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政权思想 1
一、“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的思想 1
二、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政权的思想 5
三、“平民主义”的政权思想 8
四、共产党人早期建立政权的尝试 11
第二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21
一、各地武装起义蜂起 21
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9
三、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筹建 39
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50
第三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权建设 60
一、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 60
二、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 63
三、法律、司法体系建设 71
四、勤政、廉政建设 74
五、“左”倾教条主义对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危害 79
第四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87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经济政策 87
二、农业生产和互助合作运动 92
三、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 96
四、财政金融 101
五、“左”的政策对经济建设的危害 103
六、教育事业的初兴 107
七、革命根据地的新闻报刊 113
八、医疗卫生和体育事业 115
第五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党的建设 118
一、重视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 118
二、形成共产党人的良好作风 130
三、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 137
四、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总体评价 143
第六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军事建设 146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军事机构 146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军事力量 149
三、苏维埃建军路线和军事理论 159
第七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局部执政的经验和教训 173
一、局部执政的成就 173
二、局部执政的经验 185
三、局部执政的教训 191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思想的飞跃 195
一、长征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95
二、党的政治路线和策略的转变 201
三、富农政策及一系列政策的重大改变 206
四、抗日民主政权思想的形成 214
第九章 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221
一、陕甘宁边区政府 222
二、晋察冀边区政府 227
三、晋西北行政公署 231
四、晋冀鲁豫边区政府 235
五、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 241
六、华中抗日民主政权的创建 244
七、华南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263
第十章 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 266
一、实行广泛的民主选举 266
二、建立“三三制”政权 273
三、保障人权 278
四、勤政、廉政 283
五、重视法制建设 290
第十一章 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295
一、休养民力,恢复和发展抗日根据地的经济 295
二、生产自给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经济方针的制定 300
三、战胜严重经济困难的重大举措 304
四、发展根据地农业的一些主要措施 311
五、根据地的工业建设 316
六、根据地的商业建设 322
七、根据地的金融和货币 327
第十二章 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 334
一、党在抗战时期的文化教育方针和政策 334
二、蓬勃发展的文艺工作 342
三、抗日根据地的教育事业发生历史性变化 347
第十三章 抗日根据地的社会建设 355
一、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救济工作 355
二、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救济工作 361
三、军人优恤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救助工作中占有突出地位 370
四、战时救助的特点 373
五、陕甘宁边区婚俗变革 375
六、开展破除迷信的科学宣传活动 382
第十四章 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外交活动 388
一、积极开展多方位的外交活动 388
二、党与苏联、共产国际的关系 393
三、党对英、美外交政策的演变和与美国官方的关系 398
四、党在抗战时期外交活动的意义 403
第十五章 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权思想的深化 407
一、国共在政治思想战线的论战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 407
二、新民主主义理论关于民主政权建设的论述 411
三、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和丰富 414
四、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意义 418
五、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在解放区的实施 419
第十六章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426
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426
二、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 434
三、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内涵与影响 444
第十七章 大行政区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52
一、华北人民政府的建立与影响 452
二、东北、中原、西北地区的人民民主政权 463
三、内蒙古自治政府的建立 470
第十八章 波澜壮阔的土地制度改革运动 482
一、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482
二、制定和落实《中国土地法大纲》 491
三、翻身农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 504
第十九章 接管城市和解放区的经济建设 512
一、恢复城市秩序与生产 512
二、沈阳、北平、天津、上海的接管经验 520
三、努力发展城市经济 531
第二十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对全国政权的筹建 542
一、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542
二、筹建新中国 559
三、从局部执政到夺取全国政权的历史经验 566
后记 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