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二 中国现代银行风险防范、内部控制与金融监管成功模式 3
第一册目录 3
第一部分 金融全球化下的金融安全与银行危机 3
第一编 金融全球化下的金融危机与入世后我国金融风险防范 3
第一章 金融全球化下的金融危机的模式 3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金融安全 3
一、经济发展与金融安全: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主题 3
(一)全球化下的金融危机 3
(二)金融安全的内涵 4
二、经济发展与金融安全的关系 5
(一)时间滞后 5
(二)空间转移 5
三、金融安全的影响因素 6
(一)国际因素 6
(二)内部因素 7
四、我国金融的安全问题 8
(一)潜在影响因素分析 8
(二)中国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分析 9
(三)防范及其操作实务 10
第二节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危机 11
一、金融全球化有关问题 11
(一)定义及特征 11
(二)金融全球化的形成原因 12
(三)金融全球化的影响 12
二、金融全球化下的金融危机 13
(一)金融危机的基本概念 13
(二)金融全球化下的金融风险 13
(三)金融全球化下风险产生的原因 14
(四)金融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特点 15
(五)金融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 16
(六)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17
【专家论坛】 19
从经济虚拟化角度来理解金融危机 19
全球化下的国家金融安全 21
【银行家说】 26
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26
【本土探索】 32
金融全球化的风险及防范 32
【国际典范】 36
走出危机的俄罗斯银行业 36
美国八、九十年代银行危机:成因、处置方法及启示 37
第二章 国外的重大金融危机及经验教训 46
第一节 墨西哥金融危机及经验教训 46
一、墨西哥金融危机的经过 46
二、墨西哥货币危机的成因 47
三、墨西哥危机的启示 47
第二节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 49
一、金融危机的经过 49
(一)第一阶段 49
(二)第二阶段 49
(三)第三阶段 50
二、金融危机的成因 50
(一)对外国资本的滥用 50
(二)盲目实行金融自由化 50
(三)经济结构失衡 50
(四)经常项目长期发生逆差,外汇储备少 51
(五)粗放型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泡沫化 51
(六)僵化的汇率政策 51
(七)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反应迟钝 52
三、金融危机的教训 52
(一)谨防货币高估 53
(二)密切注意景气波动 53
(三)不动产价格暴跌是危机的先兆 53
(四)对短期资本流入急剧增加保持警惕 53
(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已经发生的不良贷款 53
(六)金融危机首先冲击经营不善的企业、尤其是财务管理薄弱的企业 53
(七)金融危机必定与政府官员的腐败有密切联系 54
(八)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严格控制新的不良贷款的发生 54
第三节 日本金融危机及经验教训 54
一、日本金融危机的经过 54
(一)经济泡沫的兴起 54
(二)日本神话的破灭 55
二、日本金融危机的成因 55
(一)高干预是促使日本金融危机的政策因素 55
(二)泡沫经济是诱发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 56
(三)支撑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旧体制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56
(四)金融机构管理的缺陷 56
三、日本金融危机的教训 57
(一)鼓励竞争进取,抑制金融投机,建立和健全金融机构的自律性风险机制 57
(二)正确认识金融政策的时滞效应和宏观调节作用 57
(三)加快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维护金融安全的监督体系 57
第四节 阿根廷金融危机及经验教训 57
一、阿根廷金融危机的基本经过 57
(一)第一阶段 57
(二)第二阶段 58
(三)第三阶段 58
(四)第四阶段 58
二、阿根廷金融危机的原因 58
(一)基本诱因:经济衰退 58
(二)偷税漏税严重 58
(三)官员腐败 59
(四)国际社会救援不力 59
(五)过于注重通货膨胀问题,忽视失业等其他经济问题 59
(六)货币局制度方面原因 59
(七)政府诚信下降 59
三、阿根廷危机的教训 60
【专家论坛】 60
论马来西亚应对金融危机的新策略 60
阿根廷危机的挑战:金融安全与社会稳定 63
【银行家说】 67
金融危机中的阿根廷银行体系 67
【本土探索】 70
论入世引发我国银行危机的可能及对策 70
【国际典范】 72
从赤字、外债、财政、政府腐败等角度看印尼的金融危机 72
从墨西哥和泰国的货币金融危机看我国如何避免金融动荡 75
第三章 加入WTO后的中国金融隐患及防范模式 80
第一节 加入WTO对中国金融业的挑战 80
一、WTO对中国金融服务业的规范及要求 80
二、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的挑战 81
(一)加入WTO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81
(二)加入WTO对我国证券业的影响 82
(三)加入WTO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 83
第二节 我国金融业安全隐患 84
一、我国金融安全问题的提出 84
二、我国金融风险的表现 85
(一)国民经济的债务依存度(债务负担)上升 85
(二)信贷资产质量低 85
(三)证券市场风险严重 85
三、我国银行业的潜在隐患 86
(一)信贷资产质量不高 86
