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宁江区志 1995-2003》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宁江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560132372
  • 页数:692 页
图书介绍:

概述 1

第一篇 建置 区划 1

第一章 境域 面积 11

第二章 建置沿革 11

第三章 区人民政府驻地 12

第四章 行政区划 13

第一节 街 13

第二节 镇 17

第二节 乡 19

第二篇 自然环境 25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25

第一节 地质 25

第二节 地貌 26

第二章 水文 26

第一节 地表水 26

第二节 地下水 27

第三章 气候物候 28

第一节 日照 28

第二节 气温 29

第三节 降水 30

第四节 风 31

第五节 物候 31

第四章 土壤 33

第一节 土壤类型 33

第二节 土壤肥力 34

第五章 天然植被 34

第一节 植被类型 34

第二节 植被种类 35

第六章 野生动物 39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 昆虫 39

第二节 水生动物 42

第三节 两栖 爬行动物 44

第四节 鸟类 44

第五节 哺乳动物 47

第七章 自然资源 48

第一节 土地资源 48

第二节 水资源 49

第三节 生物资源 49

第四节 矿产资源 50

第八章 自然灾害 51

第一节 旱灾 51

第二节 水灾 51

第三节 风灾 52

第四节 地质灾害 52

第五节 其它自然灾害 53

第三篇 人口 57

第一章 人口数量与分布 57

第一节 人口数量 57

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变化 58

第二章 人口构成 59

第一节 性别 年龄构成 59

第二节 文化构成 60

第三节 产业 行业构成 60

第四节 家庭构成 61

第五节 民族构成 62

第三章 计划生育 64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64

第二节 生育政策 64

第三节 宣传教育 65

第四节 综合治理 65

第五节 技术服务 66

第四篇 经济综合管理 69

第一章 经济综述 69

第二章 国土资源管理 71

第一节 机构 71

第二节 土地开发与复垦 71

第三节 土地规划 72

第四节 地籍管理 73

第五节 建设用地管理 78

第六节 土地保护 80

第七节 土地监察 80

第三章 计划管理 81

第一节 机构 81

第二节 企业体制改革 81

第三节 计划编制 82

第四节 计划检查与信息管理 83

第四章 项目管理 84

第一节 机构 84

第二节 重点项目立项 84

第五章 统计管理 91

第一节 统计门类 91

第二节 统计调查 92

第三节 指导与检查 93

第六章 物价管理 94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94

第二节 价格改革 94

第三节 物价 物价指数 95

第四节 监督检查 100

第七章 工商行政管理 100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100

第二节 集市贸易管理 101

第二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102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103

第五节 商标管理 104

第六节 广告管理 104

第八章 审计管理 104

第一节 机构 104

第二节 国家审计 104

第三节 内部审计 110

第四节 社会审计 110

第五篇 农业 113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11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13

