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无脊椎动物 1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描述术语 1
一、头胸部 1
(一)背面 1
(二)腹面 2
二、腹部 2
三、步足 3
四、螯肢 4
五、触肢 4
第二节 无脊椎动物标本采集规范 4
一、采集的准备 4
(一)采集的对象、数量、部位 4
(二)采集用具 5
(三)化学药品 5
二、标本采集方法 5
三、野外标本处理 6
(一)工具 6
(二)处理步骤 6
(三)野外记录方法 7
四、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7
五、特殊类群和生境的采集 8
(一)洞穴无脊椎动物标本采集 8
(二)海洋软体动物标本采集 10
第三节 无脊椎动物标本整理、保存规范 11
一、标本的整理 11
(一)制作标本的工具 11
(二)标本制作 11
(三)标本标签的制作 17
二、标本的保存 18
(一)常规保存方法 18
(二)标本保存的环境条件 18
(三)影响标本保存的因素及相应的保护措施 18
三、标本的管理 22
(一)标本的使用 22
(二)模式标本的管理 23
(三)标本的外借 23
(四)标本的追索 23
(五)标本学名更改 24
(六)标本文献收集 24
第四节 无脊椎动物标本质量(标本/记录)评价标准 24
一、标本分级 24
二、标本记录质量 24
(一)标本标签的完整性 24
(二)标本记录 25
第五节 无脊椎动物鉴定与描述规范 25
一、标本鉴定 25
(一)主要特征与识别信息 25
(二)定名人与定名时间 25
(三)鉴定人 25
二、物种描述 26
(一)分类地位 26
(二)物种名称 26
(三)引证信息 26
(四)形态描述 26
(五)物种的鉴别特征 27
(六)标本基本信息 27
(七)生物学习性 27
(八)物种的分布及栖息地特征 28
(九)经济重要性 28
(十)标本照片和特征图 28
本章参考文献 29
第二章 昆虫 31
第一节 昆虫描述术语 31
一、概述 31
二、外部形态术语 31
(一)头部 31
(二)胸部 36
(三)腹部 41
三、内部构造术语 43
(一)消化系统的基本构造 43
(二)循环系统的基本构造 44
(三)排泄系统的基本构造 44
(四)呼吸系统的基本构造 44
(五)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 45
(六)生殖系统的基本构造 45
(七)内分泌器官的基本构造 46
第二节 昆虫标本采集规范 46
一、采集的准备 46
(一)标本采集的对象 46
(二)标本采集的环境 47
(三)标本采集的数量 48
(四)昆虫标本采集的装备 48
二、昆虫标本采集的方法 54
(一)直接观察法 54
(二)跟踪搜索法 54
(三)网捕法 54
(四)振击法 54
(五)陷阱法 54
(六)引诱法 54
(七)器械分离采集法 55
(八)吸虫器法 55
三、野外标本处理 55
(一)三角袋包装 55
(二)棉花包包装 56
(三)乙醇浸泡 56
(四)及时制作 56
(五)远程寄送 56
四、昆虫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56
(一)全面采集 57
(二)详实记载和加注标签 57
(三)注意采集的季节和时间 58
(四)有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保持生态平衡的观念 58
(五)注意“敝帚自珍” 58
五、特殊昆虫标本的采集方法 58
(一)多型性昆虫标本的采集方法 58
(二)寄生性昆虫标本的采集方法 60
(三)土壤昆虫及其他节肢动物标本的采集方法 63
(四)树冠昆虫及其他节肢动物标本的采集方法 69
(五)昆虫化石标本的采集方法 73
第三节 昆虫标本整理与保存规范 75
一、标本的整理 75
