二根各自的功能 88

图表3—4 三界与二十二根 90

图表3—5 二十二根与得沙门果 92

图表3—6 二十二根与断非断 93

图表3—7 欲界与四十六心所法 95

图表3—8 三界与四十六心所法 95

图表3—9 三界与十二因缘 97

图表3—10 识所住与五蕴关系 99

图表3—11 识住与三界九地之关系 101

图表3—12 三界有情寿命 103

图表4—1 有部色法分布 117

图表5—1 对三触的不同记载 167

图表5—2 对三触的不同解释 167

图表7—1 四禅十八支 193

图表7—2 四禅十一支 194

图表7—3 四近分定与四无色十八支 198

图表7—4 身受与心受的特征与区别 202

图表7—5 身轻安与心轻安的特征与区别 203

图表7—6 四染污禅十一与九支之区别 218

图表7—7 禅之定与生及三受分别 221

图表8—1 净等至的得与舍 228

图表8—2 净、无漏与染污等至之得 229

图表8—3 从无漏等至生起净与无漏等至的数量 231

图表8—4 从净等至生起净与无漏等至的数量 232

图表8—5 从染污等无间生起净等至的数量 233

图表8—6 四净等至与四净无色 234

图表8—7 《梵本》与《真谛本》的超等至修习次第 236

图表8—8 《玄奘本》的超等至修习次第 237

图表8—9 依地等至生起的数量 239

图表8—10 八等至与三三摩地 243

图表9—1 八根本定与八近分定 245

图表9—2 四禅与四通行 248

图表9—3 佛陀入涅槃示意图 254

图表9—4 四禅与四无色定的特征 256

图表9—5 九定与其相应的出生地 258

图表10—1 上座部与有部对中间定的理解 264

图表10—2 中间定位置安排 265

图表10—3 无相、空、无愿与有漏无漏 268

图表10—4 三三摩地之差别 271

图表11—1 三界与六智 286

图表11—2 四谛十六行相 287

图表11—3 九定与384个金刚喻定 289

图表11—4 欲界所获得的金刚喻定 290

图表11—5 三界见修所断之烦恼 291

图表12—1 三界与四无量的分配表 305

图表12—2 四无量的修习次第表 312

图表13—1 八解脱与二十一类法的相应关系 333

图表13—2 八胜处 345

图表13—3 解脱、胜处、遍处的相摄关系 355

图表14—1 圣者与其成就的等至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