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上篇 3
第一章 刑事政策的概念分析 3
一、刑事政策研究者视野中的一般概念 3
二、刑事政策概念的简要归类 6
三、刑事政策与刑事政策学和公共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9
四、刑事政策的基本内涵和概念 13
第二章 刑事政策的历史分析 22
一、刑事政策的理性批判 22
二、刑事政策的批判理性 36
第三章 刑事政策的建构机制 44
一、刑事政策的机制建构 44
二、刑事政策的内部结构 51
三、刑事政策的外部条件 81
四、刑事政策的功能 98
第四章 刑事政策的运行机制 112
一、刑事政策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 112
二、刑事政策的制定 114
三、刑事政策的执行 124
四、刑事政策的评估 131
五、刑事政策的调整 137
第五章 刑事政策的基本原则 142
一、刑事政策基本原则的确立 142
二、法治原则 146
三、民主原则 163
四、人道原则 169
五、科学原则 175
六、国际原则 179
第六章 刑事政策的价值目标 185
一、刑事政策的价值目标 185
二、刑事政策价值目标的追问 196
三、我国刑事政策的价值目标 205
第七章 刑事政策的模式分析 212
一、刑事政策模式释义 212
二、国家本位型刑事政策 220
三、国家·社会双本位型刑事政策 229
四、社会本位型刑事政策 239
第八章 刑事政策的模式转换 244
一、刑事政策模式转换中的基本形态 244
二、国家本位型刑事政策的历史合理性 250
三、刑事政策模式转换的理性抉择 263
四、国家·社会双本位型刑事政策的初步确立 273
第九章 刑事政策的文化基础 279
一、刑事政策的文化基础概说 280
二、中国传统社会刑事政策思想的文化基础分析 287
三、大陆法系国家刑事政策的文化基础分析 295
四、我国当代刑事政策的文化基础分析及其展望 304
第十章 刑事政策的政治基础 316
一、刑事政策的政治基础概说 316
二、政治基础与刑事政策的关系 319
三、我国刑事政策变革的政治基础 339
第十一章 刑事政策的社会基础 364
一、刑事政策与社会结构状态的关系 364
二、乡土中国的社会形态与刑事政策 367
三、改革开放前的社会形态与刑事政策 372
四、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形态与刑事政策 378
五、市民社会的社会形态与刑事政策 382
第十二章 刑事政策的法治基础 398
一、刑事政策的刑事法治基础 399
二、刑事政策的宪政基础 411
三、我国刑事政策的理性思考 419
四、法治基础上的刑事政策构建 424
第十三章 刑事政策的经济基础 435
一、刑事政策的经济基础概说 435
二、西方国家不同时期经济基础与刑事政策的变革 441
三、中国的经济基础与刑事政策的变革 452
下篇 467
第十四章 刑事政策视野中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 467
一、犯罪化与非犯罪化本论 468
二、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国际动向及理念基础 480
三、中国刑事政策视野中的非犯罪化 493
四、中国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实证研究 502
第十五章 刑事政策视野中的非刑罚化与刑罚化 520
一、非刑罚化与刑罚化本论 520
二、非刑罚化与刑罚化的对立 523
三、非刑罚化与刑罚化的统一 532
四、中国非刑罚化与刑罚化的思考 537
第十六章 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刑罚轻缓化 550
一、刑罚轻缓化本论 550
二、中国刑罚轻缓化的正当根据 559
三、刑罚轻缓化在中国的实现 564
第十七章 刑事政策视野下的保安处分 578
一、保安处分本论 578
二、中国现行保安措施综述 585
三、中国建立保安处分制度的必要性 593
四、中国保安处分制度的设想 599
第十八章 刑事政策视野中的被害人保护研究 607
一、被害人保护本论 608
二、被害人保护思想的历史考察 609
三、被害人保护的理论基础 615
四、被害人保护的价值体现 620
五、被害人保护的具体措施 622
第十九章 刑事政策视野中的社区矫正本土化 637
一、社区矫正本土化的界定 637
二、社区矫正本土化的根据 644
三、社区矫正本土化的建构 653
第二十章 刑事政策刑法化 685
一、刑事政策刑法化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686
二、刑事政策刑法化的功能分析 691
三、中国刑事政策刑法化的理性建构 696
参考文献 717
后记 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