(一)制作昆虫标本的工具或装备 75
(二)昆虫标本的室内整理 77
二、标本的保存 81
(一)标本保存的工具 81
(二)标本保存的环境 82
(三)保护标本的措施 82
三、标本的管理 83
(一)标本的使用 83
(二)模式标本的管理 83
(三)标本的借用 84
(四)标本的赠送与交换 84
(五)标本学名更改 84
(六)标本文献收集 84
四、特殊昆虫标本的整理与保存规范 85
(一)多型性昆虫和社会性昆虫标本的整理与保存 85
(二)寄生性昆虫标本的整理与保存 85
(三)土壤昆虫标本的整理与保存 85
(四)树冠昆虫标本的整理与保存 87
(五)昆虫化石标本的整理与保存 87
第四节 昆虫标本质量(标本/记录)评价标准 90
一、标本分级 90
(一)干制标本 90
(二)浸渍标本 91
(三)玻片标本 92
二、标本记录质量 92
(一)采集信息(采集标签)的分级 92
(二)鉴定信息(鉴定标签)的分级 93
第五节 昆虫鉴定与描述规范 94
一、标本鉴定 94
(一)主要特征与识别信息 94
(二)定名人与定名时间 94
(三)鉴定人 94
二、物种描述 94
(一)分类地位 94
(二)物种名称 94
(三)引证信息 94
(四)形态描述 94
(五)物种的鉴别特征 97
(六)标本基本信息 97
(七)生物学习性 97
(八)物种的分布及栖息地特征 97
(九)经济重要性 98
(十)标本照片和特征图 98
三、昆虫化石标本的描述与鉴定 98
本章参考文献 101
第三章 鱼类 103
第一节 鱼类描述术语 103
一、不同类群外形特征介绍 103
(一)圆口类 103
(二)软骨鱼类 103
(三)硬骨鱼类 103
二、外部形态特征术语 103
(一)形态特征描述 103
(二)鱼体量度术语 108
三、生物学习性术语 113
第二节 鱼类标本采集规范 114
一、采集的准备 114
(一)相关文献资料 114
(二)标本采集的对象、数量、部位和采集时间 114
(三)采集、存放和记录工具 115
(四)标本防腐固定液 115
(五)其他相关仪器设备 116
二、标本采集程序和基本方法 116
(一)淡水鱼类标本采集 116
(二)海洋鱼类标本采集 116
(三)洞穴鱼类标本野外采集 116
三、野外标本处理 120
四、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22
第三节 鱼类标本整理与保存规范 122
一、标本整理 122
(一)标本的室内整理 122
(二)标本的制作 123
二、标本的保存 125
(一)标本保存的工具 125
(二)标本保存的场所与环境 125
三、标本的管理 127
(一)标本的常规管理 127
(二)模式标本的管理 127
(三)标本的计算机化管理 127
(四)标本的使用 127
(五)标本的外借 127
(六)标本的交换 128
(七)标本的出境 128
(八)标本学名更改 128
(九)标本文献资料收集 128
第四节 鱼类标本质量(标本/记录)评价标准 128
一、标本分级 128
二、标本记录质量 129
(一)采集信息的分级 130
(二)鉴定信息的分级 130
第五节 鱼类鉴定与描述规范 130
一、标本鉴定 130
(一)主要特征与识别信息 130
(二)定名人与定名时间 130
(三)鉴定人 130
二、物种描述 130
(一)分类地位 130
(二)物种名称 131
(三)引证信息 131
(四)形态描述 131
(五)物种的鉴别特征 137
(六)标本基本信息 137
(七)生物学习性 137
(八)物种的分布及栖息地特征 138
(九)经济重要性 138
(十)标本照片和特征图 138
本章参考文献 138
第四章 两栖动物 140
第一节 两栖动物描述术语 140
一、不同类群外形特征介绍 140
(一)蚓螈目 140
(二)有尾目 140
(三)无尾目 140
二、基本形态术语 140
(一)蚓螈目 140
(二)有尾目 142
(三)无尾目 144
第二节 两栖动物标本采集规范 149
一、采集的准备 149
