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2
1.3 研究内容 3
1.4 技术路线 4
1.5 特色创新 5
2 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居住空间与城市 6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6
2.1.1 关于流动人口 6
2.1.2 关于居住空间 8
2.2 流动人口与流动人口居住空间 9
2.2.1 我国流动人口概述 9
2.2.2 我国流动人口居住空间概述 12
2.3 “流动人口居住空间—城市”关系的社会学认知 14
2.3.1 “对立—同化”模式 14
2.3.2 “并存”模式与“联结”模式 15
2.3.3 结论与启示 16
2.4 本章小结 18
3 西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流动人口居住空间概述 19
3.1 西方城市化与流动人口居住空间概况 19
3.1.1 西方快速城市化与人口流动 20
3.1.2 西方流动人口居住空间概述 23
3.2 西方流动人口居住空间的改善实践 28
3.2.1 组织机构的建立 28
3.2.2 相关法规的制定 29
3.2.3 贫民窟的清理 30
3.2.4 公共住房的建设 31
3.2.5 各类群体的参与 33
3.2.6 住房补贴的提供 33
3.3 本章小结 34
4 我国大城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的宏观解析:以沪宁常为例 36
4.1 上海市:基于聚集指数测度的流动人口分布特征分析 36
4.1.1 流动人口聚集分布的现状特征 37
4.1.2 流动人口聚集分布的区位关联 53
4.1.3 个人选择意愿对流动人口聚集空间的影响 58
4.1.4 几点结论 61
4.2 南京市:基于居住—就业视角的流动人口空间分异与分离探讨 61
4.2.1 流动人口居住—就业空间的分异特征 62
4.2.2 流动人口居住—就业空间的分离特征 74
4.3 常州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研究 89
4.3.1 流动人口概况 89
4.3.2 流动人口就业—居住空间分布现状 92
4.3.3 流动人口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现状 93
4.3.4 流动人口对居住空间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需求(以开发区为实证) 95
4.3.5 流动人口居住空间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完善 97
4.4 本章小结 101
5 我国大城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的微观解析:以南京市为例 103
5.1 流动人口居住空间的微观评估思路 103
5.1.1 流动人口居住空间评估的相关研究 103
5.1.2 流动人口居住空间评估的指标确立 107
5.1.3 流动人口居住空间评估的数据采集 107
5.2 南京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的微观特征 108
5.2.1 南京市流动人口概述 108
5.2.2 单元层面的流动人口居住空间考评 111
5.2.3 社区层面的流动人口居住空间考评 121
5.3 南京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的影响因素 125
5.3.1 流动人口租居房的影响因素 125
5.3.2 流动人口宿居房的影响因素 135
5.4 本章小结 137
6 我国大城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的特例解析:以流动人口聚居区为例 138
6.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8
6.1.1 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界定 138
6.1.2 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分类 138
6.2 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机制 139
6.2.1 流动人口聚居区生成的外在条件 139
6.2.2 流动人口聚居区生成的内在机制 141
6.3 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特征 144
6.3.1 区位分布 144
6.3.2 人员构成 145
6.3.3 就业结构 147
6.3.4 土地使用 149
6.3.5 空间布局 151
6.3.6 居住环境 153
6.4 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典例调研 155
6.4.1 北京“浙江村”:缘聚型聚居区 155
6.4.2 北京“新疆村”:少数民族聚居区 161
6.4.3 南京所街村:从“河南村”到“安徽村” 165
6.4.4 南京红山片区:外来工混居区 169
6.4.5 无锡莫家村:业缘型聚居区 172
6.4.6 深圳河背村:外来工混居区 174
6.5 本章小结 177
7 我国大城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的改善策略 178
7.1 房源供给 178
7.1.1 改革住房租赁市场的运作模式 179
7.1.2 改善出租房源的供给渠道 180
7.1.3 确立住宿空间的配给制度 182
7.2 组织运作 183
7.2.1 机构组织 183
7.2.2 资金筹措 184
7.2.3 建设主体 186
7.3 规划设计 189
7.3.1 居住空间设计标准的确立 189
7.3.2 低造价住宅体系的推广 193
7.3.3 公共空间与配套设施的配建 194
7.3.4 社区规划师的参与 195
7.3.5 内外居民的融合 198
7.4 本章小结 201
附录一 203
附录二 205
附录三 207
附录四 210
主要参考文献 213
后记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