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史学史在认识论上的层次和特点 1
二、中国史学史的学术任务与研究内容 4
(一)中国史学史的三大任务 4
(二)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八项内容 5
三、中国史学史学术体系的深层特征 8
(一)学科内涵的完整性 8
(二)学术前景的继进性 9
(三)研究系统的开放性 9
四、建设中国史学史学术体系的作用和意义 10
五、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回顾 12
(一)中国史学史学科的成立 12
(二)1949年之后史学史学科的发展 14
六、在中外史学的比较中探讨史学的发展机制 17
第二章 史学的起源与先秦时期史学的初步发展 22
一史学产生的社会条件 22
(一)人类社会对往事的记忆和追述 22
(二)史学原发性产生的几项社会条件 24
二、甲骨文与金文的记事方法 25
(一)甲骨文载事的方法和意义 26
(二)青铜器铭文的史事记载 27
三、“殷鉴”——中国上古理性思维的曙光 28
四、史官职能的演变与官方记史体制的形成 32
(一)“作册”与“史” 32
(二)“殷鉴”观念下的历史文献 35
(三)官方系统、连续性记录史事的起始与发展 36
五、先秦史籍概述(上) 38
(一)西周、春秋时期成书史籍的类别 38
(二)行于春秋时期而流传至今的史籍 40
六、先秦史籍概述(下) 47
(一)以记言为主的《国语》 47
(二)编年体通史《竹书纪年》 49
(三)内容完备的编年史《左传》 50
(四)战国时期的其他史籍 51
(五)附论:《战国策》与《世本》等 52
七、先秦时期的史学发展状况与史学观念 54
(一)先秦史学的发展状况 54
(二)记史求真与以史赞治的观念 56
(三)孔子与《春秋》相联结的史学意义 58
(四)战国时期史学观念上的新拓展 60
第三章 中国古代传统史学基础的奠定 63
一、秦代史学意识的不绝如缕 63
二、西汉前期文化政策与史学的复兴 66
三、司马迁与《史记》 68
(一)司马迁的生平事迹 68
(二)《史记》的编纂形式与内容 70
(三)司马迁的历史观念 73
(四)司马迁的史学思想与历史编纂学 77
(五)《史记》产生的社会条件 80
(六)司马迁《史记》在史学史上的地位 81
四、班固与《汉书》 83
(一)班固的撰史意旨与史学思想 84
(二)《汉书》的成就与史学意义 86
五、两汉朝廷的记史方式 87
六、东汉官修《东观汉记》及其意义 88
(一)《东观汉记》的纂修 88
(二)《东观汉记》纂修的史学意义 90
七、荀悦的《汉纪》与传统史学基础的奠定 91
(一)荀悦及其撰著的《汉纪》 92
(二)荀悦的历史观念与史学理论 93
(三)中国古代传统史学基础的奠定 96
第四章 多方探索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史学 100
一、史籍编纂形式与内容的多样化 101
(一)史学蓬勃发展的原因 101
(二)编年体史书的编纂 102
(三)断代纪传史的撰述 104
(四)通史著述的尝试与地方史志及地理书的撰写 108
(五)人物传记与族谱编纂的繁兴 110
(六)史注、史论与史评的发展 111
(七)史考著述的超前出现 114
(八)典制史籍与杂记、故事的纂辑 115
二、各族政权官方的史学建设 116
(一)三国、两晋和南朝政权的史学建设 116
(二)十六国政权与北朝官方史学的建树 119
三、史学发展中的矛盾、冲突与磨合 121
(一)汉人政权内史学发展中的矛盾 121
(二)各少数民族政权史学建设中的矛盾冲突与磨合 122
四、传统史学对民族大融合的关键作用 127
(一)文化是古代中国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128
(二)传统史学对民族大融合的作用 129
五、历史编纂学上的探索 133
(一)几项史书体例与史学方法的讨论 133
(二)孙盛对编年体史书编纂方法的创树 136
六、历史观念与史学理念的进展 137
(一)正统论观念的凸现 137
(二)论治乱、辨兴亡的历史见解 138
(三)传统史学理念的巩固与发展 142
七、儒学、玄学与史学 146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状况 146
(二)玄学的状况 147
(三)史学与玄学的格格不入 148
八、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互动运行机制的确立 150
第五章 隋唐至两宋:传统史学发展的成熟 155
一、隋唐至两宋史学发展的社会背景 155
(一)隋代史学的开新尝试 156
(二)唐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概况 158
二、唐朝至南宋的史馆建置与本朝史编纂 161
(一)史馆建置与记史、修史制度 161
(二)唐宋时期官方对本朝史的记述与纂修 165
三、纪传体正史的纂修及一般的私修史籍 171
(一)纪传体正史的编纂 171
(二)唐代至南宋的其他史书 176
四、刘知幾及其《史通》的理论建树 179
(一)刘知幾其人与《史通》其书 179
(二)刘知幾的思想与《史通》的历史编纂学主张 182
(三)《史通》的流传与影响 185
五、杜佑的《通典》与郑樵的《通志》 186
(一)杜佑及其《通典》的史学成就 187
(二)郑樵及其撰著的《通志》 188
六、欧阳修之史学 190
(一)欧阳修对史书的编纂 191
(二)欧阳修的疑古思想 192
(三)欧阳修的历史正统论 193
(四)欧阳修的史学思想 195
七、司马光《资治通鉴》及影响 197
(一)司马光的生平与《资治通鉴》的编纂 197
(二)《资治通鉴》的内容及司马光的历史观念 198
(三)与《资治通鉴》影响相关的宋代的编年史 199
八、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与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201
(一)朱熹编纂《资治通鉴纲目》 201
(二)袁枢撰录《通鉴纪事本末》 203
九、历史考据学的成立 204
十、隋唐至两宋时期史学的成熟与缺陷 206
第六章 元明两代史学的调整与开新 214