(二)资本充足率低 86
(三)经营效益不佳,效率低下 87
四、我国金融安全隐患具体表现形式 88
(一)不良贷款比重大 88
(二)乱设机构、乱集资、乱放贷现象严重 88
(三)灰黑色资金市场导致的金融安全隐患 88
(四)证券、期货市场和股份制改造运行不够规范 88
(五)外汇黑市导致的金融安全隐患 88
(六)随着外债额度的不断增加,外债风险日益显露 88
(七)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业的不正当竞争和不规范操作干扰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89
第三节 确保我国金融安全的若干对策建议及经典范例 89
一、对策设计的原则要求:全面性、匹配性、灵活性 89
二、对策建议 90
(一)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 90
(二)强化银行内部管理和控制 90
(三)真正做到金融法治 90
(四)加大金融安全创新力度 90
(五)处理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开放的关系 91
(六)研究开发金融电子化的软件平台和金融电子设备的核心技术 91
(七)坚持稳健汇率政策,努力搞好国际收支管理 91
(八)成立专门金融安全研究和决策机构,制定金融安全政策和标准 91
(九)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91
第四节 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 92
一、金融自由化 92
(一)关于金融自由化理论 92
(二)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 93
(三)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 94
二、金融创新 97
(一)金融创新的涵义 97
(二)金融创新的主要类型 98
(三)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 99
(四)我国金融创新的对策 100
三、金融自由化与金融风险 101
(一)金融业务范围的自由化与金融风险 102
(二)利率的自由化与金融风险 102
(三)金融机构设置的自由化与金融风险 102
四、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模式 103
(一)衍生金融工具与金融风险 103
(二)金融资产证券化与金融风险 104
(三)金融创新带来的其他风险 104
【专家论坛】 105
关于我国金融风险的思考 105
易宪容:以金融创新化解储蓄风险 108
【银行家说】 111
对我国当前金融风险的认识及政策建议 111
金融创新转贷款规避汇率风险 115
【本土探索】 116
加入WTO后如何防范金融风险 116
第二编 金融全球化下银行危机对我国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121
第一章 金融全球化下的银行危机 121
第一节 银行危机及演化 121
一、银行危机的定义及判断标准 121
二、银行危机的实质 122
三、银行危机的特殊性 122
(一)不允许流动性不足 123
(二)银行业的风险有别于一般行业的风险 123
(三)杠杆作用是银行危机蔓延的核心所在 123
(四)银行信息不对称问题明显 124
四、有关银行危机的理论解释 124
(一)明斯金对银行危机的分析 124
(二)昆特和德特阿荷对银行危机的分析 124
(三)克鲁格曼和萨克斯关于银行危机的解释 124
(四)许成刚和黄海洲对银行危机的研究 125
五、银行危机一般的生成过程 125
(一)政府干预与过度贷款 125
(二)信贷快速扩张导致利率上升 125
(三)不良资产上升 125
(四)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破产 126
(五)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和下跌 126
(六)本国货币贬值 126
(七)以银行破产为先导形式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126
六、银行危机演化 127
(一)20世纪30年代以前银行危机演化的特点 127
(二)20世纪30年代的银行危机及其特点 129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银行危机及其特点 130
(四)总结 132
七、银行危机大事表 133
第二节 银行危机成因及影响分析 134
一、关于银行危机成因的理论 134
(一)传统银行危机理论分析 134
(二)银行危机的“法律限制”理论 135
二、银行危机的成因 136
(一)经济危机引起银行危机 136
(二)经济增长与银行对外借款的互动导致银行危机 137
(三)现实经济形态与银行危机 138
(四)银行业的内在脆弱性与银行危机 140
(五)放松管制、金融自由化与银行危机 143
(六)金融结构对银行危机的影响 144
(七)金融政策与银行危机 145
三、银行危机的影响分析 146
(一)对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影响 146
(二)银行危机提高了企业融资成本 147
(三)银行危机威胁着银行的生存与发展 147
(四)银行危机不仅对经济有严重的不利影响,而且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148
(五)银行危机影响货币供给量 148
(六)银行危机使支付系统崩溃 148
(七)银行危机对金融结构的影响 149
(八)银行危机还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收支具有较大影响 149
第三节 银行危机的传染效应 150
一、银行危机传染性的概念 150
二、银行危机具有传染性的原因 150
(一)资产与负债的流动性难以配合 150
(二)信息不对称 150
(三)相互交织的债权债务网络 150
(四)银行机构破产影响的传染性 151
(五)金融创新和金融国际化的发展 151
三、金融全球化条件下银行危机的传染性 151
四、银行危机的传染机制 151
(一)资金联系:接触传染机制 152
(二)银行恐慌:非接触传染机制 152
(三)银行传染效应 153
【专家论坛】 156
银行危机:中国必须正视的现实 156
未来银行危机的防范: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161
