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康霖文集 进言与献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康霖著
  • 出 版 社: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50418929
  • 页数:686 页
图书介绍:本文集是《曾康霖文集》的第4集,它记录了作者多年来,就金融、经济发展及制度建设向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同业组织,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向社会公众展示的立论和主张。文集把意见、建议和主张分作五个单元,即:向领导陈谏己见,展个人思想主张;相互交流研讨,挑战思维定式;观事物动态,助人们思辨;析形势变迁,供决策选择;抒一家之言,让社会检验。

向领导陈谏己见 展个人思想主张 16

关于建立MBA教育网西部中心的建议 16

对成都市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的一点意见 18

给黄菊副总理的信(附文:以人为本,要注重培育发展互助性金融和扶贫性金融) 19

给温家宝总理的信 25

给温家宝总理的信(附文:选择什么指标去衡量地方政府官员的业绩更合理) 26

对党委工作报告的小意见 32

向教育部巡视组的进言 36

给温家宝总理的信 38

给刘家义审计长的信(一) 39

给刘家义审计长的信(二) 41

不仅要审计负债,而且要审计资产 47

为什么要密切关注房地产业 49

以粗浅之见作引玉之砖 51

给四川银监局领导的信(附文:对银行监管的一点看法) 54

相互交流研讨 挑战思维定式 58

对金融电子化或网络金融的思考——在金融电子化研讨会上的发言 58

以国字号为主的股市弊端在哪里——股份制改革的一点感慨 60

经济增长要靠信心和信息——在四川省经济发展座谈会上的发言 62

打造绿色经济,扶持民营经济,发展配套经济,提升劳务经济,树立地区经济形象,锐意改革进取——在四川省政府座谈会上的发言 64

关于美元化的讨论——在一次国际金融研讨会上的发言 68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学习十六大文件座谈会上的发言 70

民营银行生存空间和生命力评析——在怎样兴办民营银行会上的发言 7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看到优势、差距,要把握住重点——在四川省政府座谈会上的发言 77

对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思考——在怎样把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会上的发言 79

是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在商业银行如何展业会上的发言 87

抓经济效益的治本之方,在于提高生产率——在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发言 89

不仅个人、企业要讲信用,政府也要讲信用——在信用制度建设讨论会上的发言 93

社会阶层收入结构变迁与金融机构展业定位——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一点感想 96

要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输出的质量——在四川省政府座谈会上的发言 103

关于政府要不要拥有对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在金融改革座谈会上的发言 105

对许小年教授演讲的评论 107

金融是以货币为载体的社会契约关系体系——在“法与金融”讨论会上的发言 111

从新的视角看待金融业引进外资——在商业银行改革座谈会上的发言 115

不松不紧无所谓政策——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的体会 118

参加广州金融学院科讨会 听取与会者发言摘录与自己的思考(十大问题) 121

金融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契约关系的替代——在首届中国金融发展高级论坛会议上的发言 123

对国家开发银行性质定位和展业趋向的一点想法——在讨论开发性金融会上的发言 125

认识时代背景聚焦社会风险——在金融风险讨论会上的发言 128

与“老外”合作的经济学——在深港经济、金融合作讨论会上的发言 134

要看到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在金融危机讨论会上的发言 137

当前值得关注金融领域中三大问题——在规范发展民间金融讨论会上的发言 139

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的思考——在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座谈会上的发言 144

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的机遇和挑战——在在海峡两岸金融合作讨论会上的发言 148

海峡两岸债券市场的合作与创新——在海峡两岸资本市场研讨会上的发言 151

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谁来协调——在讨论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会上的发言 156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着力点——在海峡两岸金融改革与发展高级研讨会上的发言 159

中国人的智商不比外国人差,不能认为理论都在外国人手里——在银行家论坛会上的发言 161

编写年鉴就是传承文明——在《中国金融年鉴》创刊2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163

立足成都,着力西部,面向国内外——在浙商银行成都分行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164

要使俱乐部成为企业家之家,上下沟通的平台——在参加成都金融街企业家俱乐部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167

