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5
第一章 “倘若”与“然而”:鲁迅话语世界的理想类型 17
第一节 “倘若…然而”的理想类型 19
第二节 鲁迅话语世界中的“倘若…然而” 22
第三节 从“且夫…然则”到“倘若…然而…” 43
第四节 作为方法论的“倘若…然而…” 67
第二章 怨恨及其表达:鲁迅的“国民性”批判 71
第一节 “奴隶道德”与“怨恨之花” 76
第二节 怨恨释义 82
第三节 现代中国的怨恨境遇 89
第四节 怨恨与国民性批判 94
第三章 鲁迅与怨恨:反抗与浸染 127
第一节 反抗怨恨 128
第二节 怨恨的浸染 133
第三节 复仇情结与怨恨气质 142
第四章 从“文”到“文学”:鲁迅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的发生 155
第一节 从“文”到“文学” 158
第二节 言文一致问题 169
第三节 语体问题 181
第四节 文体问题 199
第五章 美的“极境”与“绝境”:鲁迅与中国文学的审美现代性 205
第一节 鲁迅的审美现代性问题 206
第二节 鲁迅与尼采审美主义话语 212
第三节 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主义思潮 220
第六章 作为试毒剂的反讽者:关于“鲁迅与现代中国”的政治哲学思考 239
第一节“构架”与“根本性的问题” 241
第二节“否定的媒介者”与“作为试毒剂的反讽者” 247
第三节“不能并求”与“无从措手” 254
结语:肉中刺 259
附录一 “中间物”:历史与价值之间——鲁迅的“中间物”思想研究的考察 263
附录二 “以头偿目”与“踌躇之路”——鲁迅与卡夫卡话语世界比较 271
参考文献 285
后记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