关于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问题的探讨 164
【银行家说】 170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失误与银行危机 170
【本土探索】 173
客户资源丧失存款自然流失 银行危机并非耸人听闻 173
中国会爆发银行危机吗 173
【国际典范】 178
新兴经济体银行危机的根源和早期预警指标 178
缅甸银行危机及其影响 188
第二章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银行危机比较 190
第一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银行危机成因的比较 190
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银行危机概况 190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银行危机的共同原因 192
(一)银行失败与银行危机 192
(二)昆特和德特阿荷的分析 192
(三)国际清算银行的分析 192
三、发展中国家银行危机的共性特征与原因分析 193
(一)政府的高度介入和不当干预所导致的关系借贷泛滥 193
(二)银行资产负债与币种、期限、结构的配合不当 195
(三)宏观经济不稳定 195
(四)汇率制度的缺陷 196
(五)资本充足率的实际不足 196
(六)信贷膨胀、资产价格下跌及不良资产的大幅度增长 197
(七)会计、信息披露和法律框架不健全 198
四、发展中国家爆发银行危机的原因的特殊性的分析 198
(一)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差 198
(二)金融发展阶段不同 198
(三)发展中国家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较发达国家严重 199
第二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银行危机影响比较 200
一、银行危机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 200
二、影响差异的原因分析 200
三、实例:日本银行危机与印尼银行危机 202
(一)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银行危机 202
(二)印尼20世纪90年代的银行危机 202
【专家论坛】 203
国有企业融资效率与银行危机相关问题研究 203
影响金融安全区建设的因素与对策 208
理解银行危机,防范银行危机 211
【本土探索】 217
银行危机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启示 217
【国际典范】 221
从南亚国家的角度来看银行危机的共性、错误及教训 221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加强防范金融危机 223
第三章 国外近年重大银行事件案例分析 229
第一节 英国巴林银行倒闭真相与教训 229
一、巴林银行事件的经过 229
二、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 230
(一)内部管理失控,有规不循,监管不力,是导致巴林银行倒闭的直接原因 230
(二)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是巴林银行倒闭的关键所在 230
(三)资金管理不严,监控不到位,是巴林银行倒闭的“催化剂” 230
三、教训与启示 231
(一)严禁违规越权经营 231
(二)金融衍生商品是把“双刃剑”,加强监管方能除弊兴利 232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传导机制 232
(四)金融机构应健全内部监测机制和有效实施风险控制 232
(五)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反映了巴林银行用人制度的失误 233
第二节 法国里昂信贷银行风波 233
一、里昂信贷银行风波的经过 233
二、里昂信贷银行巨额亏损的背景原因 234
(一)金融自由化后的反差 234
(二)政府产业政策的失误 234
(三)法国经济萧条引起的并发症 234
(四)风险控制能力与扩张速度之间的脱节以及落后的经营理念 235
(五)国有化和私有化政策左右摇摆 235
(六)法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不容乐观 235
(七)根深蒂固的文官政治和精英集团 236
三、里昂信贷银行风波的经验教训 236
(一)用人不当,屡屡失误 236
(二)购并非传统行业是一个美妙的陷阱 236
(三)“欧洲第一”是脱离实际的 236
第三节 百富勤投资银行倒闭内幕及启示 237
一、百富勤投资银行倒闭经过 237
(一)百富勤原来的一些合作银行,对她的信贷许诺开始取消 237
(二)百富勤的正常业务受到干扰 238
(三)打击与百富勤利益相关的股票 238
(四)大肆抛售百富勤股票,尤其是克兰富林集团的邓普顿基金 238
(五)美国基金和一些投机投资者通过攻击印尼来达到“消灭”百富勤的目的 238
二、百富勤投资银行倒闭原因 238
(一)经营方法不能因地制宜 238
(二)集团陷入负债深渊,缺乏流动资金 238
(三)风险约束机制不健全 239
(四)“债券小子”逆势放债 239
三、百富勤投资银行倒闭的教训 239
(一)金融机构的国际化战略 239
(二)流动性管理是金融机构的首要内容 240
(三)重新认定金融机构的市场风险 240
【专家论坛】 241
银行危机展望:两个主要原因,一项补救措施 241
天使与魔鬼 反思百富勤 245
【本土探索】 247
湖北省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的脚步正步步向前 247
【国际典范】 250
1998年俄罗斯金融银行业危机回顾及前景展望 250
第四章 我国银行安全网的构建 253
第一节 银行安全网的构成和功能 253
一、银行安全网定义及演化 253
(一)金融安全网定义 253
(二)银行安全网 253
(三)银行安全网演化及特点 254
二、银行安全网的构成及功能 255
(一)预防管制 255
(二)应急管理 255
(三)退出管理 257
第二节 银行危机的预测与控制 258
一、银行危机的预测 258
二、银行危机的预防 259
(一)政府监管 259
(二)内部管理 260
