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文化论争 3
中国近代思想的回顾与前瞻 3
1.冲击与回应 3
2.传统与现代 6
3.儒学发展的理与势 9
4.多元文化结构中的儒学及其定位 13
梁漱溟的东西文化观 19
1.反对反东方文化论 21
2.科学与民主 24
3.什么是西方文化 27
4.三种路向说 29
5.儒家与社会主义 32
6.中国文化发展的世界语境 35
7.我们现在应持的态度 39
8.文化相对主义 42
9.梁漱溟早期文化观的心理背景 44
冯友兰新事论的文化论 48
1.文化与哲学 48
2.从东西到古今 51
3.类型与个体 57
4.现代化与民族化 65
5.文化论说中的“体”与“用” 72
新理学的现代化论 78
1.工业化与近代性 78
2.作为共相的现代性 80
3.实存观照下的个体性与纵贯分析下的道德性 82
4.现代性与合理性的检讨 86
5.结语 89
化解传统与现代的紧张 92
1.引言:超越“五四”的历史任务 92
2.激进功利主义 95
3.文化保守主义 98
4.东西古今: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102
5.新与旧:传统与现代 106
6.文化决定论与实业决定论 111
7.知性的否定与理性的否定 113
九十年代的国学研究 118
1.“国学”的概念 120
2.文化变迁中的“国学”符号 124
3.步履维艰的国学研究 126
4.“国学”与21世纪中国 128
孔子与当代中国 131
1.“博物馆”中的孔子 132
2.“一个对中国民族影响很大的文化—心理结构” 133
3.“图书馆”中的孔子 134
4.作为“实质性传统”的儒学 135
5.新一波的国学热 137
6.从“批判与启蒙”到“创造与振兴” 138
中篇 现代哲思 143
熊十力的明心说 143
1.习染论 144
2.本心论 149
3.智识论 154
马一浮的理气说 163
1.从体起用 164
2.摄用归体 167
3.全体是用全用是体 169
梁漱溟的人心论 175
1.“心理”与“伦理” 177
2.“本能”与“理智” 178
3.“能静”与“自觉” 182
4.“理性”与“无私的感情” 185
5.“生命本性”与“宇宙生命” 188
6.“人性善”与“人性清明” 192
冯友兰的新理学 198
1.实与真 198
2.有与是 200
3.理与性 202
4.气与“气” 205
5.体与用 207
冯友兰的哲学境界 210
1.宗教经验 211
2.万物一体 213
3.直觉与不可知 216
4.天地境界 218
5.负的方法 222
世纪之交中国哲学的挑战 227
1.胡适的中国哲学观 227
2.冯友兰的中国哲学观 229
3.张岱年的中国哲学观 231
4.新的中国哲学观 233
5.中国哲学的范围 234
6.多层次的中国文化研究 237
下篇 古典智慧 241
早期政治哲学的三个主题 241
1.引言 241
2.天民合一 244
3.天德合一 247
4.天礼合一 249
帛书五行说部的孟学思想 252
1.德气说 252
2.聪明圣智说 257
3.天道说 260
4.舍体说 264
5.仁义说 270
6.大体说 274
7.《五行》与《孟子》 277
性自命出与儒学的人性论 285
1.郭店楚简的人性说的再分析 286
2.先秦儒家人性论的主流 294
3.人性说在儒学传统中的地位 297
荀子政治哲学的人性公理 300
1.情性与知能 301
2.势物 303
3.群分 306
4.礼义 309
5.心知 312
6.小结 318
朱子《中庸章句》的理学思想 321
1.《中庸章句序》:道统与道学 321
2.“中”与“庸” 326
3.戒慎与慎独 327
4.诚意与明善 332
5.尽性之功:存心与致知 335
王阳明哲学中的有与无 340
1.天泉证道 341
2.无善无恶 349
3.心体与性体 358
4.儒与佛 363
5.有与无 367
6.严滩问答 373
船山哲学的气体论与气善论 378
1.气善论 380
2.气体论 386
3.气几论 391
4.气化论 394
5.气理论 401
元明理学去实体化的转向 409
1.吴澄的理“非别有一物”说 410
2.罗钦顺的“理气一物”说 413
3.王廷相的“性出于气”说 419
4.刘宗周的“气质之性”说 423
5.王夫之的“气质中之性”说 429
后记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