第二节 技术队伍 114

第二节 农业生产队伍 114

第二章 农村改革 115

第一节 土地承包 115

第二节 双层经营体制 115

第二节 社会化服务体系 116

第三章 收益分配 116

第一节 农村生产组织 116

第二节 收益分配 统筹提留 117

第四章 耕地 119

第一节 耕地状况 119

第二节 利用改造 119

第五章 作物种植 119

第一节 粮食作物种植 120

第二节 经济作物种植 122

第二节 蔬菜 瓜果种植 123

第四节 种植业结构调整 125

第六章 耕作制度 125

第一节 耕作方式 125

第二节 推广良种 130

第三节 灌溉 132

第四节 施肥 133

第五节 植物保护 135

第七章 农作机具 137

第一节 农具 137

第二节 农机管理 138

第六篇 林业 畜牧业 143

第一章 林业 143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143

第二节 林木资源 143

第二节 营林建设 144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145

第五节 林政管理 145

第二章 畜牧业 146

第一节 机构队伍 146

第二节 草原 147

第三节 畜禽饲养 148

第四节 畜禽改良 149

第五节 畜禽疫病防治 150

第七篇 水利 水产 157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157

第一节 行政机构 157

第二节 事业单位 157

第二章 防洪工程 158

第一节 江河堤防 158

第二节 护岸工程 162

第三节 护坡工程 164

第三章 治涝工程 165

第一节 涝区治理 165

第二节 涵洞 166

第三节 排灌站 166

第四章 灌溉工程 167

第一节 机电井 167

第二节 喷灌 167

第五章 防汛 167

第一节 防汛组织 167

第二节 汛情传递 168

第三节 抗洪纪实 168

第六章 水利管理 169

第一节 堤防管理 169

第二节 经费管理 169

第七章 水产业 170

第一节 水产种类 170

第二节 水产生产 170

第三节 水产企业 171

第四节 渔政管理 172

第八篇 工业 交通 邮电 175

第一章 工业 17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75

第二节 工业所有制 176

第三节 企业改革 178

第四节 工业门类 179

附:吉林石油集团热电厂 180

非区属石油工业企业 181

第二章 公路 水路交通 185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185

第二节 公路交通 187

第三节 水路交通 191

第四节 运输管理 193

第三章 铁路交通 194

第一节 线路 车站 194

第二节 铁路运输 195

第四章 邮电 196

第一节 邮政 196

第二节 电信 199

附:电信企业 202

第九篇 城建 环保 207

第一章 城乡建设 207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207

第二节 建设规划 207

第三节 市区建设 209

附:市区公交 213

城管监察 213

第四节 乡镇建筑 213

第五节 市区建筑 214

第二章 环境保护 215

第一节 环境污染 215

第二节 环境监测 216

第三节 环境治理 216

第十篇 商业 221

第一章 国有和集体商业 221

第一节 机构 221

第二节 体制改革 221

第二节 商业企业 223

第四节 企业管理 225

第二章 供销合作商业 225

第一节 机构 225

第二节 体制改革 226

第三节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226

第四节 生活资料供应 227

附:市直供销合作企业 227

第三章 物资商业 227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227

第二节 体制改革 228

第二节 直属企业 228

第四章 集市贸易 229

第一节 城区集市贸易 229

第二节 农村集市贸易 230

第五章 粮食贸易 231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231

第二节 体制改革 232

第三节 粮油购销 233

第四节 粮油储运 235

第六章 民营企业 23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36

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 237

第三节 行业分布 238

第四节 民营企业选介 241

第十一篇 财政 税务 金融 245

第一章 财政 245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245

第二节 管理体制改革 246

第二节 财政收入 247

第四节 财政支出 250

第五节 财政管理 251

第二章 税务 254

第一节 机构队伍 254

第二节 体制改革 255

第三节 税种 255

第四节 税收征管 258

第三章 金融 260

第一节 金融体制改革 260

第二节 银行 261

附:域内市级金融机构 262

第三节 农村信用联社 263

附:松原市城市信用联社 263

第四节 保险 264

第十二篇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269

第一章 中共松原市宁江区委员会 269

第一节 领导机构 269

第二节 工作机构 270

第二章 党员代表大会 270

第一节 中共松原市宁江区第二次代表大会 270

第二节 中共松原市宁江区第三次代表大会 271

第三章 区委全委会议 271

第一节 一届全委会议 271

第二节 二届全委会议 272

第二节 三届全委会议 273

第四章 区委重大决策记略 274

第五章 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 276

第一节 党的基层组织 276

第二节 党员 277

第六章 纪律检查 278

第一节 组织机构 278

第二节 党风党纪教育 278

第三节 党内监督 278

第四节 案件检查与处理 280

第七章 组织建设 281

第一节 干部制度改革 281

第二节 各级班子建设 282

第三节 党员队伍建设 283

第八章 宣传教育 283

第一节 社会宣传 284

第二节 干部理论学习 286

第三节 党员教育 287

