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1
课标要求 1
考点分析 1
考点要求 1
考题精析 1
第一节 新课标指定16篇文言文阅读 2
1.出师表 2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
3.鱼我所欲也 13
4.曹刿论战 17
5.邹忌讽齐王纳谏 21
6.马说 24
7.送东阳马生序 26
8.小石潭记 29
9.岳阳楼记 31
10.醉翁亭记 33
11.桃花源记 36
12.陋室铭 39
13.爱莲说 41
14.三峡 42
15.记承天寺夜游 44
16.《论语》十则 46
第二节 各版本教材共选文言文阅读 48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8
2.两小儿辩日 50
3.狼 51
4.愚公移山 52
5.与朱元思书 53
第三节 课外经典文言文阅读 54
1.《论语》四则 54
2.王冕僧寺夜读 55
3.墨翁 56
4.师旷论学 58
5.孙叔敖纳言 58
6.细柳营 59
7.孙膑减灶 60
8.桑怿传(节选) 61
9.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62
10.许金不酬 62
11.韩诗外传 63
12.王翦将兵 64
13.王羲之学书 65
14.知恩图报 66
15.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67
16.诚子书 68
17.诗文书画皆以人重 69
18.鲤鱼跳龙门 69
19.姜太公遇文王 70
20.武王伐纣 71
21.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72
22.万事莫贵于义 73
23.社鼠 74
24.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74
25.马价十倍 75
26.我盗户也 76
27.唐太宗论弓矢 77
28.窃糟 77
29.齐宣王为大室 78
30.王安石待客 79
31.六一居士传 79
32.“推敲”的故事 80
第二部分 古诗词赏析专项训练 81
课标要求 81
考点分析 81
精题分析 81
第一节 课标指定34首古诗词赏析 82
1.关雎 82
2.蒹葭 83
3.观沧海 84
4.饮酒(其五) 85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6
6.次北固山下 87
7.使至塞上 88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9
9.行路难(其一) 90
10.望岳 91
11.春望 91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2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4
1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95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95
16.观刈麦 97
17.钱塘湖春行 97
18.山坡羊 潼关怀古 99
19.雁门太守行 99
20.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100
21.过零丁洋 101
22.游山西村 101
23.赤壁 102
24.夜雨寄北 103
25.泊秦淮 103
26.无题 104
27.相见欢 105
28.渔家傲秋思 105
29.浣溪沙 107
30.登飞来峰 107
31.江城子 密州出猎 108
32.天净沙 秋思 109
33.己亥杂诗 110
34.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11
第二节 各版本共选古诗词赏析 112
1.西江月 112
2.木兰诗 112
3.过故人庄 113
第三部分 比较阅读专项训练 115
方法指津 115
精题举要 115
第一节 课内文言文比较阅读 116
比较阅读一 116
比较阅读二 117
比较阅读三 118
比较阅读四 119
比较阅读五 119
比较阅读六 120
第二节 课内古诗文比较阅读 121
比较阅读一 121
比较阅读二 122
比较阅读三 123
比较阅读四 123
比较阅读五 124
第三节 课内古诗词比较赏析 125
比较阅读一 125
比较阅读二 125
第四节 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126
比较阅读一 126
比较阅读二 126
比较阅读三 127
比较阅读四 128
比较阅读五 129
比较阅读六 129
比较阅读七 130
比较阅读八 131
比较阅读九 131
第五节 课内外古诗文比较阅读 132
第四部分 知识归类专项训练 133
文言实词辨析 133
文言虚词辨析 134
文言语句的理解与翻译 134
文意分析和语句默写 134
第一节 通假字训练 135
第二节 古今异义辨析 136
第三节 古诗文中的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138
第四节 词类活用练习 139
第五节 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 139
第六节 文言文的几种特殊句式 143
第七节 古诗文的朗读 144
第五部分 附录 145
第一节 由寓言故事演变的成语 145
第二节 古诗名句中的风物人情 148
第三节 古文名句 152
第四节 古代重要作品 153
第五节 古代并称作家 155
第六节 古代并称作品 157
第七节 我国古代名楼 157
第八节 我国古代文体 158
第九节 我国古代名联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