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文光主编;甘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 出 版 社:合肥:黄山书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80535488X
  • 页数:771 页
图书介绍:

概述 3

大事记 11

第一篇 建置 55

第一章 地理位置 55

第一节 位置面积 55

第二节 境域变迁 55

第二章 历史沿革 56

第一节 建置前归属 56

第二节 建置后沿革 58

第三章 行政区划 59

第一节 清朝末年行政区划 59

第二节 民国初年行政区划 61

第三节 日伪时期行政区划 63

第四节 1946年后行政区划 65

第四章 人口 民族 76

第一节 人口数量 76

第二节 人口构成 79

第三节 人口控制 82

第四节 民族种类 84

第五节 民族分布 84

第五章 城乡 外驻单位 86

第一节 县城 86

第二节 乡镇 88

第三节 外驻单位 100

第六章 地名 104

第一节 地名考略 104

第二节 地名简介 105

第三节 地名对照 109

第二篇 自然地理 117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117

第一节 地质 117

第二节 地貌 117

第二章 土壤 植被 121

第一节 土壤 121

第二节 植被 125

第三章 水文 125

第一节 河流 125

第二节 地表水 126

第三节 地下水 126

第四章 气候 127

第一节 气温 地温 128

第二节 日照 129

第三节 降水 蒸发 130

第四节 霜期 132

第五节 风向 风速 132

第六节 物候 139

第五章 自然资源 139

第一节 生物资源 139

第二节 矿物资源 140

第三节 土产资源 141

第六章 自然灾害 142

第一节 旱灾 142

第二节 洪涝灾 142

第三节 低温 早霜 143

第四节 风灾 水蚀 143

第五节 雹灾 144

第六节 虫灾 144

第三篇 农业 150

第一章 生产关系 150

第一节 土地形式 150

第二节 经营形式 152

第三节 土地管理 156

第四节 经营管理 161

第二章 种植业 168

第一节 农作物 168

第二节 耕作制度 177

第三节 栽培技术 179

第四节 植物保护 181

第五节 种子 182

第六节 肥料 186

第三章 农业机具 187

第一节 农具 187

第二节 农业机械 188

第三节 机械化程度 190

第四节 农机队伍 192

第四章 畜牧业 192

第一节 畜禽饲养 192

第二节 繁育改良 197

第三节 疫病防治 199

第四节 畜牧业队伍 202

第五节 草原管理 202

第五章 林业 203

第一节 林木种类 203

第二节 苗木生产 204

第三节 植树造林 206

第四节 林业管理 209

第五节 林场 苗圃 213

第六章 水利 215

第一节 工程建设 215

第二节 水土保持 231

第三节 水利机具 233

第四节 水利队伍 234

第七章 渔业 235

第一节 鱼类资源 235

第二节 人工养殖 238

第三节 自然捕捞 241

第四节 渔政管理 243

第五节 音河渔场 243

第八章 副业 245

第一节 经营项目 245

第二节 副业生产 245

第九章 农业气象 247

第一节 观测预报 247

第二节 气候区划 248

第四篇 工业 256

第一章 经济成分 256

第一节 个体工业 256

第二节 私营工业 256

第三节 集体工业 257

第四节 国营工业 259

第二章 行业 260

第一节 机电工业 260

第二节 食品工业 265

第三节 轻化工业 267

第四节 建材工业 272

第五节 电力工业 273

第三章 工业管理 278

第一节 管理体制 278

第二节 企业管理 280

第五篇 交通 邮电 285

第一章 交通运输 285

第一节 公路 285

第二节 水路 2898

第三节 客货运输 290

第四节 交通管理 294

第二章 邮电 295

第一节 机构 295

第二节 邮政 296

第三节 电信 300

第四节 邮电管理 304

第六篇 商业 310

第一章 商业 310

第一节 经济成分 310

第二节 商品采购 323

第三节 商品销售 330

第四节 经济效益 335

第二章 物资 336

第一节 物资采购 336

第二节 物资供应 337

第三节 物资交流 341

第三章 粮油 342

第一节 粮油征购 342

第二节 粮油销售 347

第三节 仓储 350

第四节 调运 352

第四章 对外贸易 353

第一节 收购 353

第二节 出口 354

第七篇 财税 金融 359

第一章 财政 359

第一节 财政体制 359

第二节 财政收入 361

第三节 财政支出 363

第四节 财务管理 366

第五节 财政监察 366

第二章 税务 367

第一节 清末的赋税 367

第二节 民初的赋税 369

第三节 伪满的赋税 373

第四节 新中国的税务 375

第三章 金融 383

第一节 金融机构 383

第二节 货币 385

第三节 金融业务 387

第八篇 经济综合管理 399

第一章 计划管理 399

第一节 计划编制 399

第二节 计划实施 399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400

第一节 市场管理 400

第二节 企业登记 402

第三节 商标管理 403

第四节 合同管理 404

第三章 物价管理 405

第一节 管理权限 405

第二节 管理措施 406

第三节 物价变动 407

第四章 标准计量管理 413

第一节 计量管理 413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414

第五章 审计统计管理 414

第一节 审计检查 414

第二节 统计监督 415

第九篇 城乡建设 419

第一章 城镇建设 419

第一节 建设规划 419

第二节 基建投资 420

第三节 公用建筑 420

第四节 民用建筑 422

第五节 市政建设 423

第六节 城镇绿化 425

第七节 用地管理 426

第八节 房产管理 426

