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连元自传》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田连元编
  • 出 版 社:北京:新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1195114
  • 页数:45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自传的形式,记叙了作者自小学艺至今的经历,联系各个时代背景、评书发展历程,展现了作者在评书道路上的坎坷与荣耀,以及对自身经历的总结与感悟,很好地体现出评书艺术家的风采。

自序 1

引言 我的出生 4

一、有记忆便是战争 1

炸飞了的新娘 1

“圆光”——第一次撒谎 2

二、逃难路上 6

妹妹差点被卖了 6

小黑小子之死 7

三、第一次登台演出 10

桌子底下的观众 10

我唱了一段有违宗教政策的段子 11

老师不让唱了 12

四、从“模范儿童”到辍学学艺 14

“模范儿童”四个字把我紧张的够呛 14

挥泪告别学校 15

看人家,九岁就挣钱养家了 17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 20

五、学文与习武 25

“日书摊儿学院” 25

岳家的“左把枪”名震津西 26

借读课本代替上学 31

六、我在小站的老师和朋友 35

良师益友范云 35

少年知己张凤祥 39

七、我真正踏上了舞台的时候 42

艺名的来历 42

登台即告失败 43

想改行但无路可走 44

成败起伏的艺术实践之路 46

八、入了曲艺团,算有了组织 51

入了曲艺团却没让说书 51

给主演念书道子 52

九、意想不到的情缘 54

遭到各方反对的恋爱 54

催变的婚姻 58

不像婚礼的婚礼 60

十、丧事连连 63

父亲病故,肩负重任 63

祖父病危有心无力 65

他年故土倾泪诉 67

十一、情缘无奈现实定格 69

我较早当了父亲 69

两封信道出实情 70

十二、该上台时则上台 76

彩屯说书 76

王铁夫的一席谈 78

说新书初试牛刀 82

十三、这就叫红了吗? 84

《追车回电》没想到能火 84

我的第一部广播长篇评书 87

十四、在那史无前例的时期 90

我怎么当上团长 90

当了团长倒了霉,撞刀口上了 91

人民大会堂,周总理指挥大合唱 93

十五、罢官前后 96

第一次想到死 96

我讲“毛泽东的丰功伟绩” 99

十六、战校生活 103

谁敢撕毁毛主席语录? 103

全团下乡 104

十七、桓仁的农民 108

梨树沟印象 108

“四、五干部”和新诗作 110

十八、拼死当个农民 113

上山砍树体会到什么叫“累死” 113

下田插秧觉得古诗当改 115

上古城子的看桃人 116

十九、死而复生的艺缘 118

嗓子“关门儿”注定“歇菜” 118

改演京剧样板戏 119

忍痛杀鸡 121

二十、生活从拮据走向绝境 125

从卖手表到没了户口本 125

从柳树苫房到烧书做饭 127

菊花能活,我能活吗? 128

二十一、是“一失足成千古恨”还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129

准备去静坐绝食 129

天助我搬家 132

二十二、农民又回到市里 134

讲故事,说相声 134

是如梦初醒还是现实如梦 136

换个地方,去沈阳 138

二十三、北京四省市会演 140

《新的采访》《没演完的戏》被《中国文学》译载海外 140

到中央戏剧学院讲课 142

游园与看“焰火” 143

二十四、海城地震 我们奔赴地震中心 146

地震前后 146

难忘的除夕之夜 148

二十五、“难忘的1976年”之后 152

恢复歌剧《江姐》的排演 152

“还原会”的折磨 153

大字报贴到文化部——“田连元有一条人命” 156

二十六、二万五千里的巡回演出 158

记忆中的第一次醉酒 159

清真寺里的一堂课 161

独特风格来自哪里 163

二十七、高原之行 165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165

与杨振华一席谈 167

瑶池印象 168

二十八、一路观光奔西安 170

行程中的历史故事 170

古都见闻 172

诸葛亮是智慧的符号 174

“谐剧”大师王永梭 176

二十九、穿越丛山到昆明 178

看西山楹联 178

茅台酒每瓶十三元五角,竟没有一个人买 181

挥泪告别渝州 181

三十、三峡行 184

丰都与万县 184

江水长流传闻多 185

传说田连元死了 189

三十一、调整改变适者生存 192

