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国家与社会”范式的理论想象 2
二、“制度与生活”范式及其内涵 7
三、从单一整合到多元管理:执政党的战略选择 15
第一篇 革命诉求与政治的社会选择(1921— 1949
第一章 从精英主义到群众路线:政党意识形态的转变 25
一、精英主义社会改造路线的实践和挫折 25
二、路线斗争与群众方针的胜利 34
三、基于群众路线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重建 40
第二章 群众路线的制度设计:适应中的社会建构 47
一、土地改革与农民的组织化 48
二、自由民主理念的传播与知识分子的争取 60
三、适应性建构:群众路线的实践逻辑 71
第三章 比较优势的凸显:政治的社会选择 75
一、“两党”意识形态与其各自社会改造路径 75
二、民间的国家道路选择与共产党的胜利 81
三、现实的理想化:回归传统的共产主义文明 88
第二篇 共产主义实践与社会单位化(1949— 1978
第四章 理想主义情境下社会的运动化改造 95
一、对革命后社会重建蓝图的“想象” 96
二、“意识形态挂帅”与社会的同质化 105
三、理想主义与社会运动 121
第五章 理性主义与社会的单位化 130
一、组织决定生活:单位制与人民公社 130
二、出身设定机会:阶级、户籍、单位与级别 147
三、精英的国家化与政治化:干部制度的建构与运用 157
四、理想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冲突及其合作 165
第六章 隐秘的自主性空间 171
一、嵌入非正式网络的单位内行动空间 171
二、单位自主性:单位间的行动空间 176
三、改变身份:隐秘的阶层流动 180
第三篇 市场改革与社会自主性的多维萌发(1978— 2011
第七章 市场力量的释放与发展主义的形成 187
一、底层谋生需求的冲击与改革的启动 188
二、自由生活抑或精神污染:精神文明领域的一场较量 195
三、物质欲望的放大与GDP主义的合法化 205
第八章 社会市场化与自主性发轫的悖论 211
一、从市场经济到市场社会:单位制改革及其后果 211
二、工具主义与差序格局的再生产:个体化发育的畸形化 216
三、社会认同危机 226
第九章 责任伦理重建与和谐社会的实践 248
一、“和谐社会”:执政伦理的创造性转换 250
二、面向民生:政策体系的价值转向 260
三、市场导入与权力转换:组织与整合模式的创新 274
四、民生和民主:和谐社会的两个支柱 288
余论 中国社会生活秩序重建与公共性 294
一、当代中国治理转型与公共性 295
二、当前中国社会的公共性困境 296
三、走出社会建设中的公共性困境 298
主要参考文献 301
后记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