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型城镇化 733
走向包容、公平、共享的新型城镇化——城乡社会变迁视野下中国城镇化道路的现实考量 734
“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的深刻内涵——浙江临安“美丽乡村”农村生态建设实践的社会学研究 765
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社会发展——“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致辞 773
可行性与可达性:户籍制度改革破题 776
“就地上楼”:新型城镇化的社区实现形式 785
四、中国经验 799
让“包容”牵手“和谐”——包容性增长里的中国智慧 800
总结南海经验,创建南海模式 804
从社会复合主体到城市品牌网群——以组织创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杭州经验” 809
民生为重造福于民的体制创新探索——从社会学视角解读“大民政”的本质和重大意义 821
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探索的正确路径——用更开阔的视野来分析包括“上城模式”的杭州经验 839
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的“中国经验” 864
“中国经验”的核心 875
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转型中的中山探索——多元利益诉求统筹兼顾的实践先行者 878
社会记忆与乡村的再发现——华北侯村的调查 902
第三部分 重新认识 917
一、社会学史 917
把握交融趋势,推进学科发展——论当代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关系 918
《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深化——“实践结构论”的提出与“理论自觉”的轨迹》自序 931
当代中国社会学近期的几个热点问题 949
林耀华先生对当代中国人类学所做贡献再认识——在林耀华先生一百周年诞辰纪念会上的讲话 968
值得庆祝的30年,值得纪念的10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费孝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大会上的致辞 972
在中国社会学2010年哈尔滨学术年会上的致辞 975
从科学性和人文性结合的角度来把握韦伯的学术思想 978
费孝通先生对当代中国社会学所做贡献再认识 982
丰碑 轨迹 时代——在北京大学社会学学科重建三十周年暨费孝通百年诞辰纪念会上的致辞 988
“边疆发展中国论坛2010”第一组“发展理念专题”的交流发言 992
《社会学概论》教材的鲜明特色 997
在“2010·中华十大财智人物”颁奖典礼上的讲话 1007
努力编写面向中国社会实际的社会学教材 1008
2010年社会学的发展回顾与反思 1012
《新世纪中国社会学(2006—2010)——“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瞻望》后记 1017
社会学社会工作本科教育要坚持的正确思路——在2011年社会学学科教指委与社会学系主任联席会议上的主题报告 1019
孙本文先生对早期中国社会学巨大贡献的再认识 1022
二、外国理论 1031
欧洲福利主义模式可持续性问题的启示 1032
道德空间的拆除与重建——鲍曼后现代道德社会学思想探析 1036
我国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参照系及其启示——一种中西比较的视角 1048
三、国家与社会 1057
社会与国家关系在当代中国的互构——社会建设的一种新视野 1058
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配置格局的变化:从“一维模式”向“三维模式”的转型——一种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1068
社会学领域自由主义思潮的突出表现 1083
第四部分 铺路搭桥 1091
一、致辞 1091
在第三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1092
深刻认识“南海社会管理创新经验”的意义——在南海区与华中师大共建社会管理创新博士后研究基地签约仪式上的讲话 1094
“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与中国经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讲话稿 1096
感谢人民大学!感谢社会学界!——在“郑杭生教授从教5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成立大会”上的致谢辞 1100
中国人类学发展的重要契机——在“二十一世纪人类学讲坛”的开讲仪式上的致辞 1103
《感受社会学》一书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1105
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大人! 1107
开创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新局面 1109
加强社会企业研究,推进公益事业发展——在“社会企业与农村扶贫开发”论坛上的致辞 1111
方向、品德、学问、健康——给全校2013级新生的讲话 1114
天时地利人和——在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建系20周年建院5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辞 1116
中国社会学关键性的重镇之一——祝贺南京大学社会学系重建25周年社会学院建院5周年 1119
迎接亚洲的时代——在第四届东亚环境社会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1121
“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开幕式致辞 1128
世界郑氏宗亲2013年荥阳祭祖大典暨河南省郑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上的致辞 1131
用中国学术话语阐释小康社会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列丛书”新书发布会上的讲话 1132
“学术之都”的三个基本维度 1135
推动社会学学科的校际合作——在2014年“中国社会发展高层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 1137
二、采访 1141
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历史、战略、未来——著名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郑杭生先生访谈 1142
民生为重 百姓至上——访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教授 1151
郑杭生自述 1156
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的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访中国人民大学郑杭生教授 1170
博士研究生的治学要求及社会运行学派的成长 1187
三、他序 1193
《传统文化隐喻——禹州神垕钧瓷文化产业现代性转型的社会学研究》序 1194
灾害社会学研究的新进展——序段华明《城市灾害社会学》 1199
对农村艾滋孤儿抚育有创意的探索——序杨生勇《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支持系统的转型——湖北省J镇农村艾滋孤儿抚育研究》 1202
农村社会学的创新性传承——序钟涨宝主编《农村社会学》 1204
大学基金会的系统全面的分析——序陈秀峰《大学教育基金会研究》 1207
开发传统学术资源的新尝试——序王万俊新著《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调查方法解析》 1211
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序杨发祥《低生育社会的来临》 1214
构建老年社会学的学科体系——评析张仙桥、李德滨著《中国老年社会学》的学术创新 1218
瞬间我们看见了历史——序谢红莉、瞿佳专著《中国最早的中医学校利济医学堂》 1221
开发传统、服务现代——序牛卫国著《留余》 1224
进一步推进社会文化的建设——序张琪《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228
个体安全的创造性探索——序杨敏等著《“以人为本”安全观的社会学探索:个体安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232
流行语时尚文化研究的新进展——序仓理新主编《流行语与时尚文化》教材 1236
序王积超主编的《企业社会学》教材 1238
对《后现代化理论视野下的青年价值观研究》一书简评 1241
序张大维《中国共产党的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 1242
流行文化社会学研究的新进展——简评“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研究丛书” 1245
光荣、凝重的历史使命——《荥阳郑氏》专刊前言 1248
序郑元豹会长主持的《天下郑氏一家亲》 1250
一部接“地气”的著作——序刘燕舞著《农民自杀问题研究(1980—2009)》 1254
“读懂中国与世界丛书”序言 1258
常向群主编的《社会建设: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中译版序言 1260
一本有新意的著作——序张本效的《新型城镇化的社区经验研究》 1262
《党的领导与社会建设》序言 1265
《转型发展论》序言 1269
四、书评 1273
一部体现“理论自觉”的宏制巨篇——从社会学的视角看《中国民俗史》六卷本 1274
从“浙江经验”到“中国经验”:一项社区理论本土化研究——《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研究——基于温州杭州湖州的实证分析》一书 1276
五、综述 1281
中国社会学“十一五”期间研究回顾与“十二五”期间发展瞻望 1282
2010年北京地区社会学研究综述 1352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战略 1372
发自内心的亲切感——我和北京社科联 1394
充分发挥社科类基金会的引领整合作用 1396
2013年北京地区社会学研究综述 1400
六、悼念 1415
悼念文海校长——在李文海同志追思会上的发言 1416
悼念挚友陆学艺 1419
一个全面“接地气”的社会学家——陆学艺逝世一周年的学术追思 1425
后记 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