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多难兴邦南方人登上舞台 2
庙堂愈远,江湖愈近 14
不改,不改,最终还是要改 21
谁也不想做出头鸟 25
袁世凯精心布局 33
盛宣怀与铁路 39
绅商阶层的壮大 45
第二章 动荡的江湖不学保皇,就学革命 53
脱离专制学校之新纪元 63
把知识分子逼入江湖 67
“忠义堂”上群英会 77
“革字派”恶斗“宪字派” 87
小规则掀起大风浪 92
第三章 一九○五年的春风科举制度寿终正寝 97
北京的第一颗革命炸弹 106
梁启超为立宪做枪手 112
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121
官制改革遭遇狙击 127
官场内斗,误尽天下 135
为立宪运动提速 140
冲破“两禁” 145
第四章 积蓄仇恨 诉诸流血革命党十五年“预备立宪” 159
萍浏醴会党大暴动 165
江湖好汉,纵横两广 170
秋风秋雨愁煞人 177
共进会在中,同盟会在南 181
第五章 最后一线希望亲者痛,仇者快 187
公布《钦定宪法大纲》 192
两宫先后驾崩 194
老臣的凋零 199
咨议局为地方自治奠基 205
风起云涌的国会大请愿 213
第六章 天将变同盟会的内讧 223
军队开始掉转枪口 229
用暗杀来阻立宪 237
民变蜂起,水要覆舟 242
孙文决定卷土重来 248
用热血为和平请愿加温 255
第七章 共和与专制的决战碧血黄花党人魂 261
自绝于天下的皇族内阁 271
铁路成了催命符 276
和平抗争以流血收场 286
霹雳一声起义 295
大厦倒塌前的最后一刻 305
尾声 江湖的胜利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