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第一章 引论:《易经》与《易传》的关联 1
第一节 “易与天地准”:问题的缘起 2
第二节 原始卜筮与人的本性 9
第三节 作为接受文本的《易经》 26
第二章 《易经》美学意蕴的定位 40
第一节 “含章”之美试析 40
第二节 “含章”之美生成的历史进程 50
第三节 “含章”与《易经》的理想人格美 61
第四节 “含章”的礼乐意味与《贲》、《离》之关系 76
第三章 《易传》美学思想之精髓 86
第一节 “生生之谓易”:美在生命 87
第二节 “尽意莫若象”:“象数”之美 103
第三节 “吉凶存乎辞”:“言”之美 120
第四节 “无往而不复”:交感与美 133
第四章 《周易》“明美”考论 142
第一节 周初“崇明”观念的兴起 143
第二节 《书》之“明善”与《诗》之“明美” 156
第三节 《周易》的“明文之美”与“明动之美” 166
第四节 “明美”在儒道牵擎下的历史趋向 174
第五章 《周易》与中国美学的审美观照 184
第一节 《易传》俯仰宇宙的审美观照 185
第二节 《易经》时代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198
第三节 郭象“独化”哲学中俯仰与虚静的整合 214
第六章 《周易》与中国诗学的“以悲为美” 233
第一节 忧患意识:“悲美”的文化依据 234
第二节 以悲为美与原始儒家的同情心 246
第三节 悲怨的“郁”与“畅” 258
第七章 文的渊源与《周易》之文 278
第一节 华夏尚文观念的追溯:基于考古发现的释说 279
第二节 文德与文教的成熟 295
第三节 《易经》与“文”的继往开来 308
第四节 《易传》的语文学跃进及其文化气象 319
第八章 《易传》与《文心雕龙》 335
第一节 “自然之道”的美学来源 336
第二节 “象外之隐”的启示 349
第三节 取类感通与心物感应 365
第四节 “刚健中正”的“风骨”论 380
第九章 “易道阴阳”与“气韵” 397
第一节 早期易学解释中的“刚柔”与“阴阳” 398
第二节 阴阳气论在先秦易学中的发展及其美学价值 411
第三节 “气韵”范畴考辨 425
第四节 气韵向“传神”的转义 441
第十章 《周易》与“象思维” 455
第一节 本真之我:“概念”与“概念思维” 456
第二节 生生之象:“原象”与象思维 465
第三节 时乘六龙:《周易》与时间 472
第四节 整体直观:“象思维”之运思 485
参考文献 495
后记 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