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研究缘起 1
第一章 交往理性:两岸关系研究的新视角 1
第一节从合理性到交往理性 1
第二节交往理性理论的主要内容 8
第三节交往理性理论适用于两岸关系分析 17
第二章 从“独白”到“对话”:两岸关系的认识论转向 22
第一节“独白”的“自我中心”困境 22
第二节“主体间性”建构下的“对话” 25
第三节两岸关系在我们的“理解”中流动 31
第三章 “对话”,还是“独白”:两岸关系的现实嬗变 41
第一节李登辉时期:前期对话,后期独白 41
第二节陈水扁时期:独白为主,兼有对话 44
第三节马英九时期:对话为主,兼有独白 48
第四节2009年两岸关系备忘录 50
第五节2010年两岸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65
第四章 “交往”与“仁”的契合:两岸共同的儒学传统 82
第一节两岸共同的文化传统 82
第二节以“二”释“仁” 86
第三节“文化中国”与儒学发展 90
第四节两岸对话的伦理资源 93
第五章 理性的共识何以可能:走向商谈型两岸关系 97
第一节商谈伦理 97
第二节商谈型两岸关系 101
第六章 两岸理性交往的制度分析 109
第节新制度主义理论 109
第二节两岸关系是一种制度 116
第三节制度变迁中两岸合作的供给不足 118
第七章 两岸合作的行动资源 123
第一节社会资本的概念厘定 123
第二节两岸关系中的社会资本 126
第三节两岸合作的物质载体:社团 131
第八章 培育两岸理性交往的公共领域 137
第一节公共领域的缘起及界定 137
第二节从两岸传媒交流历程看公共领域的实践 146
第三节构建两岸理性交往的公共领域 154
第九章 和平发展时期两岸青年的交往实践 162
第一节两岸青年交流现状及认知障碍 162
第二节两岸青年社团联合 171
第三节深化两岸青年交流的建议 175
第十章 主观博弈论与两岸政治互信 179
第一节两岸政治互信的博弈诠释 179
第二节两岸政治互信的演进轨迹及深层基础 186
结语 培育两岸关系中的共同认知 199
附录:2011年1月—4月两岸关系大事记 209
参考文献 229
后记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