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
作者序 7
第一篇 基本观念 19
第一章 导论 19
什么是质化研究? 19
做质化研究需要那些秉赋与才能? 20
我能并用质、量方法吗? 20
为什么要做质化研究? 21
谁来做质化研究? 21
质化研究由那些部分所组成? 22
有不同类型的质化研究吗? 22
什么是紮根的理论? 25
为什么要建立紮根的理论? 25
什么是紮根理论的研究策略? 26
紮根理论策略的学术基础是什么? 27
要学此一策略应具备那些资格? 28
紮根理论方法只是一种社会学的研究策略? 29
紮根理论研究法是一个「科学的方法」吗?假如是,怎会有「创意」呢? 30
研究发现从何而来? 31
理论与描叙有何不同? 32
有必要完全謄录所搜集的访问或田野资料吗? 33
摘要 34
第二章 著手研究 37
研究问题 37
研究题目 40
摘要 44
第三章 理论触觉 45
定义 45
理论触觉从何处来 46
拿捏创意与科学间的平衡 48
摘要 51
第四章 使用文献 53
名词解释 53
技术性文献的用处 54
应如何使用技术性文献? 56
技术性文献怎么用:一个例子 58
非技术性文献 61
摘要 62
第二篇 译码的程序 69
第五章 开放性译码 69
名词解释 69
程序 71
摘要 84
第六章 增进理论触觉的技巧 85
增进理论触觉的技巧以达成下列的目标 86
问问题 87
就字眼、片语、句子加以分析 91
经由比较做更多分析 95
摇红旗 103
议题与顾虑 105
摘要 107
第七章 主轴译码 109
名词解释 109
典范模型 112
藉典范联结并发展范畴 122
联结副范畴与范畴 122
以资料验证假设 123
藉性质及面向位置进一步开发范畴与副范畴 124
在面向层次上联结范畴 125
复杂性 126
交叉以演绎和归纳思考 126
追踪关系 128
运用小型理论架构与其他记录技术 128
摘要 130
第八章 选择性译码 133
名词解释 133
阐明故事线 136
确认故事 137
从描述到概念化:故事线 138
由两个以上重要现象中择一 139
假如找不到故事线该怎么办? 140
决定一个核心范畴的性质与面向 141
联系其他范畴与核心范畴 143
回到故事里 144
发掘型态 149
综合与强固概念关系 150
找寻性质与面向组合的方式 151
将范畴凝聚成群 152
将理论紮根 153
摘要 162
第九章 过程 163
名词解释 163
在紮根理论里的过程 164
过程——有程度之分 168
演绎和归纳的思考方式 168
过程要成为分析者的观点 169
过程的机制 170
描写过程 173
摘要 178
第十章 条件矩阵 179
名词解释 179
紮根理论是一个泛行动的系统 181
条件矩阵 183
矩阵层次的一般性质 184
运用条件矩阵的实例 186
追踪条件路径 187
从条件矩阵上的不同层次研究现象 193
实质理论和形式理论 195
摘要 196
第十一章 理论性抽样 197
名词解释 197
鸟瞰 198
一般性的考虑 200
抽样的程序 201
一些重要问题的答案 209
摘要 214
第三篇 附带的程序 219
第十二章 摘记和图表 219
名词解释 219
关于摘记和图表的一般性与特殊原则 221
三种译码中的摘记和图表 226
整理摘记和图表 248
摘要 249
第十三章 学位论文、专著的写作及研究成果的口头报告 251
引言 252
口头报告 253
专著和学位论文的写作 256
期刊论文的写作 269
摘要 274
第十四章 紮根理论研究的评估标准 277
科学标准与质化研究 277
评估紮根理论的准则 279
研究过程 280
研究结果的经验性基础 282
结语 285
摘要 286
译后记 289
参考书目 301
索引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