第九节 卫生管理 427

第二章 农村建设 428

第一节 建设规划 428

第二节 房屋建筑 429

第三节 道路建设 431

第四节 给水建设 432

第五节 村屯绿化 432

第三章 建筑队伍 433

第一节 建筑公司 433

第二节 工程队 434

第三节 设计室 435

第四章 环境保护 435

第一节 废水治理 435

第二节 烟尘治理 436

第三节 其它治理 436

第十篇 党派 群团 439

第一章 共产党地方组织 439

第一节 地下党活动 439

第二节 中共甘南县委 439

第三节 重要会议 443

第四节 党员状况 445

第五节 组织工作 446

第六节 宣传工作 447

第七节 纪律检查 448

第八节 统战工作 450

第九节 信访工作 451

第二章 国民党县党部 451

第一节 组织机构 451

第二节 主要活动 452

第三章 群团组织 452

第一节 工人团体 452

第二节 农民团体 454

第三节 妇女团体 455

第四节 青少年团体 456

第五节 工商团体 458

第六节 科技文化团体 459

第七节 中苏友好协会 460

第八节 抗美援朝分会 461

第九节 民主大同盟 461

第十一篇 政权 政协 465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465

第一节 组织建立 465

第二节 历届会议 466

第三节 基层选举 470

第二章 地方行政 472

第一节 清末荒务局 472

第二节 民初设治局 472

第三节 伪满县公署 473

第四节 县人民政府 475

第三章 人民政协 484

第一节 组织建立 484

第二节 重要会议 484

第三节 主要活动 486

第十二篇 公安 司法 489

第一章 公安 489

第一节 机构 489

第二节 政治保卫 493

第三节 治安管理 495

第二章 检察 499

第一节 机构 499

第二节 人民检察 499

第三章 审判 502

第一节 机构 502

第二节 审判工作 503

第四章 司法行政 505

第一节 机构 505

第二节 法制教育 505

第三节 民事调解 506

第四节 律师事务 506

第五节 公证业务 507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重大刑事案例 507

第十三篇 民政 劳动 人事 515

第一章 民政 515

第一节 拥军优属 515

第二节 社会救济 518

第三节 婚姻登记 520

第四节 移民安置 521

第五节 收容遣送 525

第六节 侨务 525

第二章 劳动 526

第一节 劳动就业 526

第二节 劳动工资 528

第三节 保险福利 531

第四节 劳动保护 533

第五节 职工精减下放 535

第六节 青年上山下乡 535

第三章 人事 537

第一节 干部任免 537

第二节 人员编制 539

第三节 干部培训 542

第四节 干部待遇 542

第五节 干部奖惩 544

第十四篇 军事 549

第一章 兵役 549

第一节 募兵 549

第二节 自愿兵 549

第三节 义务兵 549

第二章 武装 550

第一节 驻军 550

第二节 地方武装 551

第三章 兵事 555

第一节 匪患 555

第二节 日伪军罪行 556

第三节 军民抗日活动 558

第四节 剿匪斗争 561

第四章 战备 564

第一节 战备工程 564

第二节 人民防空 564

第三节 人口疏散 565

第十五篇 教育 科技 569

第一章 各类教育 569

第一节 私塾教育 569

第二节 学前教育 570

第三节 小学教育 571

第四节 中学教育 575

第五节 专业教育 579

第六节 少数民族教育 581

第七节 业余教育 582

第八节 特种教育 583

第二章 教师 584

第一节 教师队伍 584

第二节 教师进修 585

第三章 教育管理 586

第一节 考试制度 586

第二节 教育经费 587

第三节 教育行政 588

第四章 科技 588

第一节 科技组织 588

第二节 科技活动 590

第三节 科技成果 592

第四节 地震监测 595

第十六篇 文卫体育 599

第一章 文化 599

第一节 文化设施 599

第二节 文艺创作 604

第三节 新闻广播 607

第四节 文物古迹 611

第五节 风景名胜 616

第二章 卫生 620

第一节 医术 620

第二节 医疗 622

第三节 医药 630

第四节 卫生防疫 631

第五节 妇幼保健 633

第六节 地方病防治 634

第七节 传染病防治 637

第八节 爱国卫生运动 639

第九节 节育措施 640

第三章 体育 641

第一节 学校体育 641

第二节 群众体育 642

第三节 体育设施 642

第四节 体育训练 642

第五节 体育竞赛 643

第六节 人才输送 646

第七节 裁判员、教练员 646

第十七篇 社会习俗 649

第一章 宗教 649

第一节 佛教 649

第二节 道教 649

第三节 天主教 650

第四节 基督教 651

第五节 伊斯兰教 651

第二章 帮会道门 652

第一节 帮会团体 652

第二节 会道门 653

第三章 风俗习惯 655

第一节 衣食住行 655

第二节 婚丧喜庆 658

第三节 传统节令 663

第四章 社会新风 665

第一节 铲除陋习 665

第二节 殡葬改革 666

第三节 喜事新办 667

第四节 帮穷扶贫 667

第五节 舍己为人 668

第六节 尊老爱幼 669

第五章 方言 谚语 歇后语 670

第一节 方言 670

第二节 谚语 675

第三节 歇后语 677

第六章 歌谣 民间传说 679

第一节 歌谣 679

第二节 民间传说 681

第七章 人民生活 686

第一节 农民生活 686

第二节 职工生活 687

第三节 消费水平 687

第十八篇 人物 691

第一章 人物传 691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706

第三章 当代模范人物表 718

第四章 中级科技人员名录 722

附录 731

一:重大事件 731

二:重大事故 743

三:日本侵略者罪行记述 750

四:文征 756

五:重要历史文献辑存 760

后记 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