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舆情管理概述 1
第一节 舆情管理的由来与实践 2
一、中国古代舆情管理制度化建设 2
二、中国古代舆情管理制度利弊考 7
三、中国新闻舆情监督与政府应对 11
第二节 舆情管理是国家安全和政府行政的前提 16
一、舆情管理的政治需求 16
二、舆情管理的经济意义 23
三、舆情管理的社会作用 25
四、舆情管理的军事价值 28
第二章 舆情的形成及其特点 33
第一节 舆情的来源 34
一、我国舆情的产生及特殊的背景 34
二、西方舆情的产生及特定背景 36
第二节 舆情的内涵 41
一、舆情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41
二、舆情组成部分的相对独立与逻辑联系 44
三、舆情的表现与影响 52
第三节 全媒体语境下的舆情特点 56
一、在全媒体时代舆情交互已经超越了国界 56
二、在网络舆情冲击下各利益阶层走向联盟 59
三、舆情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负面舆情凸显 60
第三章 网络舆情成因及其演变 63
第一节 网络舆情的内涵和类型 64
一、网络舆情的内涵 64
二、网络舆情的类型 66
第二节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 67
一、BBS(网络论坛) 67
二、跟帖 68
三、博客和个人网站 68
四、微博 68
五、网民留言 69
六、网络社群 70
七、博客微视频 70
第三节 网络舆情的结构和变动 71
一、网络舆情的结构 71
二、网络舆情的形成与变动 73
三、网络舆情的变动周期 76
第四节 网络舆情的特性和环境因素 77
一、网络舆情的基本特性 77
二、影响网络舆情的环境因素 80
第五节 网络舆论的形成与演变 82
一、网络舆论的形成 82
二、网络舆论的互动 84
三、网络舆论的变化 86
第四章 网络舆情监测 91
第一节 网络舆情监测对象与内容 92
第二节 网络舆情监测方法与流程 94
一、舆情监测系统的定义及功能 94
二、舆情监测系统基本工作流程 96
第三节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96
一、互联网信息采集系统 97
二、舆情数据存储系统 98
三、舆情数据挖掘系统 99
四、系统功能与管理 100
第四节 网络舆情监测制度 101
一、完善法律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制与保护 102
二、加快政府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制度建设 103
三、建立完善网络发言人制度 104
第五章 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 107
第一节 网络舆情研判 108
一、研判内容与指标 108
二、研判模式与方法 108
第二节 网络舆情的应对 110
一、网络舆情应对的指导思想 110
二、网络舆情应对的基本原则 110
三、网络舆情应对的误区 111
四、网络舆情引导方法技巧 111
第六章 网络舆情管理策略 113
第一节 网络舆情管理理念与机制 114
一、主动出击,及时控制 114
二、疏堵并举,管好管活 115
三、标本兼治,联动管理 115
四、责权分明,协调配合 116
第二节 引导网络舆情,建设专业管理队伍 117
一、建立政府信息发布制度 117
二、建设专业网评队伍,培养网络“意见领袖” 119
三、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建立网络舆情管理“智库” 121
第三节 加强主流网络媒体建设,形成网络强势声音 122
一、提高网络媒体社会公信力 122
二、提升网络舆情引导能力 124
三、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议程设置”互动 125
第四节 提高网民素质,培养有责任感的大国网民 126
一、开展网民素养教育,提高网民道德修养 126
二、实行网络实名制,培养网民的责任意识 127
三、加大立法宣传,提高网民的法律意识 127
第五节 建立健全网络立法体系 128
一、我国网络立法现状 128
二、互联网立法与执法困境 131
三、建立健全网络立法体系 132
第七章 舆情管理工作体系 135
第一节 舆情管理机构体系 136
一、组织机构建设 136
二、确立科学有效的奖励机制 140
三、强化对基层舆情信息机构及队伍的培养 141
四、应急组织体系——舆情领导小组 141
五、明确岗位工作职责 142
第二节 舆情管理规章体系 143
一、加强舆情表达机制建设 143
二、加强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建设 145
三、加强舆情回应机制的建设 152
四、加强舆情监督机制的建设 161
五、加强舆情案例库的建设 169
第三节 舆情管理合作体系 173
一、内部协调合作机制 173
二、外部协调合作机制 174
三、舆情机构之间的合作 175
第四节 舆情管理预警体系 176
一、舆情预警的定义 176
二、舆情预警体系 177
三、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构成 177
四、网络舆情预警的实施 181
参考文献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