第四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87

第九章 农村工作 289

第一节 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 289

第二节 减轻农民负担 289

第三节 农村税费改革 291

第十章 统一战线 291

第一节 统战宣传 291

第二节 统战工作 292

第三节 海外联谊 293

第十一章 政法工作 293

第一节 机构 293

第二节 队伍建设 293

第三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95

第十二章 党史研究 297

第一节 地方党史资料征集 298

第二节 编研活动 298

第十三章 老干部工作 298

第一节 机构 298

第二节 政治待遇 299

第三节 生活待遇 299

第四节 老干部活动 300

第十四章 关心下一代工作 300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300

第二节 调查研究 301

第二节 主要活动 301

第十三篇 人民代表大会 307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307

第一节 宁江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307

第二节 宁江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308

第二节 宁江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309

第二章 宁江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10

第一节 机构 310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会议 311

第三章 提案处理 人事任免 320

第一节 提案处理 320

第二节 人事任免 321

第四章 视察 检查 321

第一节 视察 321

第二节 检查 322

第三节 调查研究 322

第五章 选举 322

第十四篇 人民政府 327

第一章 领导机构 327

第二章 工作机构 328

第一节 区政府工作机构 328

第二节 基层行政机构 329

第三章 重大施政记略 329

第一节 城乡经济 329

第二节 改革开放 332

第三节 基础设施 333

第四节 社会事业 334

第四章 来信来访 336

第十五篇 人民政协 341

第一章 政协宁江区全体委员会议 341

第一节 第一届全委会议 342

第二节 第二届全委会议 342

第三节 第三届全委会议 343

第二章 政协宁江区常务委员会议 343

第一节 第一届常委会议 343

第二节 第二届常委会议 345

第三节 第三届常委会议 346

第三章 主要活动 347

第一节 参政议政 347

第二节 提案处理 348

第三节 理论学习 349

第四节 社会联谊 文史资料征编 349

第十六篇 工商联 社会团体 353

第一章 松原市宁江区工商业联合会 353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353

第二节 会员代表大会 353

第三节 主要活动 353

第二章 松原市宁江区总工会 354

第一节 机构和代表大会 354

第二节 基层工会和会员 354

第三节 职工教育 355

第四节 主要活动 355

第三章 共青团松原市宁江区委员会 356

第一节 机构和代表大会 356

第二节 基层团组织和团员 357

第三节 主要活动 357

第四节 少先队组织及活动 359

第四章 松原市宁江区妇女联合会 359

第一节 机构和代表大会 359

第二节 基层妇女组织 360

第三节 主要活动 360

第五章 松原市宁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362

第一节 机构和代表大会 362

第二节 文学艺术协会 363

第三节 主要活动 363

第六章 松原市宁江区科学技术协会 363

第一节 组织机构 363

第二节 会员 364

第三节 主要活动 364

第七章 松原市宁江区归国华侨联合会 366

第一节 组织机构 366

第二节 代表大会 366

第八章 松原市宁江区残疾人联合会 366

第一节 组织机构 366

第二节 代表大会 367

第三节 主要活动 367

第九章 其他协会 368

第一节 松原市宁江区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 368

第二节 松原市宁江区消费者协会 368

第十七篇 民政劳动人事监察 373

第一章 民政 373

第一节 机构 373

第二节 群众自治组织 374

第二节 优抚 375

第四节 退伍军人安置 376

第五节 救灾 扶贫 376

第六节 社会福利 377

第七节 社会行政事务 378

第二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 379

第一节 组织机构 379

第二节 劳动制度改革 380

第三节 劳动力管理 381

第四节 监察和争议仲裁 381

第五节 职工工资 383

第六节 社会保障 383

第三章 人事 384

第一节 组织机构 384

第二节 干部队伍 384

第三节 人事制度改革 386

第四节 干部调配 387

第五节 干部管理 388

第六节 干部离(退)休和预退管理 389

第七节 工资福利 391

第八节 机构编制管理 391

第四章 行政监察 392

第一节 组织机构 392

第二节 案件查处 393

第三节 执法监察 393

第四节 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394

第五节 廉政建设 396

第十八篇 公安 司法 399

第一章 公安 399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399

第二节 教育整顿 401

第三节 治安管理 402

第四节 侦察破案 404

第五节 户政管理 405

第六节 治保组织 406

第二章 检察 407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407

第二节 刑事检察 407

第二节 法纪检察 409

第四节 监所检察 410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410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 410