一、元明两代的社会文化与史学观念 214
(一)元代的社会文化 214
(二)“国可灭,史不可灭”理念的产生及其意义 215
(三)明代史学的社会文化背景 217
二、元明两朝的官方史学 218
(一)元朝官方修史概述 218
(二)明朝官方的修史活动 221
三、胡三省和马端临的史学贡献 224
(一)胡三省撰《资治通鉴音注》 224
(二)马端临著《文献通考》 226
四、元明史家对史学的新探索 227
(一)经世史书的多样化发展 227
(二)域外历史地理撰述 229
(三)历史考据学的新进展 230
(四)史论与史评的进一步兴盛 232
五、普及性史学的发展与繁荣 235
(一)普及性史书的兴起 236
(二)明代史学的普及性潮流 237
六、中国传统史学的域外传播 243
(一)中国史学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影响 243
(二)中国传统史学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 244
(三)日本仿从中国传统史学的修史活动 248
第七章 清代对传统史学的清理和总结 250
一、清初学风的转变与史学名家 250
(一)明清易代与学风上的反思 250
(二)清初的史学名家 252
二、清朝的修史制度及其特点 255
(一)内阁、翰林院与修史制度 256
(二)清朝的各类修史之馆 257
(三)清朝修史制度的特点 257
三、官修《明史》活动及其影响 259
(一)《明史》纂修的准备阶段 259
(二)《明史》纂修的奠基阶段 261
(三)官方纂修《明史》的中辍 262
(四)《明史》纂修的成书阶段 263
(五)官方纂修《明史》活动的影响 264
四、《大清一统志》的纂修与方志学的兴起 266
(一)《大清一统志》的初修与方志纂修的兴盛 266
(二)乾隆朝与嘉庆朝的重修《大清一统志》 268
(三)清代方志纂修的史学意义 269
五、清朝官方史学的萌发、进展、繁荣和衰退 270
(一)官方史学的萌芽和初步发展 270
(二)官方修史基本格局的形成 272
(三)清朝官方史学的繁荣 275
(四)清高宗的史学思想 277
(五)官方修史活动的衰退 281
(六)清朝官方修史活动发展上的特点 283
六、乾嘉时期的历史考据学 284
(一)清初考据学风的兴起 284
(二)乾嘉时期的历史考据学家 285
(三)“乾嘉学术”的另一方面 290
(四)乾嘉历史考据学的地位和影响 291
七、章学诚的史学思想 292
(一)章学诚的主要史学创见 292
(二)章学诚史学理论的三项根基 294
八、清代“盛世”史学的发展结构 297
(一)官方史学的业绩 298
(二)私家史学的发展及其特色 299
(三)官员幕府的修史活动 300
九、清代官私史学的关系及传统史学的发展态势 302
(一)唐朝至明代史学的官私互动 303
(二)清代史学发展中的官私互动 304
(三)清代史学在大总结之后的发展态势 307
第八章 中国近代史学的建立与发展 312
一、中国近代史学思想的前驱 312
(一)经世致用思想的强化 313
(二)外国史地学与中外关系史的兴起与发展 315
二、梁启超《新史学》与新式中国历史教科书 319
(一)梁启超《新史学》理论的开拓作用 319
(二)新式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兴起 323
三、近代史学理论的引进与探索 327
(一)西方史学理论引进的扩展 327
(二)中国学者关于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的著述 329
四、“整理国故”与“古史辨”运动 331
(一)“整理国故”活动的形成与影响 331
(二)“古史辨”运动的史学革命意义 333
五、多样化的治史取向(上) 336
(一)史学多样化状态的形成原因 337
(二)维护传统文化的治史取向 341
(三)移植或转述西方史学的治史取向 345
六、多样化的治史取向(下) 346
(一)具有一定历史观的主导而仍作出认真研究的治史取向 346
(二)构建先验性历史框架的治史取向 348
(三)立足于考据的治史取向 351
七、近代史学的社会运行机制 359
第九章 近代史学发展的新生面 368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368
(一)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输入 368
(二)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70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立与社会史论战 374
(一)李大钊、蔡和森等人的理论探讨 374
(二)中国社会史论战及其争论的焦点 380
(三)关于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几点分析 385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革命史学”体系的构建 389
(一)社会史论战的归宿 389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与“革命史学”体系的构建 392
课下参考文献举要 398
附录 史学吟 403
后记 410
图1金毓黻著《中国史学史》 13
图2结绳记事 23
图3云南沧源岩画,战争 23
图4土方癶 26
图5牧野之战示意图 30
图6《史记》 71
图7《汉纪》 92
图8《魏书》 107
图9《南史》、《北史》 126
图10《大唐西域记》 177
图11《史通》 180
图12宋江贽《少微通鉴节要》 201
图13《文献通考》 227
图14日本仿刻7卷本《十八史略》 246
图15故宫东华门内清朝国史馆旧址 275
图161736年郎世宁绘乾隆帝画像 277
图17《文史通义》 292
图18《新民丛报》 320
图19《古史辨》 336
图20整理内阁大库档案工作情形 339
图21《新青年》 370
图22《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382
图23《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