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传统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由来与实践一、历史唯物主义对生产关系的阐述 2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3
三、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建立 4
四、历史的评价 6
五、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8
六、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实践的三个阶段 10
第二章 改革中我国所有制关系的变动 14
一、改革的起因 14
二、多种所有制并存局面的出现 16
三、理论的调整和说明 20
四、变化与问题 22
五、国有企业的重新出发 24
六、理论解释的两元化 27
第三章 所有制的发生、形成与完成 30
一、生产力直接决定的是物质资料生产或劳动的组织实施方式 30
二、生产条件的分配与所有制的完成 33
三、财产关系在生产过程之外的实现及向生产要素的转化 35
四、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必然性 37
五、引起当代社会生产方式改变的几个重要因素 40
第四章 所有制与生产资料的社会集中 46
一、所有制不是生产资料社会集中的条件 46
二、作为资本的生产资料的商品两重性 50
三、现代企业制度满足了资本使用价值的让渡和资本所有权的保留 52
四、公有制和私有制的非对立性 55
五、所有制是所有者实现自身目的之手段,要警惕其徒具形式 58
第五章 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本质是消灭雇佣劳动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逻辑起点 64
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是雇佣劳动 67
三、现阶段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与雇佣劳动 69
四、消灭雇佣劳动比公有制更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 73
五、按劳分配不是雇佣劳动的解决 75
第六章 国有企业全民属性之抽离 80
一、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的全民属性 80
二、国有企业全民属性的抽离 82
三、需要纠正的偏见 86
四、国家所有制决不是公有制或全民所有制的最佳形式 90
五、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重要问题 93
六、解决的思路 95
第七章 民企之社会主义新质 100
一、打破公有制迷信才能有对民企的正确认识 100
二、民企社会性质之分析 102
三、发展民企不等于私有化 105
四、民企会成为寡头吗 108
五、民企如何参股国企 111
第八章 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全要素所有制 116
一、在新经济时代,公有制可能已经落后 116
二、新生产力催生新的所有制关系 117
三、现代社会生产力的要素构成 120
四、知识与知本 123
五、劳动与“劳本” 126
六、全要素所有制对雇佣劳动的终结 130
七、几个操作层面的问题 133
第九章 所有制和经济制度 138
一、企业经济属性之确立 138
二、经济制度对所有制的保障和约束 139
三、借鉴之一:资本主义对原始积累的推进 143
四、借鉴之二:资本主义对资本贪欲的牵制 145
五、我国现阶段经济制度的基本要件 147
六、不要动不动就搞社会主义改造 151
第十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再造 156
一、国有企业向全民属性的回归 156
二、全要素所有制应成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模式 160
三、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多重身份 162
四、作为共性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165
五、公有制和公民的个人财富 168
后记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