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荫生入仕 5
出身贤达 6
兄长为父 14
置身宦海 22
邂逅知音 23
第二章 投身实业 27
非振兴实业不为功 27
“周止庵总长初管银元局、工艺局倚先生为重” 30
赴日本考察实业、币制 32
出任北洋劝业铁厂坐办 35
第三章 极力辅佐 37
洋务运动催生中国第一家水泥厂 37
英人骗占 40
艰难的回归之路 43
“白手”起家 45
集股商办 47
“启新”的由来 50
京师水厂查账员 52
第四章“洋灰陈”由此叫开 54
天津总事务所 54
屡次蒙恩受奖 56
成为启新第五大股东 57
天津有个“洋灰陈” 59
每年必做的一件事 62
实业军师 64
第五章 创办崇实学堂 68
天津崇实校董会的成立 68
兴办新式教育 70
千方百计募集办学资金 72
掀起革命浪潮 74
与“七政”和新四军相处的日子 77
成为皖南一带颇富名气的学校 79
两座崇实中学 81
第六章 联合之路 83
龙华崛起 83
“马”“象”言和 85
龙潭惊梦 87
三企联营重创日商 88
第七章 权力之争 91
周学熙的家长作风 91
袁克轸大闹董事会 93
专董问政 95
河南系的兴起 97
派系之争 99
抬李抑陈 101
二十六年磨一剑 102
被迫离开启新 106
第八章 执掌滦矿公司 108
滦矿公司的创立 108
出任矿地公司坐办 110
以滦抵“开”、收“开” 111
遭遇恶性挤压 114
“开”“滦”联合 117
问鼎开滦 118
赴英与开平商洽 121
第九章 性勤俭而好施与 128
参与创办安徽会馆 128
创办天津保婴会 129
复开北京义园和创办天津石埭会馆 130
造福桑梓 131
设立慈善公益基金 134
成由勤俭 139
爱憎分明 140
第十章 北洋俊才 142
早期教育 142
就读南开 143
与周恩来成为挚友 147
力主北洋大学读书 152
抱实业救国之念一致,遂成金兰之交 154
同张太雷一起给群众演讲 156
设法赴美留学 158
实业姻缘 160
第十一章 国中巨工 163
建桥动议 163
桥址之争 166
建言献策 167
动员捐资 168
挂帅督造 170
功成名就 172
第十二章 进入启新 175
一次偶然的变故 175
启新来了位土木工程师 177
到英租界盖最好的房子 178
不准参与政治 181
第十三章 子承父业 183
专家治厂 183
参与组织甲戌社 185
出任滦矿副主任董事和开滦议董 187
建造启新8号窑 188
与日伪统治下的“推进机关”间的较量 190
力挺周叔弢 191
打击河南系 193
第十四章 好事多磨 195
天子脚下焉能动土? 195
提倡实业特准设厂 198
积极参股以励其成 202
紧锣密鼓尽快投产 204
第十五章 南京最大的难民营 208
未雨绸缪 208
实施“以夷制夷”方略 213
另一条战线 217
地狱里的天堂 218
正义的力量 223
历史不会忘记 226
第十六章 宁为玉碎 229
屡拒合作 229
忍辱斡旋 232
托“鬼”看病 233
退求其次 234
终遭拆机 236
民族实业惨遭洗劫 238
第十七章 满目疮痍 242
论功行赏 242
申请发回被劫机器 244
南运计划的夭折 247
另辟蹊径 248
组织暂时以愈小愈为相宜 250
上海人太精明 252
成立水泥托拉斯 254
构筑庞大的关系网的一张“王牌” 256
力保久安 257
设法维持江南股价的稳定 260
挫败伪造江南股据案 262
极佩之至 263
最为困难的一次增资 268
第十八章 柳暗花明 270
欲哭无泪 270
“愧”对家人 271
不速之客 273
上书周恩来总理 274
东方水泥厂之冠 275
共产党的挚友 277
第十九章 青史留芳 281
新中国第一场大规模运动 281
违心的坦白书 282
压在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284
就这样匆匆离去 286
位卑未敢忘忧国 288
可惜!可惜! 290
子女眼中的慈父 291
最后的绝唱 294
尾声:“洋灰陈”与“南张北周”的渊源 299
“洋灰陈”与“北周”三代世交 299
“洋灰陈”与“南张”的姻亲关系 309
附一: 315
陈一甫大事年表 315
陈范有大事年表 320
附二: 329
后记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