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持续利用的目标 6
一、农用地保护 6
二、结构优化 8
三、生态优化 9
第二章 土地持续利用理论概述 11
第一节 土地利用概念回顾 11
第二节 土地持续利用的提出 13
一、土地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13
二、土地持续利用的定义和内涵 15
三、土地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17
第三节 土地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资源优化配置 18
一、稀缺理论——土地持续利用分析的基石 19
二、土地持续利用研究的经济学视角 19
三、土地持续利用的配置维度要求 22
四、土地持续利用的配置目标 30
第四节 土地持续利用的基本因素分析 34
一、资源丰度 34
二、环境容量 36
三、人口因素 38
四、经济发展 39
五、技术进步 42
六、制度变迁 44
第五节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46
一、人地关系理论 46
二、区位理论 48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50
第三章 城市化与土地利用一般理论分析 54
第一节 城市化一般理论 54
一、城市化的定义 54
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 55
第二节 城市化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60
一、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的变化 60
二、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变化 62
三、土地利用功能结构的变化 68
第三节 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属性变化 70
一、土地利用经济属性的变化 70
二、土地利用社会属性的变化 71
三、土地利用生态属性的变化 73
第四节 城市化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形式 74
一、城市化发展阶段与土地利用 75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与土地利用 81
三、先发、后发城市化与土地利用 91
第四章 区域城市体系结构与土地利用 105
第一节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体系演变 105
一、城市体系的内涵与特征 105
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体系的演变过程与特点 106
三、城市体系的类型 106
第二节 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与土地利用 107
一、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一般理论 107
二、城市体系等级规模分布合理性界定 111
三、城市规模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112
第三节 城市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 117
一、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分析 117
二、城镇空间布局的测定 118
三、城镇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 120
第四节 城镇职能分工与土地利用 123
一、城市职能的分类 123
二、城市职能的划分 123
三、城市职能分工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125
第五章 城市用地规模确定 127
第一节 产业空间集聚与城市用地规模扩张 127
一、外部经济性与产业空间集聚 127
二、城市规模效益递增与城市用地扩张 131
第二节 城市用地规模传统预测方法 135
一、原有用地确定方法简介 135
二、对传统城市用地规模预测方法的评析 141
第三节 城市性质与城市产业用地特点 144
一、城市用地与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 144
二、城市产业划分及各产业用地特点 147
第四节 城市用地规模的确定 150
一、现行的几种代表性的土地分类标准 151
二、城市用地类型的划分 153
三、用地指标确定的原则 156
四、产业用地规模及城市总用地规模的确定 157
第五节 土地资本边际替代率与项目用地的确定 162
第六章 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164
第一节 竞租曲线、产业变迁与城市用地空间结构演变 164
一、城市产业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165
二、城市用地空间结构演变 170
第二节 中国城市土地空间结构不合理性的产业渊源 180
一、市地空间结构不合理的产业渊源 180
二、产业结构成长的两种模式 182
三、产业结构与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 185
第三节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优化 189
一、用地空间结构优化的原因 189
二、用地空间结构优化的标准 190
三、用地空间结构优化的措施 192
第七章 城市化与土地生态系统 198
第一节 生态系统理论概述 198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198
二、生态系统的动态与平衡 198
第二节 城市化与土地生态系统 199
一、农地生态系统与市地生态系统 199
二、城市化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203
第三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210
一、市场失灵 211
二、政府失灵 215
三、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生态系统恶化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218
第四节 城市化与土地生态环境优化 221
一、环境保护指向的产业政策 223
二、环境保护指向的经济手段 231
第八章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持续利用评价 234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研究评述 234
第二节 单项指标评价 238
第三节 综合指标评价的框架和内容 240
一、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240
二、指标体系的建立 242
三、各评价指标简介 245
四、评价过程与方法 249
第四节 实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252
一、权重的确定 253
二、对2000年各项指标值的解释 254
三、评价结果 256
四、结果分析与政策建议 256
主要参考文献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