(三)行业自律 260
(四)市场约束 261
(五)营运环境 262
(六)国际合作 262
三、银行危机的控制 262
第三节 我国银行安全网的现状及其完善 264
一、我国银行安全网的现状及问题 264
(一)我国银行体系不良资产处理方法和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方面亟待改进 264
(二)与严格的利率管制和分业管制相比较,对银行的日常业务监管相当薄弱 264
(三)在《中国人民银行法》中,与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级相关的条款只有两条 264
(四)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金融机构进入管制制度 265
二、我国银行安全网的完善 265
【专家论坛】 267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研究 267
金融安全的概念及金融安全网的建立 274
【银行家说】 280
构建金融安全区的设想 280
【本土探索】 284
建立金融安全区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途径 284
【国际典范】 287
日本的银行危机 287
第二部分 现代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与内部控制实务(上) 297
第三编 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风险防范的理论和模式 297
第一章 商业银行风险概述 297
第一节 商业银行风险的含义 297
一、银行风险的概念 297
二、银行风险与经济风险和保险风险的区别 297
(一)风险涉及的内容不同 298
(二)风险的影响作用不同 298
(三)风险的承担者不同 298
(四)研究风险的范围和着力点不同 298
(五)研究风险的任务和方法不同 299
第二节 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来源 299
一、信用风险 299
(一)本金风险 300
(二)第三者保证风险 300
(三)潜在替代风险 300
(四)包销风险和证券交易保险 300
(五)信贷集中风险 300
二、流动性风险 300
三、利率风险 301
(一)缺口风险 301
(二)利率结构风险 301
(三)借款人和存款人的潜在选择权风险 302
(四)平均期限匹配风险 302
四、汇率风险 302
五、经营风险 303
六、市场风险 303
七、环境风险 304
八、法律风险 304
九、国家风险 304
十、竞争风险 304
第三节 商业银行风险的特征及分类 305
一、商业银行风险的特征 305
(一)银行风险的基本特征 305
(二)我国银行风险的特征 306
二、商业银行风险的分类 307
(一)从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上分类 307
(二)从银行风险本身的特征上划分 307
(三)按形成风险的环境因素划分 308
(四)从银行风险表现形态上区分 308
三、当前我国金融风险的两个突出特点 308
(一)集中趋势 308
(二)多发趋势 309
四、我国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且多发的原因分析 309
第四节 商业银行风险的产生和发展 310
一、银行风险产生的条件 310
(一)银行风险产生的必要条件 311
(二)银行风险产生的充分条件 311
(三)银行风险产生的根本条件 311
二、银行风险的规律 311
(一)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直接制约着银行风险 312
(二)追逐高额收益易于引起银行风险 312
(三)经营管理不善必然引起银行风险 312
(四)银行风险既受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又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 313
(五)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也会影响银行风险 313
(六)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银行风险的侧重面不同 314
三、银行风险的发展演变 314
(一)前资本主义时期银行业的风险 314
(二)资本主义时期银行业的风险 315
(三)帝国主义时期及当代西方国家的银行风险 316
(四)社会主义时期的银行业风险 317
【专家论坛】 318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特点及控制 318
【银行家说】 320
经营管理新举措与银行风险新变化 320
【本土探索】 323
加入WTO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影响 323
中国银行:关起门来控制风险是最大的风险 325
【国际典范】 328
澳大利亚、新加坡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与借鉴 328
德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与借鉴 334
第二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容 339
第一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339
一、风险管理的定义 339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方法 340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 340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340
三、风险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342
(一)风险管理的产生 342
(二)风险管理的发展 344
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345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之所以极其重要与银行的特点密不可分 345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还来源于国际金融的动荡 346