讨论国际金融危机,要注意时代背景和当前背景——在讨论国际金融危机会上的发言 169

发展民间信贷,要研究民间信贷的供给、需求和监管——在民间信贷研讨会上的发言 172

投资与乐业——在纪念汶川特大地震4周年大会上的发言 174

民营企业怎么办银行——学习银监会贯彻落实国务院“新36条”的体会 176

怎样认识金融中介服务公司的作用——在成都金融街研讨会上的发言 179

观事物动态 助人们思辨 184

把握“两个转变”要有新的思路 184

四川不能等、靠、要——八位经济学家谈缩小东西部差距 189

为什么有些股份制企业觉得“吃亏”了 191

股份制改革后,股民却喊吃亏,这是因为股份制改造很不彻底 193

经济学家曾康霖教授日前呼吁:适当发展直接融资 194

货币适度从紧会“紧”了企业吗? 197

金融产业化,我国银行要走多远? 199

贷款良性循环是关键——访西南财经大学曾康霖教授 203

证券税种的理论与实践 205

维护国际金融安全的选择 211

小与大的辩证法 21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要讨论的几个问题 215

怎样看待银行不良债权 217

银行业的兼并重组及其监管评析 220

开放式基金的兴起,对现代金融理论的五大突破 223

加入WTO,对农业的影响 227

关于金融监管问题的思考 230

兴办民营银行值得思考的若干问题 236

关注混业经营中的三个不等于 243

多元化、专业化和传统业务的回归 246

怎么评价非金融机构的融资 249

道德风险的经济学理义与金融职务犯罪——从道德风险谈起 251

怎样看待货币政策的松与紧 267

试论法与金融风险 271

因为“有恃”,所以“无恐”——“中航油”事件引起的思考 279

关注公司治理结构的焦点——探讨当前三个敏感而又难以回避的热点话题 283

郎顾之争的深层思考 290

GDP人均1000美元的时期,为什么是关键时期——在学习中央文件会议上的发言 295

国别差异与银行业对外开放风险评判 298

建设新农村的国别差异、着力点和切入点 315

习惯的思维与理性的落差——简议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320

理性与现实的距离——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给我们提出的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326

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与企业家素质 333

怎样实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探讨加入WTO后金融、经济领域中的几个问题 344

金融要为环境优化出力——在东莞绿色金融博览会上的发言 353

最近在思考的几个问题 357

土地作为财产的理论基础及运作规范 361

集体非理性引发次贷危机——对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的一点感慨 367

市场经济需要金融创新 370

中小企业融资难出路何在:要借鉴,更要有新思路——三论扶贫金融 372

微型银行经营目标选择和策略取舍 377

在我国,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83

略论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生命力 387

在中国,P2P这个融资平台变了味 393

对建立和发展我国货币市场的一点意见 395

英国成立金融服务局统一金融监管值得思考的问题 397

成立专门机构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探讨——兼论“怕包拖”的取舍 399

金融机构退出的经济学分析和反思 405

风险投资:要有特殊的金融制度安排 408

经济发展的反思 411

对于《企业破产法》的解读 415

要看到现阶段商业银行的几个转变 418

地区金融发展的要素 420

析形势变迁 供决策选择 422

金融互换的新课题——能不能通过借债来形成银行资本 422

怎样看待成长中的中国股市 428

利率作为经济的调控杠杆,作用有多大? 433

把握信息 驾驭未来——写在《国际金融评论》创刊之际 437

与货币政策有关的几个问题 440

加入WTO,需自我解剖 443

加入WTO,我们要审时度势 450

析世界金融格局变化中的永恒主题 454

当前我国银行经营格局的变化 461

值得关注的新世纪初国际银行业的动向 463

必须关注房地产经济的特殊性及其对金融的影响——对我国现阶段房地产经济的理论分析 466

中国是引进外资的大国,也是逃资的大国 472

略论金融发展要以人为本 477

扩大内需,必须使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482

怎么看待当前金融形势 484

银行家人力资本评述及其价值创造探讨 487

对我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革引进外资的初步评析 497

对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引进外资的几点认识 510

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与金融安全 516

略论中国金融改革 520

关于流动性过剩研究视角 525

金融改革的回顾与评析 534

30年来金融领域改革的三大亮点和三大变化 545

解释这场危机的逻辑,需要结合实际进行理论创新 550

不同视角看钱多 555

怎样推动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 565

我国是否存在主权债务危机——从西方某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说开去 568

关注和防范大国经济、金融互动带来的风险 579

所谓“布雷顿森林Ⅱ”是难以成立的——重要的是美国不承担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义务 585

怎样着力信用制度建设 591

绑架政府:金融危机的溢出效应——广东华鼎融资担保公司危机引起的思考 596

对我国金融热点问题的探讨 603

英、美两国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的考察与借鉴 616

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627

怎么看待我国货币供给量的迅速增大 631

政府导向型金融与市场导向型金融的选择 637

抒一家之言 让社会检验 644

谈我国经济改革问题——接受《中国改革报》的采访 644

怎样看待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经济市场化——接受《经济时报》的采访 651

按科学发展观发展金融事业需要多元化的金融制度安排——《理论动向》的报道 659

怎样看待战略投资者——《金融时报》访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曾康霖教授 664

金融安全问题——接受《金融时报》的采访 668

金融改革的绩效不能高估,也不要低估——《金融时报》采访曾康霖教授关于金融改革的评述 672

发展证券市场 积极扩大内需——专家学者一席谈 676

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辩证思考 677

金融专家曾康霖教授就启动内需发表见解认为——发展才是最有力的杠杆 681

关注金融改革的两个着力点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