歌舞晚会加一段评书 192

编导相声剧《甜酸苦辣》 193

三十二、首开电视长篇评书之先河 197

从广播评书《杨家将》说起 197

电视评书《杨家将》的产生过程 199

《杨家将》轰动北京 203

围绕方言引起的 207

三十三、走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214

第一次上“春晚” 214

不忘的追忆——怀念母亲 216

与几位名家的合影 221

与王刚同上北京电视台春晚 223

三十四、第二次上“春晚” 227

李瑞环同志的谦和大度 227

“红队队长”与江泽民同志握手 230

三涉“春晚”,失之交臂 233

三十五、获首届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奖 236

首次登上天安门城楼 236

讨论会上我发言阐述“穷酸堂” 239

三十六、首都体育馆的演出和《西游记》剧组的陕西行 242

巧遇庄则栋 243

不是亲戚的亲戚 246

三十七、非专业主持人 249

参与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栏目的设立 249

辽宁卫视《共度好时光》开播第一期 252

一场京剧荟萃的晚会 254

与宋丹丹主持阜新玉龙文化节开幕式 257

三十八、七年的《戏苑景观》 260

听书看戏》 260

名家印象 263

忘不了的徐福元 265

三十九、非专业相声、小品演员 271

与那英说相声 271

戏曲小品《寇准巧断双夫案》 273

与台湾影星萧蔷演小品 274

四十、为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当顾问 277

应聘之初 278

为拍《水浒传》上梁山 280

夜谈《水浒传》一己之见 284

一期没有播出的《实话实说》 290

四十一、和日本友人铃木靖的交往 294

初次见面 294

托捎的礼品 295

相会于北京 296

四十二、出访加拿大 300

不会英语照样出国 300

与大山同行 304

语言不通,还是麻烦 307

四十三、加国之游(一) 310

到美国转了一圈儿又回来了 311

邂逅牛先生 312

绮丽山怪坡 314

哈里法斯凭吊“泰坦尼克”号 316

四十四、加国之游(二) 320

爱德华王子岛 320

尼亚加拉大瀑布 321

多伦多大学讲课 324

四十五、加国之游(三) 329

闲逛央街 329

听小杜、刘红说加国 330

北京协会的邀请 332

四十六、从艺四十年活动 337

颁奖会和研讨会 337

赵本山迟来的祝贺 339

四十七、北京大学讲课与说书 344

首次进北京大学讲课 344

到北大现场说书 346

第二次北大说书 349

大学说小学也说 351

四十八、俄罗斯之行(一) 354

初会司格林 354

安检难过 355

游览圣彼得堡 357

四十九、俄罗斯之行(二) 363

不平凡的墓地 363

去诺夫格勒 365

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的第一次讲课 367

五十、俄罗斯之行(三) 370

圣彼得堡大学的第二次讲课 370

一次终生难忘的尴尬会餐 373

五十一、夙愿未偿,心愿未了 377

汪景寿印象 377

重会司格林 380

五十二、再开新领域 383

北方评书首次进入香港 383

第一次出访台湾 385

开放的即兴演出 387

槟榔西施美,槟榔实难吃 390

五十三、第二次去台湾 396

首演宜兰,首讲教育大学 398

台北红楼剧场的演出 401

日月潭之行访“惭愧大师” 404

告别演出恰逢母亲节 410

五十四、第三次去台湾 413

郝伯村一家来听书 413

她是蒋纬国的亲家 414

五十五、与金庸大侠的不见之缘 417

我看新派武侠小说 417

录制《书剑恩仇录》 419

五十六、出版《田连元大话成语》 421

上了一次老年大学 421

签名售书时,读者送我一本我21岁时买的书 422

五十七、风雨本溪五十年 424

曾一度想回天津曲校任教 424

没搞活动的从艺五十周年 425

连元三喜庆典活动 427

五十八、我的几个徒弟 429

开门弟子张洁兰 429

卞志明与关勇超 433

台湾弟子叶怡均 435

第五个弟子王静 436

五十九、我看当前评书艺术的处境 439

评书会不会消亡 439

评书能不能发展 440

六十、我这一家人 442

妻子、弟弟、妹妹 442

长女、长子与次子 447

长孙女、小孙女与外孙女 448

告一段落的话 449

田连元书法作品 452

后记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