(三)国际银行业的实践证明了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346
(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348
第二节 商业银行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348
一、商业银行风险的识别 348
(一)风险识别的任务 349
(二)风险识别的方法 351
二、商业银行风险的评估 355
(一)风险评估的内容 355
(二)风险评估的方法 358
(三)风险评估的程序 361
第三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程序和原则 361
一、风险管理的目标 361
(一)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 362
(二)银行风险管理的具体目标 362
二、风险管理的程序 364
(一)银行风险识别 364
(二)银行风险估测 365
(三)银行风险评价 365
(四)银行风险控制 365
(五)银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365
三、风险管理原则 365
(一)银行风险管理的总体原则 365
(二)银行风险管理的具体原则 366
第四节 商业银行风险的处理 368
一、风险处理的步骤 368
(一)研制处理方案 368
(二)确保方案实施 369
二、风险处理的方法 370
(一)风险控制 370
(二)风险补偿 370
(三)风险分散 370
(四)风险自留 371
(五)风险抑制 371
(六)风险回避 372
(七)风险转嫁 372
(八)风险保险 372
【专家论坛】 37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三大矛盾 373
新巴塞尔原则下的风险管理 376
【银行家说】 379
防范风险 挑战未来 379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383
【本土探索】 386
WTO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386
构建科学授信决策机制 391
【国际典范】 392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IRB)的建立与应用 392
第三章 国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及新措施 398
第一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398
一、资产风险管理理论 398
(一)商业性贷款理论 398
(二)可转换能力理论 399
(三)预期收入理论 400
(四)资产结构理论 401
(五)超货币供给理论 402
二、负债风险管理理论 402
(一)银行券理论 403
(二)存款理论 403
(三)购买理论 404
(四)销售理论 405
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 406
(一)速度对称原理 407
(二)目标互补原理 407
(三)规模对称原理 407
(四)结构对称原理 407
(五)资产分散化原理 407
第二节 国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 408
一、银行资产管理法 408
(一)资金集中法 409
(二)建立分层次的准备金制度,实行“头寸”管理,采用备付金比例考核的方法 409
(三)资产分配法 410
(四)线性规划法 411
二、负债管理方法 413
(一)准备金头寸负债管理 413
(二)贷款头寸负债管理 414
(三)其他负债管理方法 414
三、资产负债管理方法 415
(一)利差管理法 415
(二)差额管理法 417
(三)期限管理法 419
(四)利率敏感性分析 420
(五)比例指标法 422
第三节 国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措施 424
一、资产负债外管理方法 424
(一)金融期货交易法 425
(二)期权交易法 427
(三)利率调换法 429
二、金融工程学 430
三、巴塞尔体系 431
(一)跨国银行机构的合作监管原则 431
(二)国际银行的资本充足管理原则 432
(三)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原则 432
(四)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 433
【专家论坛】 434
巴塞尔委员会的授信风险集中度管理原则及其国际比较 434
【银行家说】 437
浅谈加强商业银行基层营业机构风险防范 437
【本土探索】 44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草案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441
【国际典范】 445
欧洲商业银行的十四个风险管理理念 445
第四章 金融创新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449
第一节 金融创新及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关系 449
一、如何看待银行创新中的风险 449
二、银行业金融创新的体现 450
三、金融创新工具的作用 452
第二节 商业银行创新面临的主要风险 453
一、金融创新的主要表现 453
(一)金融监管失效风险 453
(二)金融创新工具风险 453
(三)金融机构表外业务的过度竞争造成信贷增量风险和存量风险加大 453
(四)资产多元化及货币替代品增多造成泡沫经济的风险 453
二、银行创新的风险成本和风险收益 454
(一)银行创新的风险成本 454
(二)银行创新的风险收益 454
(三)银行创新的内容与风险成本、风险收益的关系 455
三、金融创新的影响 456
(一)金融一体化、国际化 457
(二)金融产业化 457
(三)金融自由化 457
第三节 商业银行在创新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457