(一)准备程序 149
(二)采集用具 149
二、标本采集方法 151
(一)钓竿法 151
(二)陷阱法 151
(三)抄网法 151
三、标本采集记录 152
四、野外标本处理 153
(一)野外处理步骤 153
(二)两栖动物的麻醉步骤 153
五、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53
第三节 两栖动物整理与保存规范 154
一、标本的整理 154
(一)制作标本工具和材料 154
(二)标本制作前的整理 154
(三)标本实物的制作 155
(四)标本标签的制作 162
二、标本的保存 163
(一)标本存放的场所 163
(二)标本存放的环境 163
(三)保护标本的措施 163
三、标本的管理 163
(一)模式标本的管理 163
(二)标本的使用 164
(三)标本的外借 164
(四)标本的追索 165
(五)标本学名更改 165
(六)标本文献收集 165
第四节 两栖动物标本质量(标本/记录)评价标准 165
一、标本分级 165
二、两栖纲各目标本实物的完整性标准与依据 166
(一)无尾目 166
(二)有尾目 166
(三)蚓螈目 167
(四)蝌蚪 167
(五)卵团(带) 168
三、标本记录质量 168
(一)标本标签的质量评价 168
(二)鉴定记录的质量评价 169
第五节 两栖动物鉴定与描述规范 169
一、标本鉴定 169
(一)主要特征与识别信息 169
(二)定名人与定名时间 169
(三)鉴定人 169
(四)分类地位争议的处理 169
二、物种描述 170
(一)分类地位 170
(二)物种名称 170
(三)引证信息 170
(四)形态描述 171
(五)物种的鉴别特征 172
(六)标本基本信息 172
(七)生物学习性 173
(八)物种的分布及栖息地特征 173
(九)保护状态 173
(十)标本照片和特征图 173
本章参考文献 174
第五章 爬行动物 175
第一节 爬行动物标本描述术语 175
一、不同类群外形特征介绍 175
(一)鳄形目 175
(二)龟鳖目 175
(三)有鳞目 175
二、基本形态术语 175
(一)鳄形目 176
(二)龟鳖目 177
(三)有鳞目 180
第二节 爬行动物标本采集规范 187
一、采集的准备 187
(一)相关文献资料 187
(二)采集对象 187
(三)准备工具 188
(四)其他 193
二、标本采集方法 193
(一)蜥蜴标本的采集 193
(二)蛇类标本的采集 193
(三)龟鳖类标本的采集 193
三、野外标本处理 193
(一)野外处理步骤 194
(二)爬行动物的麻醉步骤 194
(三)标本采集的野外记录 194
四、采集的注意事项 197
第三节 爬行动物标本整理与保存规范 198
一、标本整理 198
(一)制作标本的工具和材料 198
(二)标本制作前的整理 199
(三)标本实物的制作 199
(四)标本标签的制作 206
二、标本的保存 207
(一)标本存放的场所 207
(二)标本存放的环境 207
(三)保护标本的措施 207
三、标本的管理 207
(一)模式标本的管理 207
(二)标本的使用 207
(三)标本的外借 208
(四)标本的追索 208
(五)标本学名更改 209
(六)标本文献收集 209
第四节 爬行动物标本质量(标本/记录)评价标准 209
一、标本分级 209
二、爬行纲各目标本实物的完整性标准与依据 209
(一)龟鳖目 209
(二)鳄形目 210
(三)有鳞目蜥蜴亚目 211
(四)有鳞目蛇亚目 212
三、标本记录质量 212
(一)标本标签的质量评价 212
(二)鉴定记录的质量评价 213
第五节 爬行动物鉴定与描述规范 213
一、标本鉴定 213
(一)主要特征与识别信息 213
(二)定名人与定名时间 213
(三)鉴定人 214
(四)鉴定的程序 214
(五)分类地位争议的处理 214
二、物种描述 214
(一)分类地位 214
(二)物种名称 215
(三)引证信息 215
