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医临床方案设计及优化 1
第一节 中医临床方案设计基本原则 1
第二节 研究设计方案优化 9
参考文献 15
第二章 中医临床研究方法 16
第一节 中医临床研究方法概论 16
第二节 临床研究的原则与要素 18
第三节 临床研究观察指标的选择 21
第四节 临床研究的样本含量估算 25
第五节 临床医学的定性研究方法 29
第六节 临床研究问卷与量表的应用 33
第七节 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 37
第八节 临床研究偏倚与机遇的控制方法 39
第九节 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43
第十节 临床研究的试验注册与发表规范 48
参考文献 51
第三章 中医临床研究过程控制 53
第一节 中医临床研究过程控制的内容及意义 53
第二节 中医临床研究过程管理的前提是研究方案的优化 53
第三节 中医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实施 58
第四节 中医临床研究的数据管理 95
第五节 中医临床研究课题的管理 99
参考文献 113
第四章 中医临床数据分析及挖掘 118
第一节 数据分析 118
第二节 数据管理 122
第三节 中医临床研究数据特点与CDM应对措施 128
第四节 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所临床评价中心数据管理系统 129
第五节 中医临床研究应遵循的CDM规范 138
第六节 中医临床研究常用数据库 142
第七节 中医临床数据挖掘方法及其研究 144
第八节 中医临床数据挖掘方法应用 146
参考文献 148
第五章 中医药规范标准研究 150
第一节 标准与标准化 150
第二节 中医药标准化现状阐析 155
第三节 中医药标准化的战略意义 162
第四节 中医药标准化研究的主要领域 167
第五节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的共性技术 175
第六节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质量评价方法 198
第七节 中医药国际标准制订工作研究 203
第八节 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基本情况和国际学术影响的研究 209
参考文献 216
第六章 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研究 220
第一节 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研究的相关概念与意义 220
第二节 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 224
第三节 国内外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法规 226
第四节 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技术规范 234
第五节 循证医学与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文献评价) 247
第六节 中药上市后安全性评价临床设计 254
第七节 中药上市后有效性评价与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 266
第八节 中药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及ADR信号检测方法 270
第九节 群体药代动力学在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中的应用 278
第十节 人群免疫毒理学在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中的应用 282
参考文献 289
第七章 中医学心理学研究 292
第一节 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 292
第二节 中医人格分类 297
第三节 中医体质分类 330
第四节 中医人格与体质类型辨识的应用 338
参考文献 349
第八章 中医预防医学基础 352
第一节 中医预防医学的指导核心及调养原则 352
第二节 新世纪中医预防医学的现状分析 360
第三节 中医预防医学的特色 363
第四节 中医预防医学的常用方法 379
第五节 外治疗法在中医预防医学中的探索性研究 389
参考文献 394
第九章 社区慢病中医诊断模式 395
第一节 中医社区慢病研究的现实意义 395
第二节 中医社区慢病研究的目标与任务 396
第三节 中医社区慢病研究的主要内容 398
参考文献 403
第十章 疾病证候分类研究 404
第一节 中医学发展要素 404
第二节 疾病证候分类原理 405
第三节 疾病证候分类的研究内容 409
第四节 疾病证候分类方法 413
第五节 疾病证候分类的科学基础 425
第六节 疾病中医证候分类的应用 440
参考文献 449
第十一章 中医临床药理研究 453
第一节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453
第二节 中药复方有效性评价研究方法 456
第三节 复方临床试验设计的新方法/关键技术 460
第四节 中成药安全性评价研究 465
第五节 个体化治疗的现代研究 471
参考文献 481
第十二章 中医症状的规范化研究 484
第一节 症状单元假说 486
第二节 症状单元的定义 496
参考文献 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