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宗旨 1
第二节 研究范围 8
一、研究范围 8
(一)中唐时期的界定 8
(二)诗歌艺术中的雅与俗 10
(三)取材范围 14
二、相关研究现况检讨 15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各章要旨 18
一、研究方法 18
二、各章要旨 20
第二章 中唐文人之阶层变动及其生命意涵 23
第一节 士庶文化的转型与意义 24
一、科举制度的繁盛与进士科的发达 24
二、士庶混一的文化型态 28
三、审美主体自我意识的增强 31
第二节 生命性格的形塑 35
一、志在兼济的人生取向 35
二、独善己身的自我调适 39
三、珍惜现世的时空意识 42
第三节 社会地位的定格 46
一、强烈的从政意图 46
二、文学流派的形成 50
三、政治群体的角力抗衡 54
第四节 历史文化的追寻 58
一、天人关系的省思 58
二、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 61
三、重建中国主体文化的使命感 66
小结 71
第三章 新乐府运动的革新意义与通俗化倾向 75
第一节 新乐府运动的形成与意义 76
一、张王乐府为先声 76
二、创作新乐府的原因 82
三、新乐府运动的形成 87
四、与古文运动的关系 94
第二节 诗歌观点中强烈的改革意图 99
一、采诗匡君的创作宗旨 99
二、以情为根的诗歌本质 105
三、感事覈实的作品内涵 111
四、著重诗歌的讽刺作用 118
第三节 诗作?厉猛进的批判精神 124
一、规讽君王修身勤政 124
二、抨击权豪、批判苛政 132
三、谴责战争、讥刺边将 142
四、批评世风、抵制胡俗 147
第四节 通俗化的诗歌美学表现 154
一、语言浅显、句式多变 154
二、叙事详尽、闻之即懂 162
三、诗体的散文化与议论化 169
四、以普遍人性为基本诉求 176
小结 179
第四章 元白诗派的通俗诗风与生活化文化取向附:刘禹锡与柳宗元诗中「尚俗」特色之考察 183
第一节 元白通俗诗风的形成 186
一、生命历程的困挫造成文人心理的变化 186
二、频繁的交游唱和与诗笺投寄 194
三、「元和体」的界定 200
第二节 风情宛然的艳情诗 207
一、「新艳小律」的短篇杂诗 207
二、「次韵相酬」等长篇新词 212
三、细腻的感官描述 219
第三节 闲适诗与感伤诗 226
一、追求自由适意的闲适诗 226
二、沈浸伤悼悲怀的感伤诗 233
三、感伤诗的典范与「长庆体」之名义 238
第四节 诗歌生活化的文化取向 245
一、抒写生活琐事与心情意绪 245
二、突出诗歌释恨佐欢的审美功能 251
三、贴近市井的传播方式 256
小结 261
附:刘禹锡与柳宗元诗中「尚俗」特色之考察 263
一、刘禹锡和柳宗元的人生经历 263
二、刘禹锡诗歌中「尚俗」的一面 267
三、柳宗元诗歌中平易自然与生活化的一面 272
第五章 韩孟诗派独特的抒情模式与由雅入俗的表现 279
第一节 韩孟诗派的形成 281
一、个性狷介、仕途困顿而产生的精神共鸣 281
二、推崇孟郊创新独特的诗风 284
三、以韩愈为核心的文人聚合 287
第二节 韩孟诗派的主要诗风 292
一、雄浑与奇险的风格 292
二、苦吟及吟苦的诗境 300
三、以丑为美的审美观 307
第三节 韩孟诗派由雅入俗的表现 311
一、抒写日常生活的题材 311
二、以文为诗的句法与章法 317
三、平易自然的语言特色 323
小结 329
第六章 中唐诗歌的美学特色 333
第一节 突显诗人主体性的高扬 335
一、元白诗派 335
二、韩孟诗派 340
第二节 对于民间文学的广阔吸纳 347
一、词体创作 347
二、传奇小说 355
第三节 由雅入俗的诗歌特色与文人的文化心理 362
一、诗歌通俗化的审美特徵 362
二、善于自我调解的文人典型 366
小结 370
第七章 结论 373
一、文人结构的转变,让审美主体产生质的变化 374
二、新乐府运动在世俗化审美思潮的鲜明表现 375
三、元白诗派的诗作,为当代生活化与通俗化诗风的代表 376
四、韩孟诗派与刘柳诗歌,透显出文人体尝世俗情态的一面 377
五、诗人个人意识的增强,带来文学上由雅入俗的契机 379
六、中唐诗歌开启宋诗由雅入俗的崭新风貌 380
附录中唐诗歌美学范式之演变 385
一、中唐诗歌世俗化的范式革命 387
二、中唐诗歌范式的生成与衰变 390
三、中唐诗歌文艺范式的具体展现 392
参考书目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