(四)形态描述 216
(五)物种的鉴别特征 217
(六)标本基本信息 217
(七)生物学习性(包括寄主、生态、种群等) 218
(八)物种的分布及栖息地特征 218
(九)保护状态 218
(十)标本照片和特征图 218
本章参考文献 219
第六章 鸟类 221
第一节 鸟类描述术语 221
一、外部形态术语 221
(一)头部 221
(二)颈部 224
(三)躯干 225
(四)翅或翼 226
(五)尾 228
(六)腿 229
(七)羽毛 231
二、鸟体量度术语 233
三、内部结构术语 234
第二节 鸟类标本采集规范 237
一、采集的准备 237
(一)采集地的选择 237
(二)采集方式 237
(三)工具 239
(四)野外生活装备 245
二、采集方法 245
(一)猎捕 245
(二)网捕 245
(三)诱捕 246
(四)鸟巢和卵采集 246
(五)鸟类组织器官的采集及野外保存 247
(六)鸟类鸣声记录 248
三、野外标本处理 250
(一)野外标本处理及保存 250
(二)野外记录 251
第三节 鸟类标本整理与保存规范 256
一、标本整理与制作 256
(一)室内标本整理 257
(二)标本制作 257
二、标本保存 276
(一)标本防虫和消毒 276
(二)标本存放的场所与环境 276
(三)保护标本的措施 278
三、标本的管理 278
(一)模式标本的管理 278
(二)标本的使用 278
(三)标本的借用 279
(四)标本的交换 279
(五)标本学名更改 280
(六)标本文献收集 280
第四节 鸟类标本质量(标本/记录)评价标准 281
一、标本的分级 281
(一)假剥制标本的分级 281
(二)骨骼标本的分级 282
(三)鸟巢标本的分级 282
(四)鸟卵标本的分级 282
二、标本记录质量 283
(一)标本标签的质量评价 283
(二)标本记录的质量评价 283
第五节 鸟类鉴定与描述规范 284
一、标本鉴定 284
(一)主要特征与识别信息 285
(二)定名人与定名时间 285
(三)鉴定人 285
(四)分类地位争议的处理 285
二、物种描述 286
(一)分类地位 286
(二)物种名称 286
(三)引证信息 286
(四)形态描述 286
(五)物种的鉴别特征 288
(六)标本基本信息 288
(七)生物学习性 289
(八)物种的分布及栖息地特征 293
(九)保护状态 293
(十)标本照片和特征图 293
(十一)鸟类鸣声样品 294
本章参考文献 299
第七章 哺乳动物 301
第一节 哺乳动物描述术语 301
一、基本量衡度与描述术语 301
(一)外形 301
(二)头骨 303
(三)牙齿基本测量 309
二、特殊类群的度量与描述术语 312
(一)翼手目量度与描述术语 312
(二)灵长目肢骨量度与描述术语 314
(三)偶蹄目外形量度与描述术语 314
(四)食肉目海豹总科(鳍脚类)量度与描述术语 316
(五)鲸目外形量度与描述术语 317
第二节 哺乳动物标本采集规范 320
一、采集的准备 320
(一)采集的对象、数量、部位 320
(二)采集用具 320
(三)化学药品 322
二、标本采集方法 322
(一)小型兽类 322
(二)中型兽类 322
(三)大型兽类 323
(四)飞行性兽类 323
(五)水生兽类 323
三、野外标本处理 323
(一)基本数据的采集 323
(二)野外标本的记录 324
(三)标本处理 325
四、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325
第三节 哺乳动物标本整理与保存规范 326
一、标本整理 326
(一)制作标本的工具 326
(二)干制标本的制作 327
(三)浸制标本的制作 331
(四)骨骼标本的制作 331
二、标本保存 332
(一)标本存放的环境 332
(二)标本存放位置 332
(三)标本入库 333
(四)标本入库登记 333
(五)保护标本的措施 335
三、标本的管理 336
(一)标本的使用 336