第三章 审判 411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411

第二节 案件审判 411

第三节 案件执行 审判监督 412

第四章 司法行政 413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413

第二节 法制宣传教育 413

第三节 民事调解 414

第四节 法律公证 414

第五节 律师事务 415

第六节 安置帮教 415

第十九篇 军事 419

第一章 军事组织 419

第一节 宁江区人民武装部 419

附: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松原军分区 420

第二节 驻军 420

第二章 军事建设 421

第一节 战备 421

第二节 军事训练 422

第三节 管理 423

第三章 政治工作 425

第一节 党的组织建设 425

第二节 干部队伍建设 426

第三节 学习教育 426

第四节 群众工作 427

第四章 后勤装备保障 428

第一节 后勤保障 428

第二节 装备保障 429

第五章 兵役 430

第一节 《兵役法》宣传 430

第二节 兵役机构 431

第三节 兵役登记 431

第六章 国防后备力量 432

第一节 领导体制 432

第二节 预备役部队 433

第三节 民兵 434

第四节 学生军训 435

第七章 国防动员 436

第一节 领导机构 436

第二节 人民防空 437

第二十篇 教育科技 441

第一章 教育 441

第一节 学前教育 441

第二节 小学教育 442

第三节 中学教育 447

附:域内非区属中学 452

域内非区属其它学校教育 453

第四节 家长学校 454

第五节 教育行政 455

第六节 教师队伍 459

第七节 学校建设 461

第二章 科学技术 462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462

第二节 科技管理 463

第三节 科技体制改革 464

第四节 科学知识普及 464

第五节 科技成果 465

第二十一篇 文化 469

第一章 文化艺术 469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469

第二节 群众文化 471

第二节 艺术培训 473

第四节 文艺创作 474

附:满族新城戏及松原市满族艺术剧院 475

第五节 文化艺术服务 480

第六节 文化市场管理 481

第七节 文物管理 481

第八节 电影 485

第九节 图书和音像制品 485

附:松原市新华书店 486

第二章 广播电视 487

第一节 宁江区广播电视事业 487

第二节 域内非区属广播电视台 487

第三章 报刊 488

第一节 区办报刊 488

第二节 域内非区属报刊 488

第四章 档案 489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489

第二节 档案管理 490

第五章 史志编修 491

第一节 地方志编纂 491

第二节 地方党史资料征编 491

第二十二篇 卫生 体育 495

第一章 卫生 495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495

第二节 卫生体制改革 496

第三节 医疗院所 498

附:域内市级医院 502

域内企业医院及部队卫生所(队) 503

第四节 防疫 503

第五节 妇幼保健 508

第六节 爱国卫生 510

第七节 医政管理 510

第二章 体育 511

第一节 机构 511

第二节 群众体育 512

第三节 学校体育 514

第四节 业余体校 515

第五节 体育竞赛 515

第六节 体育活动场地 516

第二十三篇 社会 519

第一章 生活风俗 519

第一节 服饰 519

第二节 饮食 521

第三节 住宅 523

第四节 出行 525

第二章 礼仪风俗 527

第一节 婚嫁 527

第二节 喜庆 530

第三节 丧葬 532

第四节 交往 534

第三章 节日时令 535

第一节 传统节日 535

第二节 祭祀节日 538

第三节 民族传统节 539

第四节 岁时节令 542

第四章 社会风气 546

第一节 封建迷信 546

第二节 社会陋习 550

附:行乞 552

第三节 社会新风 552

第五章 人民生活 556

第一节 农民生活 556

第二节 市民生活 557

第三节 城乡储蓄 558

第六章 语言习惯 558

第一节 语音 558

第二节 方言 561

第三节 谚语 571

第四节 歌谣 576

第七章 宗教信仰 580

第一节 萨满教 580

第二节 五大宗教 581

附:喇嘛教 581

第三节 宗教管理 582

第四节 重点宗教活动场所 583

第二十四篇 人物 587

第一章 传记 587

第二章 传略 605

第三章 简介 614

第四章 革命烈士 617

第五章 先进人物 618

大事记 623

大事记 623

附录 639

文献辑存 639

编纂始末 679

索引 681

索引 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