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领导与管理的重要性 1
何谓教育管理? 1
何谓教育领导? 5
教育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8
教育领导和管理的历史 10
分权化与自我管理 12
教育情境的意义 14
教学领导 16
结论 18
第二章 教育领导与管理模式 23
理论与实践的分离 23
理论与成功的实践之间的关系 24
理论的本质 26
理论的特征 29
性别与教育领导和管理 30
教育管理模式概述 32
教育管理模式分析 34
教育领导模式概述 35
第三章 正式模式 39
正式模式的主要特征 39
结构模式 40
系统模式 43
科层模式 45
理性模式 49
等级模式 52
正式模式:目标,结构,环境,领导 53
正式模式的局限性 59
结论:正式模式是否仍然有效? 63
第四章 同僚模式 67
同僚模式的主要特征 67
同僚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71
同僚模式在中学里的应用 73
同僚模式在小学中的应用 75
同僚模式:目标、结构、环境与领导 77
同僚模式与社会性别 86
同僚模式的局限性 87
结论:同僚模式是无法实现的理想吗? 92
第五章 政治模式 96
政治模式的主要特征 96
鲍德里奇的政治模式 102
教育中的权力来源 103
教育中的政治策略 107
政治模式:目标、结构、环境、领导 108
政治模式的局限性 115
结论:政治模式有效吗? 117
第六章 主观模式 121
主观模式的主要特征 121
主观模式的应用——瑞弗戴尔学校 127
主观模式与定性研究 131
主观模式:目标、结构、环境与领导 132
主观模式的局限性 138
结论:个体的重要性 140
第七章 模糊模式 144
模糊模式的主要特征 144
垃圾箱模式 152
模糊模式的应用:奥克菲尔茨学校 154
模糊模式:目标、结构、环境与领导 156
权变领导模式 163
模糊模式的局限性 164
结论:模糊性还是理性? 166
第八章 文化模式 169
何谓“文化”? 169
社会文化 171
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 173
汉迪归纳的四个文化模式 177
在南非发展学习的文化 179
组织文化:目标、结构、环境与领导 181
道德领导 186
组织文化的局限性 189
结论:价值观与行为 191
第九章 结论 195
教育管理模式的比较 195
教育领导模式的比较 202
上述模式在学校中的应用 207
对各个模式的综合 210
用理论改进实践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