一、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业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57
二、西方国家金融创新的借鉴作用 461
(一)金融企业制度的创新 462
(二)处理好银行创新与法规管制的关系 462
(三)加强金融业务品种的创新 463
(四)改善优化环境、完善风险创新 463
【专家论坛】 464
中外资银行风险管理:趋势、差距与对策 464
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466
【银行家说】 468
确保国有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 468
【本土探索】 469
农发行吴江支行转变观念大胆实践 风险管理初见成效 469
【国际典范】 471
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及主要新方法 471
第五章 银行国际化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475
第一节 银行国际化的风险及其产生的根源 475
一、银行国际化的含义 475
(一)业务国际化 475
(二)机构国际化 476
(三)管理国际化 476
(四)监管国际化 476
二、银行国际化的宏观经济效应 477
(一)经济的影响 477
三、国家风险的分类 477
(一)经济风险 477
(二)殖民时代 478
(三)现代银行国际化阶段 478
第二节 商业银行国际化及国家风险 479
一、国家风险的定义 480
(一)来源 480
(二)存在范围 480
(三)银行国际化对东道国的影响 480
(四)银行国际化对母国的影响 480
二、银行国际化的历史进程 480
(一)欧洲时代 480
(二)政治风险 482
(三)社会风险 482
三、国家信用的管理和防范 483
(一)国家信用评级 483
(二)国家风险的额度管理 484
第三节 入世我国商业银行凸显的安全隐患 484
一、入世国际银行业的竞争特征 484
(一)竞争空间的全球化扩展 484
(二)竞争主体空前增加 485
(三)竞争由传统业务扩展到新兴业务 485
二、我国银行国际化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485
(一)有利条件 485
(二)不利条件 486
三、WTO对银行业的影响 486
(一)积极影响 486
(二)不利影响 487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安全营运的战略思考 489
一、我国政府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的不足 489
二、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 489
(一)银行自身的改革与完善 489
(二)要以防范为主,提高人民银行和各个金融机构对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490
(三)按照精减、高效的原则,精减机构和人员 490
(四)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时,要充分考虑采取市场手段要以市场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490
(五)加强和完善中央银行监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 490
(六)要在化解金融风险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社会的金融风险意识 490
(七)采取措施分散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巨额金额风险 490
【专家论坛】 491
金融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 491
【银行家说】 494
金融安全的辨证思考 494
【本土探索】 497
对推行跨国公司全球统一授信的思考与建议 497
【国际典范】 500
新加坡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经验的借鉴与思考 500
第四编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制度借鉴 506
第一章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概述 506
第一节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含义 506
一、内部控制的一般理解 506
(一)日本会计学会主审特别委员会定义 506
(二)新加坡银行界定义 507
(三)智利审计署定义 507
(四)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定义 507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涵义 507
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形成与发展 508
(一)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形成与发展 508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形成与发展 508
第二节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509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作用 509
(一)制约与激励作用 509
(二)促进作用 510
(三)统合整体作用 510
二、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510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是金融业安全保障体系的微观基础 510
(二)国际金融动荡以至金融危机的发生客观上要求必须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510
(三)《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和金融全球一体化要求商业银行强化内部控制 511
