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字 1
第一节 汉字概说 1
一、汉字的起源 1
二、汉字产生的时代 3
三、汉字的发明者 4
思考与练习 5
第二节 汉字的演变 5
一、汉字的演变历程 5
二、汉字演变的若干方面 9
思考与练习 13
第三节 汉字的构造 13
一、“六书”概说 13
二、“六书”说解 14
思考与练习 20
第四节 古书的用字 20
一、古今字 20
二、通假字 23
三、异体字 26
思考与练习 27
第五节 文字学知识与文言文教学 27
一、文字学知识在文字教学中的应用 27
二、文字学知识在文言词语教学中的应用 29
三、应用文字学知识进行字词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思考与练习 32
第二章 词汇 33
第一节 词汇概说 33
一、单音词占多数 33
二、单音词向复音词的发展 34
三、一词多义 35
思考与练习 36
第二节 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36
一、单音词 36
二、复音词 37
三、单音词与复音词的辨别 41
思考与练习 43
第三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43
一、古今词义的发展 43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44
思考与练习 49
第四节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50
一、词的本义 50
二、词的引申义 53
思考与练习 57
第五节 古代汉语常用词例释 58
第六节 同义词 71
一、同义词的产生和类型 71
二、同义词的作用与辨析 73
思考与练习 76
第七节 词汇知识与文言文教学 77
一、运用词汇知识掌握文言文词汇 77
二、运用词汇知识赏析文言文 80
三、文言文中词汇问题教研举隅 81
思考与练习 82
第三章 语法 83
第一节 语法概说 83
第二节 名词作状语 85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和依据 85
二、表示对宾语的态度 86
三、表示比喻 86
四、表示方位和处所 87
五、表示时间 87
思考与练习 88
第三节 词类活用 88
一、名词的活用 89
二、动词的活用 92
三、形容词的活用 93
四、数词的活用 95
思考与练习 95
第四节 常用虚词常见用法举隅 96
一、之 其 者所 96
二、于以为 101
三、而 则虽 105
四、也 矣 乎哉 107
思考与练习 110
第五节 判断句和被动句 111
一、判断句 111
二、被动句 113
思考与练习 116
第六节 宾语的位置和句子成分的省略 116
一、宾语的位置 116
二、句子成分的省略 118
思考与练习 120
第七节 语法知识与文言文教学 121
一、掌握规律,明了差异 121
二、运用知识,辨惑解疑 122
第四章 修辞 123
第一节 修辞概说 123
一、修辞的性质和内容 123
二、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修辞 125
第二节 修辞格的运用 127
一、用典 127
二、互文 129
三、变文 130
四、合叙 131
五、共用 133
六、同义连用 133
七、连及 134
八、错位 135
九、委婉 136
十、借代 137
思考与练习 142
第三节 字词的锤炼与句式的选择 142
一、文言文中字词的锤炼 143
二、文言文中句式的选择 151
思考与练习 155
第四节 修辞知识与文言文教学 155
第五章 音韵 157
第一节 音韵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基本概念 157
一、音韵学的研究对象及分期 157
二、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158
思考与练习 163
第二节 中古音 163
一、《广韵》的体例及其内容 164
二、《广韵》的声母系统 167
三、《广韵》的韵母系统 168
四、中古的声调系统 171
思考与练习 171
第三节 上古音 171
一、上古声母 172
二、上古韵部 174
三、上古声调 177
思考与练习 177
第四节 近代音 177
一、《中原音韵》的主要内容和编写体例 178
二、《中原音韵》所反映的近代声母 179
三、《中原音韵》所反映的近代韵母 180
四、近代声调 182
思考与练习 183
第五节 诗律 183
一、近体诗的构成 183
二、近体诗的押韵 184
三、近体诗的平仄 185
四、近体诗的对仗 190
思考与练习 191
第六节 词律 191
一、词的名称 191
二、词调、词牌、词谱 192
三、词律的特点 193
思考与练习 196
第七节 音韵知识与文言文教学 196
一、通假字的辨识与读音 197
二、形声字的读音 197
三、双声叠韵的判定 198
四、诗歌押韵的判断与读音 199
五、古代人名、地名用字的特殊读音 200
思考与练习 201
第六章 古书阅读常识 202
第一节 古书的注释 202
一、古书注释的体式 203
二、古书注释的内容 215
思考与练习 225
第二节 通释语义的训诂专著要籍简介 225
一、《尔雅》 226
二、《方言》 228
三、《说文解字》 230
四、《释名》 231
五、《经传释词》 233
六、《汉语大字典》 237
七、《汉语大词典》 239
思考与练习 241
第三节 探求和诠释古代文献词义的方法 242
一、以形索义 242
二、因声求义 243
三、因语境求义 246
思考与练习 255
第四节 古书的标点 256
一、古书标点的意义 256
二、古书标点的方法 257
思考与练习 262
第五节 文言文今译 263
一、文言文今译的意义 263
二、文言文今译的方法 264
思考与练习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