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国企改革与劳动主体论 3
关于股份制的几个理论问题(1987) 3
在全民企业建立集体财产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1988) 14
深化改革面临重大抉择——是从承包制到股份制还是从利改税到自负盈亏(1989) 28
究竟应当怎样理解马克思所说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1992) 38
关于谁是企业的主人的争论(1995) 45
国有企业改革基本思路问题(1996) 55
国有企业改革思路需要理清的两个问题(1998) 67
中国改革中的资本主义制度性走向问题(2000) 74
中国改革,需要建立自己的企业理论(2000) 84
中国职工持股的理论和实践(2000) 107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2001) 113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什么?(2001) 117
中国企业改革的实际走向及其评价和进一步改革的思路(2001) 122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2002) 136
建立新的企业理论和所有制经济理论(2002) 144
紧紧抓住国有资本运营这个关键用市场方法迫使国企自己改革——国企改革新思路(2002) 153
中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六个问题需要研究(2002) 163
中国国有经济中的资本和资本理论问题(2002) 172
下篇 两级分配理论与实践 185
论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在商品货币关系条件下的实现问题(1980) 185
关于“除本分成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1984) 194
论实行除本分成制企业资金和资金运动的特征(1984) 218
净产值分成所涉及的理论问题及其重要意义(1985) 226
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品所有权(1985) 238
改革我国工资制度的理论依据(1986) 250
对“工资由供求关系决定”论的商榷(1986) 258
关于“工资经济效益”的一点理论认识(1992) 270
企业本位论、职工主体论、两级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1993) 275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入分配体制的思路(1993) 285
我国企业工资改革的第二步目标(1993) 291
劳动价值论需要有新的发展(2001) 299
《张泽荣文存》跋&高宏德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