(二)标本借出与接收 336
(三)标本借入与归还 336
(四)其他日常管理 336
(五)标本文献的收集 336
第四节 哺乳动物标本质量(标本/记录)评价标准 337
一、标本分级 337
二、标本实物的完整性标准与依据 337
(一)小型哺乳动物填充标本 337
(二)大型哺乳动物皮张标本 337
(三)浸泡标本 337
(四)头骨标本 337
(五)骨骼标本 338
三、标本记录质量 338
(一)标本标签的记录 338
(二)标本鉴定记录 340
第五节 哺乳动物鉴定与描述规范 340
一、标本鉴定 340
(一)分类性状与鉴定 340
(二)材料的分档 345
(三)鉴定的程序 345
二、物种描述 347
(一)分类地位 347
(二)物种名称 347
(三)引证信息 348
(四)形态描述 349
(五)相似种比较 365
(六)检索表 366
(七)物种的鉴别特征 367
(八)标本基本信息 368
(九)生物学习性 368
(十)物种的分布及栖息地特征 368
(十一)保护状态 369
(十二)标本照片和特征图 369
本章参考文献 370
第八章 数据库建设 373
第一节 动物标本数据库建设规范 373
一、数据库建设 373
(一)数据说明 373
(二)数据结构及注释 375
(三)数据要求 387
二、数据库数据的增加、删除 387
(一)新增数据的必要条件 387
(二)数据废除的条件与程序 387
三、数据库建设条件 387
(一)硬件条件 387
(二)软件条件 388
(三)人员条件 388
第二节 动物分类文献库建设规范 388
一、期刊名全称的规范表示方式 388
(一)中文期刊 388
(二)西文期刊 388
二、期刊名缩写 388
第三节 动物专家库(命名人/采集人/鉴定入库)建设规范 389
一、术语 389
二、命名人/采集人/鉴定人中文姓名规范表示方式 389
三、命名人/采集人/鉴定人西文名的记录方法 389
四、命名人/采集人/鉴定人数据结构和说明 389
第四节 数据质量控制与维护规范 390
一、数据录入的质量控制 390
(一)数据录入标准流程 390
(二)数据必填项项目 390
(三)特殊情况的处理原则 391
二、数据检验 392
三、数据维护 392
(一)数据使用、访问记录 392
(二)数据更新制度 392
(三)数据年度审查与报告 392
第五节 动物标本信息管理评估规范 393
一、数据管理 393
(一)数据知识产权 393
(二)数据质量 393
(三)数据格式 393
(四)数据单一性 393
(五)数据备份 393
(六)数据修订 393
二、数据检查评估 393
三、数据上报程序 394
四、数据安全管理条例 395
(一)数据管理人员的责任 395
(二)标本管理、标本整理录入人员和数据管理人员使用数据的限制 396
(三)专家使用标本数据 396
(四)标本数据的调用 396
第六节 动物标本信息共享机制 396
一、共享方式与定义 396
(一)零共享 396
(二)可共享 397
二、共享的实施 398
三、动物标本的共享形式 399
(一)实物共享 399
(二)信息共享 399
本章参考文献 400
附录1 新分类单元(新属、新种、新亚种)的描记 401
(一)新属的描记规范 401
(二)新种的描记规范 401
(三)新亚种的描记规范 402
(四)新分类单元描记的共同规范 403
参考文献 403
附录2 产地和分布描述的规范和顺序 404
(一)国内顺序 404
(二)国外顺序 405
参考文献 405
附录3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406
(一)作者-出版年制 406
(二)顺序编码制 407
参考文献 408
附录4 手写体与计算机数字化后特殊字符的处理 409
(一)斜体和半角 409
(二)连字和带音标的字母 409
附录5 世界主要动物博物馆名称及缩写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