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洪华著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210043294
  • 页数:27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8章,阐述了如下新见:现代都市是现代派文学产生的摇篮,20世纪初的上海提供了孕育现代派文学的文化语境;开放多元的文化语境塑造了现代派作家先锋、自由的都市文化身份;现代性的公共空间构建了都市的外部形象,提供了现代派作家丰富的都市想象;现代机械文明产生了新的都市美学,改变了现代爱情的审美方式。

导言 1

一、“海派文化”概念的历史回顾 1

二、“海派文化”的正名与“上海文化”的提出 3

三、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 5

四、研究的对象、范围、方法、重点和难点 9

第一章 上海现代都市文化语境的形成与表征 13

第一节 现代都市文化语境的形成 13

一、上海文化的历史沿革 13

二、租界的形成与政治、经济、文化的畸形发展 14

三、人口的迅速增长与现代都市文化语境的形成 17

第二节 现代都市的生活空间与文化表征 20

一、都市的外部公共空间及其文化表征 20

二、都市的内部生活空间及其文化表征 30

第三节 现代报刊的繁荣与文学商业空间的营造 35

一、现代报刊与出版业的繁荣 35

二、文学中心的南移与各路文人的会聚 41

三、文学商业空间的营造 42

第二章 上海文化语境下的域外现代派文学译介 46

第一节 “别求新声于异邦”:晚清至“五四”时期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引进 47

一、早期现代主义文化思想的引进 48

二、“五四”时期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译介 50

三、初期域外现代主义思潮译介的特点 54

第二节 艺术的“融合”与“创化”: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的域外现代派文学译介 57

一、域外现代派文学译介的进一步拓展 57

二、域外现代派文学的译介与创作借鉴 62

三、域外现代派文学的理论总结与转化 67

第三节 扎根于现实的现代派诗学追求:抗战爆发后至40年代的域外现代派文学译介 71

一、战争文化语境中现代派文学译介的弱化 71

二、里尔克、艾略特、奥登等后期象征派的译介 73

三、40年代现代派文学的译介取向与“新诗现代化”追求 78

第三章 现代派杂志与上海文化精神 83

第一节 《璎珞》、《无轨列车》、《新文艺》:初期的开放视野与先锋精神 83

一、“上海文化精神”的形成与表征 83

二、对域外文学的最初关注 85

三、“方向内容没有一定的轨道” 87

四、先锋的艺术追求与开放的文化视野 89

第二节 《现代》:商业化的运作与现代性的追求 93

一、商业性的动机与运作 94

二、自由独立的话语空间 97

三、“现代性”的阐说与“现代派”的结集 100

第三节 《新诗》:融会与创新的进一步深化 106

一、“融合南北”的气度 106

二、翻译与创作的并举 108

三、创作、理论与编排上的开拓创新 110

第四章 上海文化与现代派群体的文化身份 114

第一节 都市文化语境中现代派群体的文化身份表征 114

一、“文化身份”的阐释与现代派群体的都市文化身份 114

二、现代派群体文化身份的先锋性表征 118

三、现代派群体文化身份的商业性表征 120

第二节 半殖民地文化语境中现代派群体的身份书写 123

一、半殖民地都市文化语境 123

二、西方文化想象中的女性形象 124

三、新旧文化冲突中的男性形象 128

第三节 政治文化语境中现代派群体的身份焦虑 131

一、30年代上海的政治文化语境 131

二、现代派群体的文化焦虑与身份危机 135

三、现代派群体的疏散与殊途 138

第五章 左翼文化与现代派作家的文学选择 142

第一节 上海文化语境与左翼文化思潮 142

一、左翼文化产生的历史语境 142

二、作为文化主潮的左翼文化运动 146

三、左翼文化对30年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151

第二节 从“象牙塔”到“十字街头”:象征派诗歌创作的转变 154

一、“异国的熏香”与“纯诗”的主张 154

二、革命的“十字街头”与“诗歌的大众化” 157

三、左翼文化语境中象征派的上海想象 159

四、象征派对左翼文化的不同回应 164

第三节 从“同路人”到“第三种人”:现代派的路向选择与文学主张 166

一、政治与文学上的同路人 167

二、“第三种人”的文学主张与左翼的文化批判 172

三、“理智与情感冲突中”的困惑 181

第四节 从“马克思主义”到“自由主义”:左翼文化与徐訏的文学选择 188

一、徐訏的“马克思主义时代” 189

二、左翼文化对徐訏文学创作的影响 192

三、从“马克思主义”到“自由主义” 196

第六章 上海文化语境与现代派作家的都市想象 202

第一节 都市的“风景线”与“狐步舞”:新感觉派的都市想象 202

一、大街、交通与都市新感觉 203

二、舞厅、影院与现代派叙事 206

三、女体修辞、商品消费与欲望象征 209

第二节 都市的“现代生活”与“现代情绪”:现代诗派的都市审美 212

一、“新的机械文明”与现代都市美学 213

二、都市的多元形态与生活化审美 215

三、都市的颓废与寂寞 219

第三节 战争文化心理与战后都市乱相:九叶派的上海想象 221

一、战争文化心理的形成与表征 222

二、战后都市生活乱相的书写 224

三、战争文化心理与九叶诗人的审美视野 226

第四节 洋场与战场的双重面影:徐訏的上海想象 229

一、战争背景下的都市想象 230

二、《风萧萧》与《江湖行》:洋场与战场的双重变奏 233

三、自觉的文化意识与执著的生命探询 237

第五节 战争背景下的都市“传奇”:张爱玲的上海书写 242

一、“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 243

二、新旧杂糅的都市生活空间 245

三、“沦陷”后的大街与“封锁”时的情感 248

四、高压生活中的“上海气”与战争背景下的“荒凉感” 251

结语 东西文化交融中的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 255

一、上海文化的“现代性”与现代派文学的都市文化表征 255

二、上海文化的“传统质”与现代派文学的传统文化表征 260

参考文献 267

后记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