第三节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 512
一、从总体上来看目标 512
二、从理论上来看目标 512
(一)行为目标 512
(二)信息目标 512
(三)合法性目标 513
三、具体目标 513
(一)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央银行监管规章的贯彻执行 513
(二)确保将各种风险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513
(三)确保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 513
(四)有利于查错防弊、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513
(五)确保内部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各项业务的稳健运行 514
【专家论坛】 514
健全内部控制 防范金融风险 514
【银行家说】 516
依法加强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思考 516
【本土探索】 519
坚持以人为本 确立内控优先 519
从内控制度入手控制金融风险 522
业务快速发展 内控绝不放松 525
【国际典范】 525
巴塞尔内部控制框架与我国商业银行 525
第二章 现代三大管理理论与银行内部控制 531
第一节 现代系统论 531
一、系统论的提出 531
二、系统论的主要内容 531
(一)系统论的定义 531
(二)系统概念 531
(三)系统方法 532
(四)系统评价 532
(五)系统思维 533
三、内部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 534
(一)层次性 534
(二)相关性 534
(三)动态性 534
(四)环境适应性 534
(五)目的性 534
(六)整体性 534
四、以系统论的观点建立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系统结构 534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纵向结构 534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横向结构 535
第二节 现代信息论与银行内部控制 536
一、信息的内涵 536
(一)申农的信息含义界定 536
(二)维纳的信息定义 536
(三)其他的信息含义 537
二、信息的特性 537
(一)信息具有客观性 537
(二)信息具有可传递性 537
(三)信息具有时效性 538
(四)信息具有可开发性 538
(五)信息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 538
(六)信息具有可压缩性 538
(七)信息具有价值性 538
(八)信息具有共享性 538
三、在信息论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信息系统 538
(一)使信息系统的每个环节相互协调、正常运转的要求 539
(二)建立信息系统对会计的要求 539
(三)建立信息系统对电子计算机处理系统的要求 539
第三节 现代控制论与银行内部控制 540
一、控制论和经济控制论 540
二、银行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 540
(一)确立调节方式 540
(二)建立自检系统 541
三、按照控制论的要求建立银行内部控制系统 542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方法 542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手段 543
【专家论坛】 544
对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之我见 544
【银行家说】 546
浅谈商业银行风险的内部防范 546
【本土探索】 548
加强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建设 548
抓内控建设 防金融风险 551
第三章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外部协调与约束 553
第一节 内部控制与金融监管协调 553
一、银行内部控制与金融监管的联系 553
二、银行内控与金融监管的区别 553
(一)金融监管与银行内控的对象不同 553
(二)金融监管与银行内控的内容不同 554
(三)金融监管与银行内控的管理主体不同 554
(四)金融监管与银行内控的目标不同 554
(五)金融监管与银行内控实施的方式不同 554
三、WTO体制下的金融监管框架 555
(一)WTO协议规定的一些共同监管原则 555
(二)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和监管格局 560
四、我国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内控建设的指导和要求 562
(一)中国人民银行推进银行业内控建设的进程 562
(二)《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 562
(三)《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 562
(四)《指导原则》和《若干意见》的特点和意义 563
五、内部控制与中央银行监管协调 564
(一)内部控制与央行监管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564
(二)内部控制与央行监管协调的必要性 565
第二节 内部控制与行业自律协调 566
一、金融机构的同业约束与内部约束 566
(一)金融机构的同业约束 567
(二)金融机构的内部自律 567
二、金融机构的审计和稽核 567
三、内部控制与行业自律 568
(一)银行同业自律组织及其职能 568
(二)我国银行公会建设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569
【专家论坛】 572
关于强化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 572
略论完善我国银行内部控制制度 575
【银行家说】 578
商业银行财务总监与内控有效性 578
【本土探索】 582
