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3
谈大专美术联展 3
新亚艺术系毕业美展 5
追评“教展”的文艺演出 7
香港式朗诵 9
三个不满意——评本届朗诵节 11
户县农民画在巴黎 13
和草蜢艺人的对话 15
草蜢艺人的对话之后 17
徐訏先生的爱情小说 19
作品中的悲哀与欢乐 21
在巴黎看中国的文化外交 23
中国舞台的夜总会化 25
演员伴舞 教员开店 27
文艺的边际人——阿拉贡 29
形式的解放与内容的解放 31
第二次浪潮——大学生诗派 33
文艺的两块绊脚石 37
歌者何以无歌?——也谈香港文学的出路 40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43
我们极需要文艺批评 45
批评的勇气和接受批评的雅量 47
香港文学再出发? 49
没有被埋葬的作家 52
文学的虚无派 54
严肃文化的宣传 57
再谈严肃文化的宣传——和比比先生商榷 59
也谈香港文学的本地经验 61
《太平天国》的悲剧 63
鲁迅的清醒 65
我对青春无悔 67
《现代》杂志变成怎样了? 69
左翼无声——欧洲思想界的现状 71
不断的忧思——傅柯论识分子的职责 74
欧洲·澳洲·香港·文化 76
不止于漫画的漫画 78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丁玲逝世有感 80
第二辑 85
请走出文字的迷宫——评《七十年代诗选》 85
千万不要错过《鹿鼎记》 99
沙漠的奇迹——评说西西 114
诗可以不怨——读西西诗作的一点感想 120
论鸥外鸥 126
大地的声音——读中国新一代诗作有感 131
第三辑 139
个性的呼声——谢晋的创作道路 139
《原野》——从原著到电影 146
从巴黎中国电影回顾展想到的 151
探索的年代——“京沪观影记”之一 154
一个新的探索年代?——“京沪观影记”之二 156
繁丰多变的孙瑜 165
《黄土地》联想 169
《如意》——一部被忽视了的电影 173
八十年代中国电影 177
起步先 进展慢——香港的新电影 189
商业片也要有商业的创意 191
徐克 193
为《执到宝》的鬼叫好! 195
评《东京裁判》——一部为军国主义辩护电影 197
是否一定要“忠于原著”——从电影《王卿嫂》谈起 200
一个表层的改编——简评《嫉》 202
掌声——看“云门”、“当代、“进念” 204
从生命出发——对“城市当代舞蹈团”的期待 206
看两场舞蹈演出 208
观舞杂感——看“香港、“当代”、“上海”三团体的演出 210
《原野》——谈“青年人艺”的改编演出 212
简评《命运交响曲》 214
看到了长本《孙中山》 216
毛俊辉和《阿茜的救国梦》 218
在上海看《等待戈多》 220
简评话剧《石头记》 222
也谈“进念”的《石头记》 224
电影《边城》的争论 226
小谈“致群”重演《人啊,人!》 228
程砚秋、梅兰芳、《荒山泪》 230
一个辽阔的研究空间——谈戏曲电影研究 232
看《祝福》二幕 234
对“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忧虑 236
门外谈舞——从《画皮》、《玉卿嫂》看舒巧对中国舞剧的创新 238
第四辑 249
评林风眠先生的画 249
前卫艺术、社会主义的一次握手——“巴黎·巴黎1937-1957”大展 258
在纵与横的交点上——看“现代户外雕塑展览” 265
第五辑 273
阿瑟韦理和中国诗 273
再看意象派 282
追寻失落的时光——普鲁斯特简介 288
附:普鲁斯特原作片断选译文明古国中的革命诗人——彦尼斯·里索斯简介 304
附:彦尼斯·里索斯诗选译维也纳——二十世纪的黎明 313
游戏的必要——柯塔萨尔最后的声音 318
“说真话”是一项无休止的工作——米歇尔·傅柯访问记 328
谈谈“新小说派” 342
新的道德,新的哲学?——生物意识形态简介 350
诗人卞之琳谈诗与翻译 352
附录:古苍梧访问记(姚启荣整理) 368
后记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