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勘查技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宁生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030302694
  • 页数:27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收集已有的自然地理、地质构造、气象水文等资料的基础上,对泥石流流域进行了有关泥石流形成、活动、堆积特征、发展趋势誉危害等方面的各种实地调查、综合分析与评判;结合泥石流调查确定防治工程方案,采用测绘、勘探(钻探、物探)、试(实)验等手段,查明对应的可行性论证阶段、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防治工程所需要的工程地质条件,同时总结出不同类型泥石流的防治模式,并以实际工程为例说明泥石流工程效益。

第一章 泥石流及其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1

1.1泥石流与泥石流灾害 1

1.1.1泥石流特点 1

1.1.2泥石流灾害 1

1.1.3灾害性泥石流 2

1.1.4泥石流防治 2

1.1.5泥石流勘查 2

1.2泥石流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 3

1.2.1泥石流流域位置 3

1.2.2地质条件 5

1.2.3地层岩性 7

1.2.4地貌条件 8

1.2.5气候水文条件 16

1.2.6植被与土壤 19

1.2.7人类经济活动 21

第二章 泥石流勘查基础理论 25

2.1泥石流分布与分类 25

2.1.1泥石流分布规律 25

2.1.2泥石流类型 27

2.2泥石流形成条件与机理 37

2.2.1泥石流形成条件 37

2.2.2泥石流形成机理 43

2.3泥石流形成模式与发展趋势 47

2.3.1泥石流形成模式 47

2.3.2泥石流形成过程 49

2.3.3泥石流发展趋势 50

2.4泥石流运动特征与机理 51

2.4.1泥石流运动特征 51

2.4.2泥石流阻力特征 53

2.4.3泥石流流速特征与计算理论 53

2.4.4泥石流运动方程 56

2.5泥石流沟判识 57

2.5.1泥石流沟判识依据 57

2.5.2泥石流沟判识的充分条件 57

2.5.3泥石流沟判识的必要条件 61

2.5.4泥石流沟判识 62

第三章 泥石流野外勘查与室内实验 63

3.1泥石流遥感调查 63

3.1.1泥石流遥感图像 63

3.1.2泥石流遥感图像解译方法 64

3.1.3泥石流遥感解译特征 65

3.1.4遥感解译案例 68

3.2泥石流实地勘查 72

3.2.1泥石流调访 72

3.2.2泥石流形成特征勘查 76

3.2.3泥石流运动特征勘查 92

3.2.4泥石流堆积特征勘查 95

3.3泥石流样品实验技术 101

3.3.1泥石流固体颗粒大小分析 102

3.3.2泥石流流体及浆体容重测试 109

3.3.3泥石流堆积物坑探及容重测试 111

3.3.4泥石流土体强度实验 113

3.3.5泥石流源区土体湿陷性实验 118

3.3.6泥石流源区土体渗透实验 119

3.3.7泥石流堆积物黏土矿物鉴定 121

3.3.8泥石流流体流变实验 122

第四章 泥石流防治工程系统参数确定 124

4.1泥石流容重确定 124

4.1.1泥石流容重的影响因素 124

4.1.2泥石流容重的计算方法与应用 126

4.1.3泥石流容重分析与判识 135

4.2泥石流流速确定 138

4.2.1泥石流流速的直接确定法 138

4.2.2泥石流流速的经验公式 139

4.2.3跃高法与最大颗粒直径法 145

4.2.4弯道超高法 145

4.3泥石流流量确定 152

4.3.1泥石流流量特征与过程模式 152

4.3.2泥石流流量计算方法 153

4.3.3冰湖溃决泥石流流量计算 156

4.4泥石流一次总量确定 160

4.4.1直接测量法 161

4.4.2经验公式法 162

4.4.3基于峰值流量的阵性泥石流一次总量计算 164

4.4.4混合型泥石流一次总量计算 172

4.4.5年均冲出泥沙总量计算 175

4.5泥石流冲击力确定 176

4.5.1泥石流颗粒冲击力计算 176

4.5.2泥石流流体压强计算 177

4.5.3泥石流冲击力计算实例 178

4.6泥石流排导比降确定 179

4.6.1泥石流排导比降的影响因素 179

4.6.2泥石流排导比降计算方法 184

4.6.3泥石流排导工程实例 185

第五章 泥石流危险区划分与防治模式 188

5.1泥石流危险区划分 188

5.1.1我国泥石流危险区划分 188

5.1.2单沟泥石流危险区划分 190

5.2泥石流堵河危险预测 191

5.2.1泥石流堵河影响因素 192

5.2.2泥石流堵河判别 192

5.2.3泥石流堵河判识实例 193

5.3道路泥石流防治模式 194

5.3.1道路泥石流防治原则 194

5.3.2道路泥石流工程防治模式 195

5.3.3泥石流堵河与主河淤高的防治模式 197

5.3.4道路通过不同部位的泥石流防治模式 198

5.4工矿弃土弃渣泥石流防治模式 202

5.4.1工矿弃土弃渣泥石流特征 202

5.4.2工矿弃土弃渣泥石流的防治模式 202

5.5水电工程泥石流防治模式 206

5.5.1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区泥石流的危害特点 206

5.5.2重大水利水电工程泥石流防治原则 207

5.5.3重大水利水电工程泥石流防治实例 207

5.6风景区泥石流防治模式 207

5.6.1风景区泥石流治理原则 208

5.6.2风景区泥石流防治实例 208

5.7村镇泥石流防治模式 210

5.7.1村镇泥石流治理原则 210

5.7.2村镇泥石流工程防治 210

5.7.3村镇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212

5.8泥石流防治工程效益分析与环境影响评价 214

5.8.1泥石流防治工程效益评价体系 214

5.8.2泥石流防治工程效益评估实例 215

5.8.3泥石流防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216

第六章 泥石流勘查实践 217

6.1泥石流工程勘查实例 217

6.2地震次生泥石流勘查实践 244

6.2.1汶川地震次生泥石流沟应急判识方法与指标 244

6.2.2汶川地震次生泥石流形成条件模式与机理 249

6.2.3汶川地震灾区灾害性山洪泥石流临界降雨量 253

6.2.4汶川地震次生泥石流的发展趋势 256

6.2.5地震次生泥石流勘查典型案例 259

参考文献 262

附录1伽马函数表 268

附录2泥石流勘查报告参考大纲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