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1
王符评传 2
第一章 王符的时代、生平和著作 2
一、东汉由盛而衰的历史变迁 3
二、“庶孽”和“处士”的卑贱地位 13
三、同马、窦、张、崔的结识往来 20
四、“潜夫”论政的古典名著 25
第二章 王符的思想渊源和思想特征 34
一、对儒学同百家的兼容 35
二、对“今学”同“古学”的融合 42
三、持异端同正统的纠葛 48
第三章 王符的民本论和政治思想 54
一、“民为国基” 54
二、“国以贤兴” 60
三、君主的公私、明暗之理 64
第四章 王符的富民论和经济思想 71
一、“富民”为“太平之基” 71
二、农业和工、商兼顾 75
三、反对奢侈性的消费 83
四、爱惜人民的劳动时间 88
第五章 王符的赏罚论和法律思想 93
一、赏罚是“治乱之枢机” 93
二、法令在治国中的作用 98
三、司法和“断讼” 101
四、惩恶和行赦 106
第六章 王符的贤才论和人才思想 112
一、贤才的标准和衡量 112
二、贤才的举荐和选拔 117
三、贤才的考核和升黜 122
第七章 王符的元气论和哲学思想 127
一、“莫制莫御”的元气论 128
二、“人道曰为”的能动说 136
三、赞学重实的知识论 142
四、旨在“明真”的名辩论 148
五、“物有盛衰”的变化观 153
六、“时有推移”的历史观 159
七、关于“天人之际”的思想矛盾 165
第八章 王符的祸福论和无神论倾向 172
一、“修身慎行”的祸福论 172
二、辨卜筮和巫术 177
三、辨相术和占梦 183
四、论世俗迷信的危害 189
第九章 王符的德化论和伦理思想 193
一、“化变民心”的德化论 194
二、“遏利”求义的义利观 200
三、贵在“志行”的荣辱观 204
四、君子的修养和交际 207
第十章 王符思想的历史地位 218
一、东汉社会批判思潮的重要开端 219
二、从经学到玄学的一个思想环节 221
三、气本体论的思想先驱 224
结束语 228
附:崔寔评传 232
第一章 崔寔的时代、生平和著作 232
一、“皇路险倾”的东汉末世 233
二、贩鬻、入仕和处世态度 238
三、家学、著作和思想特征 243
第二章 任贤安民的政治思想 249
一、“中兴”须赖“贤哲之谋” 249
二、民怨民仇,可不惧哉! 254
三、“上下相安,政如一家” 258
第三章 “重赏深罚”的法律思想 263
一、治国应该“执权达变” 263
二、乱世必须“重赏深罚” 266
三、滥赦只能有害无益 270
第四章 重农爱农的经济思想 274
一、农业是国家和人民的“命根” 274
二、农业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 278
三、带有村社色彩的社会经济理想 282
结束语 286
附:仲长统评传 289
第一章 仲长统的时代、生平和著作 289
一、东汉王朝的最后灭亡 290
二、“狂生”的处世态度 293
三、《昌言》及其思想特征 297
第二章 旨在“理乱”的政治思想 303
一、治乱循环的历史观 303
二、有损有益的改革论 310
三、关于封建政权的体制问题 315
四、“至公”、“大中”的政治理想 321
第三章 因时制宜的法律思想 327
一、以刑助德,因时制宜 327
二、法有变复,罪刑相称 330
第四章 “人事为本”的哲学和无神论思想 334
一、治乱在人的天人观 335
二、求道重行的认识论 340
三、迷信神怪,不亦惑乎! 344
四、无神论与仙人观念的矛盾 346
第五章 注重修养的伦理思想和消极出世的精神归宿 349
一、人人都须进行修养 349
二、忠、孝、信义辨析 353
三、从“愤世”走向“出世” 359
结束语 363
附录 367
王符、崔寔、仲长统传记文献 367
王符、崔寔、仲长统生平大事年表 370
索引 380
人名索引 380
文献索引 387
词语索引 393
参考书目 398
后记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