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防范金融会计风险 582
第四章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586
第一节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素与内容 586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素 586
(一)控制环境 586
(二)风险评估 587
(三)控制活动 588
(四)信息交流 589
(五)监管、修正和评审 590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592
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内容 593
(一)管理控制 593
(二)内部稽核控制 595
(三)会计控制 596
(四)职工素质控制 598
第二节 商业银行建立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 598
一、内部控制要反映经营目标和经营计划的要求 599
二、内部控制必须要控制好关键点 599
三、内部控制要特别注意例外情况 599
四、内部控制要与组织结构相适应 599
五、内部控制必须要明确责任划分 600
六、内部控制要善于把握变化趋势 600
第三节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设计原则、程序与控制方法 600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设计原则 600
(一)有效性原则 600
(二)审慎性原则 601
(三)全面性原则 601
(四)及时性原则 601
(五)独立性原则 601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程序 602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602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602
(三)内部控制评价 602
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方法 603
(一)组织控制法 603
(二)目标控制法 603
(三)程序控制法 603
(四)授权控制法 603
(五)措施控制法 603
(六)检查控制法 603
第四节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评价 604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特征 604
(一)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一个有机运作的体系 604
(二)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一种事前防范机制 604
(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既针对经常性的、预期的事项,又要对于突发性事件作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能进行基本控制 604
二、各家银行的外部控制的特征 605
(一)股份公司的管理监督体系 605
(二)审慎经营的理念和内部控制的文化氛围 605
(三)纵向的授权与审批制度 605
(四)系统内部控制与业务融为一体的控制活动 605
(五)完善的信息系统 605
(六)职责分离、相互制约的岗位和部门设置 605
三、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的意义 606
(一)加强内部控制是外部监管的要求 606
(二)加强内部控制是增强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实力的需要 606
(三)加强内部控制是保障金融业安全的基础 606
(四)加强内部控制是世界性金融风险给予的启示 606
(五)加强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自我约束的保证 607
(六)加强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的内在需要 607
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缺陷 607
(一)内部控制无法杜绝一个实体出现决策失误 607
(二)内部控制无法防范两个或更多人的串通舞弊 607
(三)内部控制无法制约管理部门超越内控体系的行为 608
(四)内部控制可能因简单的错误或过失而失效 608
(五)内部控制受“成本——效益”原则的制约 608
(六)内部控制具有相对滞后性 609
(七)内部控制受设计者知识及经验的限制 609
五、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评价 609
(一)内部控制评价的界定 609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 610
(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综合评价原则 613
(四)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机构 614
(五)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方法、处罚原则 615
(六)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综合评价的作用 616
(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617
【专家论坛】 626
从金融风险谈内控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626
强化银行内部控制 防范化解经营风险 629
【银行家说】 632
构建有效的银行内控系统 632
【本土探索】 634
金融机构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应克服的四种偏向 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