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修辞传播学 1
第一节 修辞研究的传播学视角 1
一、修辞的内涵及其传播性质 1
二、传播的内涵及其属性 3
三、传播与修辞的关系 5
四、传播学与修辞学的辩证关系 7
五、修辞研究的传播学视角 10
六、修辞传播学 11
第二节 新闻标题中的复用方法 12
一、复用的表现形态 12
二、复用的修辞功能 12
三、复用与反复、双关的区别 14
第三节 新闻中谐音现象的传播价值 15
一、新闻谐音的形态 17
二、新闻谐音的传播价值 16
第四节 数字语音迷信及其跨文化传播价值 17
一、数字语音迷信 17
二、数字语音崇拜及其表现形态 18
三、数字语音忌讳及其形态 20
四、数字语音迷信的属性 21
五、数字语音迷信的成因 22
六、数字语音迷信的民族差异比较 24
七、数字语音迷信的中外比较 25
八、数字语音迷信的传播价值 28
第二章 视觉修辞学 35
第一节 视觉修辞学 35
一、视觉修辞的内涵 35
二、视觉修辞提出的依据 36
三、视觉修辞的类型 38
四、视觉修辞的性质 40
五、视觉修辞学 43
第二节 语言视觉修辞 45
一、语言视觉修辞 45
二、语言视觉修辞的基础 45
三、语言视觉修辞手段 48
四、语言视觉修辞类型 49
五、语言视觉修辞效果 52
六、语言视觉修辞研究的意义 56
第三节 北京奥运会中的视觉修辞 57
一、北京奥运会中的视觉修辞类型 58
二、北京奥运会中的视觉修辞方法 60
三、北京奥运会视觉修辞的功能 63
第三章 建筑修辞学 67
第一节 建筑修辞概说 68
一、建筑的语言属性 68
二、建筑的修辞属性 69
三、建筑修辞类型 70
第二节 建筑修辞手段、方法与功能 72
一、建筑修辞手段 72
二、建筑修辞方法 72
三、建筑修辞功能 76
第三节 建筑修辞学 77
一、建筑修辞学 77
二、建筑修辞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79
三、建筑修辞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80
四、建筑修辞学的研究任务 81
第四章 宗教修辞学 83
第一节 宗教与语言的关系 84
一、宗教与语言的关系 84
二、宗教与汉语等的关系 85
三、宗教语言及其性质 85
第二节 宗教与修辞的关系 86
一、宗教的修辞性质 86
二、修辞的宗教功能 87
三、宗教的修辞功能 88
第三节 宗教修辞及其类型 89
一、宗教修辞的性质 89
二、宗教修辞的类型 89
第四节 宗教修辞手段 90
一、语言修辞手段 90
二、音乐修辞手段 92
三、塑像修辞手段 92
四、建筑修辞手段 93
第五节 宗教修辞方法 93
一、语言修辞方法 93
二、音乐修辞方法 95
三、塑像修辞方法 95
四、建筑修辞方法 96
第六节 宗教语体 97
一、宗教语言语体 98
二、宗教音乐语体 98
三、宗教塑像语体 98
四、宗教建筑语体 99
第五章 修辞伦理学 101
第一节 修辞伦理学及其研究 101
一、修辞伦理研究的历史回顾 101
二、修辞伦理学的社会基础 103
三、修辞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105
四、修辞伦理学的任务 109
第二节 修辞道德 112
一、修辞的道德属性 112
二、修辞的道德功能 114
三、修辞道德 117
第三节 修辞的道德准则 119
一、修辞道德准则的研究现状 119
二、道德准则及其与修辞道德准则的关系 120
三、修辞道德准则 122
第六章 比较修辞学 128
第一节 东西方古典修辞学思想比较 128
一、东西方修辞学史上的两颗璀璨明珠 128
二、两种分野中的修辞学视界 130
三、不同文明中的修辞观巧合 134
四、新学术格局中的冲突与融合 135
第二节 东西方的修辞学秩序比较 137
一、东西方修辞学传统的回溯 138
二、对比中的东西方修辞学传统 142
三、东西方修辞学传统关照下的传播秩序与社会发展 143
第三节 岛村抱月的修辞学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影响 146
一、岛村抱月的修辞学著作 147
二、岛村抱月修辞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147
三、岛村抱月的修辞学理论体系 149
四、岛村抱月修辞学思想对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影响 152
第四节 全球化时代的东亚修辞学教育 155
一、东亚修辞学教育的源流 155
二、东亚修辞学教育的特点 157
三、东亚修辞学教育的现状 159
四、东亚修辞学教育的前瞻 161
第七章 公共修辞学 167
第一节 公共修辞的缘起 167
第二节 公共修辞及其特点 169
一、公共修辞的内涵 169
二、公共修辞与个体修辞的差异 170
三、公共修辞研究 170
第三节 中国修辞实践的新态势与新挑战 171
一、中国修辞实践的新态势 171
二、中国修辞实践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72
第四节 中国修辞学的发展趋势 173
一、从语文修辞学走向传播修辞学 173
二、从传统媒体修辞学走向新媒体修辞学 174
三、从民众修辞学走向国家修辞学 174
四、从个体修辞学走向公共修辞学 175
结语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