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楹联的起源和历史 1
第二讲楹联是中国独有的文学形式 20
第三讲楹联的分类 26
第四讲楹联的格律 43
第五讲楹联的艺术手法 83
(一)嵌字(名)法 84
(附)缀名联 135
镶字联 145
助词联 146
(二)拆合字法 148
(附)析(变)字形联 164
置换联 169
(三)偏旁法 171
(四)复字法 175
(附)连环字联 186
(五)反复法 190
(六)叠字法 202
(附)连绵词相对联 209
(七)同音字法 212
(附)同韵联 221
押韵联 223
(八)同字相对法 225
(九)同字交叉对法 230
(十)连字变读法 233
(十一)两读法 237
(十二)两兼法 239
(十三)转类法 242
(十四)隐(缺)字法 249
(附)谜语联 257
(十五)炼字法 262
(附)藏字联 266
(十六)飞白法 267
(十七)无情对法 270
(十八)借对法 276
(十九)串对法 281
(二十)对比法 283
(附)反义字联 286
(二十一)衬托法 289
(二十二)错位对法 296
(二十三)自对法 297
(二十四)排偶(比)法 309
(二十五)顶针法 318
(二十六)倒顺法 326
(二十七)回文法 335
(二十八)算术法 340
(二十九)数字领法 345
(三十)总分法 348
(三十一)暗接法 352
(三十二)比喻法 357
(三十三)比拟法 370
(附)移就 376
(三十四)借代法 377
(三十五)通感法 388
(三十六)双关法 390
(三十七)谐音法 402
(三十八)象征法 412
(三十九)设问法 414
(四十)夸张法 425
(四十一)警策法 429
(四十二)急转法 433
(四十三)反语法 435
(四十四)假称法 437
(四十五)引用法 440
(四十六)藏典法 443
(四十七)脱化法 449
(四十八)续(改)联法 456
(四十九)集(摘)句法 474
(五十)兼格法 493
(五十一)白话联和方言联 495
后记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