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文献综述 5
1.2.1 农地产权制度效应 6
1.2.2 农地产权变迁 15
1.2.3 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构想 26
1.2.4 简要的研究述评 29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30
1.3.1 研究目的 30
1.3.2 研究内容 30
1.3.3 研究方法 32
1.3.4 数据来源 33
1.4 研究思路 33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35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35
1.5.2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35
第2章 产权结构与制度绩效:一般分析 36
2.1 制度 36
2.1.1 制度:一个界定 36
2.1.2 制度变迁 40
2.1.3 制度不完备性 48
2.2 产权 50
2.2.1 产权:一个界定 50
2.2.2 产权与制度绩效 55
2.2.3 制度的不完备与产权残缺 58
2.3 产权结构与制度绩效 61
2.3.1 产权结构的决定因子 61
2.3.2 产权完整性、产权完全性与制度绩效 63
2.3.3 产权剩余权与制度绩效 72
2.4 本章小结 79
第3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历史回顾 82
3.1 1949—1978年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概略 82
3.2 1978—1992年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 86
3.2.1 农地使用权 90
3.2.2 农地收益权 94
3.2.3 农地交易权 99
3.2.4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试验 101
3.3 1993年至今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 110
3.3.1 农地使用权 110
3.3.2 农地收益权 115
3.3.3 农地交易权 124
3.4 本章小结 127
第4章 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全国数据的检验(1)——基于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视角的分析 129
4.1 引言 130
4.2 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农业增长:理论分析 131
4.3 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中国的经验 138
4.3.1 农地产权完整性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 139
4.3.2 农地产权完全性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 142
4.4 本章小结 160
第5章 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全国数据的检验(2)——基于农地剩余权视角的分析 162
5.1 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与制度绩效:理论分析 162
5.2 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一个假说 166
5.2.1 1978—1992年剩余权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 167
5.2.2 1993—2008年剩余权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 170
5.2.3 剩余权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理论假说 172
5.3 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与中国农业增长:经验检验 172
5.3.1 计量模型、变量设定说明 172
5.3.2 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173
5.3.3 模型估计及其结果分析 174
5.4 本章小结 180
第6章 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个案研究(1)——基于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视角的分析 181
6.1 产权完整性、产权完全性与制度绩效:理论分析 181
6.2 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农地产权结构:实证分析 183
6.2.1 家庭经营制下渌洋湖村土地产权结构分析 184
6.2.2 土地股份合作制下渌洋湖村土地产权结构分析 189
6.3 本章小结 196
第7章 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个案研究(2)——基于农地剩余权视角的分析 197
7.1 企业家才能、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与制度绩效:理论分析 198
7.2 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剩余权配置:实证分析 202
7.2.1 企业家才能、剩余权配置与土地股份合作制创新 204
7.2.2 治理结构与土地股份合作制制度创新 208
7.2.3 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制度绩效 212
7.3 本章小结 213
第8章 主要的研究结论 215
8.1 主要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 215
8.2 未来研究展望 217
参考文献 218
后记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