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情感文明变迁60年 社会转型的视角》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景萍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10093567
  • 页数:425 页
图书介绍:“情感文明”表现为人类行为向着善、美、理性、优雅和秩序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形式,情感文明的这种以社会秩序为中心的演变趋向已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前沿课题。本著作在对中西方情感文明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提出情感文明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架,以此作为理论支撑,运用社会学的文献—历史事件作为分析方法,从社会转型的视角对新中国60年来的情感文明进程做历史和现实的实证研究。我们以作为情感文明基本维度的经济情感、道德情感、审美情感和民主情感所具有丰富内涵与形态之发展变化的四个视点为“横坐标”,以两个重要时点(1949、1978)的社会转型为“纵坐标”,试图勾勒出新中国60年情感文明的流变形态和变化轨迹,以期探寻其中蕴含的文明意义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情感文明建设提出未来的设想和探索性的发展措施。该研究对于了解中国人的情感文明生活史以及实现对现代情感生活方式的变革取舍,建设社会主义的情感文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 情感文明导论 1

第一节 情感文明概说 1

一、情感文明的意涵与意义 1

二、情感文明的归属与所指 7

第二节 社会情感文明与个人情感文明 11

一、社会情感文明 12

二、个人情感文明 16

第二章 情感文明结构与维度 21

第一节 情感文明结构的四个基本层次 21

一、情感的温饱 22

二、情感的安全 26

三、情感的尊重 31

四、情感的自我实现 40

第二节 情感文明的四个基本维度 47

一、情感文明的经济维度 48

二、情感文明的道德维度 56

三、情感文明的审美维度 69

四、情感文明的民主维度 82

第三章 情感文明理论回溯 95

第一节 涵咏中国古代“礼”的情感文明思想 95

一、“情深而文明”与“文明而情深” 96

二、情感文明寓于礼,礼炼就情感文明 100

三、《仪礼》:中国古代情感文明的经典演绎 104

四、中国古代“礼”的情感文明思想的意味 108

第二节 西方情感文明理论的社会学研究探微 112

一、情感文明—情感控制论 112

二、情感文明—情感释放论 116

三、情感文明—情感道德论 121

四、情感文明—情感民主论 127

第四章 解放前中国情感文明状况掠影 132

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情感文明的特征 133

一、封建等级制的情感社会控制特征 134

二、“差序格局”中的“私情”特征 138

三、“中庸之道”的情理相统一的特征 144

第二节 辛亥革命及其思想对中国情感文明的作用 151

一、让国民树立文明的新人气质 151

二、孙中山的情感文明思想 153

第三节 五四运动及其思想对中国情感文明的作用 157

一、五四运动是中国情感现代化启蒙的开端 157

二、“五四”民主与科学的情感文明意蕴 161

三、“五四”理性浪漫主义情感的张扬 164

四、解放后中国人情感大解放 173

第五章 中国第一次社会转型时期情感文明状况(1949—1977) 178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时期情感文明状况:运动控制情感时代(1949—1957) 179

一、土改运动:仇恨与感恩的交响曲 180

二、“三反”“五反”运动:打击贪污浪费的享乐情欲 183

三、妇女解放运动:性别情感平等的福音 185

四、禁娼运动:肉身叙事情欲的终止 188

五、“除四害”运动:改变国民的性情陋习 19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情感文明状况:数字控制情感时代(1958—1965) 194

一、“大跃进”情感的数字情结 195

二、“大跃进”情感的时代症候 196

三、“大跃进”情感的急遽蜕变 201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情感文明状况:政治控制情感时代(1966—1976) 208

一、革命英雄主义情感 210

二、禁欲主义情感 212

三、政治狂欢主义情感 214

四、暴力主义情感 216

五、亲亲相防主义情感 219

第四节 中国第一次社会转型后情感文明发展状况小结 222

一、三个时段情感文明的经济维度分析 223

二、三个时段情感文明的道德维度分析 224

三、三个时段情感文明的审美维度分析 225

四、三个时段情感文明的民主维度分析 227

第六章 中国第二次社会转型时期情感文明状况(1978—2009) 229

第一节 中国现代性发展与情感文明变迁 229

一、中国现代性进程与人的情感的现代建构 230

二、中国情感文明现代性发展阶段及其转型 234

第二节 中国前期现代性情感文明:生存主义情感(1978—1989) 236

一、“改善民生”发展经济,满足民众生理性情感需要 239

二、“拨乱反正”安定社会,满足民众安全性情感需要 244

第三节 中国中期现代性情感文明:世俗浪漫主义情感(1990—1999) 252

一、生产制约转向市场调节:情感向享乐主义发展 256

二、社会控制转向自我导向:情感向浪漫主义发展 277

第四节 中国后期现代性情感文明:“后情感时代”(2000—2009) 289

一、后现代与后情感 289

二、情感的享乐取向 294

三、情感的自由取向 299

四、情感的审美取向 306

第五节 中国第二次社会转型时期情感文明发展状况小结 316

一、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情感的政治解放 316

二、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情感的经济解放 318

三、21世纪以来中国人情感的文化解放 319

第七章 中国社会转型与情感文明建设 323

第一节 社会转型对中国情感文明状况的影响 324

一、国家角色的转变:情感社会控制机制的弱化 325

二、国民情感性状的转化:情感逐渐回到人本身 330

三、情感控制态势的转向:主体化与自主化 333

四、改革开放后情感控制文明化的三个机缘 336

第二节 中国情感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339

一、经济情感得到经济支撑与社会保障 340

二、道德情感得到理性升华和社会整合 343

三、民主情感得到国家松绑和社会光大 346

四、审美情感得到生活同化和大众认可 349

第三节 中国情感文明建设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354

一、民主法治的缺失与情感文明建设 354

二、公平正义的缺失与情感文明建设 359

三、诚信友爱的缺失与情感文明建设 365

四、社会活力的缺失与情感文明建设 368

五、社会秩序的缺失与情感文明建设 375

六、人与自然的失调与情感文明建设 381

第八章 情感文明建设:情感控制与情感赋权 365

第一节 情感文明建设的两个重要机制 386

一、情感文明建设:社会控制机制 386

二、情感文明建设:情感赋权机制 389

第二节 情感文明建设的两个关键动力 392

一、情感文明建设:社会情商力 393

二、情感文明建设:个人情商力 402

第三节 情感文明研究的有关反思 410

一、感情社会控制与情感赋权的关系 410

二、发掘情感文明研究的潜力 412

参考文献 415

附录:郭景萍情感文明研究已发表的论文 421

后记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