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华彩》总序&单世联 1
自序 5
〔传统文化与粤乐研究〕 3
广东音乐文化历程 3
继承·交流·发展——关于广东音乐的一封信 37
广东音乐中的高胡 40
广东高胡演奏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44
广东高胡六十年览略 57
高胡的创制及其他 65
从《绝响》说到民族音乐的命运 71
从阿炳与广东音乐的关系诱发的驰想 76
《琴诗》及其启示——写于“上海’88秋季民族音乐周” 83
追踪“逝去的灵魂” 85
关于广东音乐的若干问题——从《吕文成广东音乐曲选》发行谈起 88
广东音乐路向何方? 94
“俗世玩味”与“独上高楼”——新时期广东音乐之动向 97
关于粤乐的一些“活史料”——何晃谈吕文成及其它 102
在收获中反省——漫说’95首届广东音乐新作品大奖赛 106
关于《雨打芭蕉》及其它 110
《大广州》和我们的“五架头”小组 115
〔心境与艺境〕 121
《二泉映月》的断想 121
艺术家的痛苦与创造——致友人的两封信 123
国乐知音是青年 129
历史在期待,音乐何处去?——在星海音乐学院三十年校庆大会上的发言 131
人生境界说 133
“中国魂”礼赞——从国庆百人国乐大合奏说起 139
音乐,我的生命之诗 141
心境与艺境 143
存在与幻想——漫谈艺术创作的虚与实 150
早春感怀——答读者 152
弦外音(二首) 155
心灵的净化 157
艺术人生与国乐之命运 159
闲居杂感 166
“精神家园”的寻觅——交响音乐会《广州之恋》断想 168
乡情·友情·恋情——闲说邓丽君 170
诗心乐韵忆少年 173
〔友情与乐评〕 185
处处有知音,此行多感奋——北行书简 185
新的长城精神——为欢迎中央民族乐团莅穗演出而作 188
遗憾与期待——怀念朱海老师 190
对琴当歌 对琴当哭——悼念刘天一老师 193
留得慷慨唱诗魂——小记作曲家李助炘 195
冥思幻想 探新求异——曹光平近期作品览略 197
可贵的创造与充盈——由“骆津粤乐作品欣赏会”所想 201
自信和勇气——写在“卜灿荣作品音乐会”之前 203
抹去历史的尘封——贺“何浪萍音乐作品欣赏会” 205
“幕后英雄”王炳尧 207
在探索中创造——有感于“粤乐新韵”演唱会 209
民族音乐的新境界——黄建伟指挥中乐作品音乐会观后 211
豪气与诗情——指挥家王甫建印象 213
生死浑忘闵惠芬 215
生命的投入——写在“闵惠芬二胡独奏音乐会”前夕 217
传统指向未来——为“胡志平二胡独奏音乐会”而作 219
岭南派二胡艺术的实践者——陈雄华印象 221
生活的收获——高胡演奏家陈国产印象 223
祝贺与期待——为“欧阳婷二胡独奏音乐会”而写 225
曲苑乐坛一新秀——写在“潘千芊音乐曲艺演奏演唱会”之前 227
乐海沧桑三十年——李灿祥的音乐之旅 229
方锦龙的琵琶世界 232
剑胆琴心话郭敏 234
赵莉梨与《流云》 236
汤凯旋的“情结” 238
听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 240
古调新韵寄幽情——“谢导秀师生古琴音乐会”感言 243
一颗深沉而悠然的心灵——写在“陈鸿燕笛子独奏音乐会”之前 245
姚锡娟“寒江独钓” 247
生命赞礼——观张润华舞蹈 249
无题 252
贺张澄汉戏剧小品集出版 254
生命的渴望——杨对荣摄影作品印象 255
通透堂亮 妙韵长留——深切怀念陆全师傅 260
任重道远陈佐辉 263
于深情中见激越——漫谈梁玉嵘与星腔 266
热忱而勤奋的广东音乐专家——沉痛悼念陈添寿同志 269
〔游记与交流〕 275
访台杂记 275
满目苍凉 满怀壮烈——写在“穗港台粤乐名曲音乐会”前 283
香江初夏中乐潮 286
我所了解的香港中乐团 288
在当代世界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与澳门中乐团合作演出感言 290
合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贺“穗澳民乐联欢夜” 293
国乐要保持自己的特质——林谷芳先生如是说 295
“花果飘零”与“灵根自植”——漫说传统音乐之命运 299
华乐在新加坡兴起 302
评八十年代中乐及近期岭南中乐 305
访日小记 311
(一)东京“中国文化之日”漫笔 311
(二)扶桑秋思 313
(三)中国音乐家在东京 316
(四)“中国文化之日”遣怀 319
伊拉克艺术风情 323
科威特文艺杂记 327
海外国乐见闻 330
东欧随笔 335
附录: 340
余其伟主要音乐活动纪事&王永良 340
跋&冯明洋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