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祖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17138437
  • 页数:114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5篇46章,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基础、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特殊问题的处理,并附有常用的ICVD相关评定量表和国内外最新的ICVD指南。为了给从事CVD防治工作的中青年医师,特别是从事CVD研究的研究生提供一本系统、详尽、实用、前沿和具有创新思维的参考用书,我们邀请了国内既有ICVD基础研究经历、又有丰富临床防治经验的9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参与撰写。希望能为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领域的发展提供帮助。

第一篇 临床基础 2

第一章 脑血循环的应用解剖 2

第一节 脑的动脉 2

第二节 脑的静脉 17

第二章 脑血循环的应用生理学 20

第一节 脑血流量 20

第二节 脑的微循环 23

第三节 脑脊液循环 23

第四节 脑代谢 27

第三章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 30

第一节 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 30

第二节 缺血半暗带与治疗时间窗 35

第四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 39

第一节 脑动脉硬化 39

第二节 脑梗死 41

第五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 48

第一节 一般流行病学特征 48

第二节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56

第六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遗传学 63

第一节 遗传学概述 63

第二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遗传学证据 65

第三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与遗传 66

第四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单基因遗传 70

第五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多基因遗传 91

第七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方法 99

第一节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 99

第二节 临床试验研究方法 111

第三节 循证医学在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157

第八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 171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171

第二节 高血压动脉硬化 176

第三节 动脉炎 178

第四节 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 183

第五节 血管痉挛 184

第六节 颅内感染 185

第七节 其他病因 187

第九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192

第一节 危险因素的研究方法 192

第二节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195

第三节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206

第四节 危险因素的监测 207

第十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 211

第一节 脑血管内血栓形成 211

第二节 脑栓塞 216

第三节 低血压与脑灌注不足 217

第四节 其他机制 219

第二篇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第一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类 224

第一节 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类 224

第二节 国际上常用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类 225

第三节 国际卒中的新分类和卒中亚型——ASCO分类方法 229

第二章 脑部动脉系统梗死综合征 241

第一节 颈内动脉综合征 241

第二节 大脑前动脉综合征 242

第三节 大脑中动脉以及分支综合征 246

第四节 大脑后动脉综合征 256

第五节 丘脑梗死 262

第六节 脉络膜前动脉梗死 265

第七节 小脑梗死 268

第八节 中脑梗死 270

第九节 脑桥梗死 273

第十节 延髓梗死 276

第十一节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279

第十二节 基底动脉主干梗死 281

第十三节 椎动脉梗死 284

第十四节 脑盗血综合征 285

第十五节 大面积脑梗死 291

第十六节 边缘带脑梗死 297

第十七节 多发性脑梗死 302

第十八节 腔隙性脑梗死 304

第三章 短暂性缺血发作 321

第一节 TIA和小卒中的定义 321

第二节 TIA/MIS的危险性 324

第三节 TIA/MIS的病原 328

第四节 TIA/MIS的临床表现 330

第五节 TIA/MIS的检查 333

第六节 TIA/MIS的处理 334

第四章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 348

第一节 概述 348

第二节 脑静脉血栓形成 356

第三节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358

第三篇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第一章 神经系统的病史采集 366

第二章 神经系统检查 370

第三章 神经心理学检查 394

第一节 利手测定 394

第二节 失语症检查法 394

第三节 汉语失读症 399

第四节 汉语失写症 400

第五节 智力测验 402

第六节 记忆测验 405

第七节 认知功能的综合评定 407

第八节 认知功能的单项评定 413

第九节 非认知功能评定 414

第四章 实验室检查 419

第一节 血、尿、大便常规检查 419

第二节 血液流变学与血液生化检查 420

第三节 脑脊液检查 423

第四节 基因与分子生物学技术 425

第五章 影像学检查 428

第一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428

第二节 磁共振 431

第三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438

第四节 核医学技术成像 439

第五节 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和经颅多普勒 440

第六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 445

第一节 定位诊断 445

第二节 病因诊断 448

第三节 危险因素的诊断 452

第七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 456

第四篇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第一章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原则 460

第一节 TIA的治疗原则 460

第二节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原则 461

第二章 缺血性脑卒中的规范化治疗 464

第一节 院前急救 464

第二节 绿色通道 466

第三节 卒中单元 469

第四节 临床路径 473

第三章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般治疗 481

第一节 呼吸支持 481

第二节 血压管理 482

第三节 调整血糖水平 482

第四节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482

第五节 吞咽困难的评估与处理 483

第六节 其他措施 492

第四章 并发症的防治 494

第五章 缺血性脑卒中的特殊治疗 516

第一节 溶栓治疗 516

第二节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523

第三节 降纤维蛋白药物治疗 526

第四节 抗凝治疗 533

第五节 神经保护治疗 538

第六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565

第七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 578

第六章 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 592

第一节 概述 592

第二节 主要神经功能障碍的康复 593

第七章 缺血性卒中的护理 603

第一节 偏瘫 603

第二节 失语 604

第三节 感觉减退或缺失 605

第四节 吞咽障碍 606

第五节 排尿障碍 607

第六节 排便障碍 608

第七节 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 610

第八节 面瘫 611

第九节 高热 611

第十节 焦虑 612

第十一节 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昏迷) 613

第十二节 常见并发症 614

第八章 脑卒中的预防性治疗 618

第一节 药物预防 618

第二节 外科预防 628

第三节 社区预防 640

第九章 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中药治疗 644

第一节 概论 644

第二节 各论 652

第十章 几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665

第一节 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 665

第二节 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 671

第三节 TIA的治疗 673

第四节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治疗 679

第五篇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殊问题第一章 遗传性脑血管病 686

第一节 概述 686

第二节 显性遗传性脑血管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687

第三节 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随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692

第四节 Fabry病 693

第五节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 696

第六节 其他少见的遗传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699

第二章 夹层动脉瘤与缺血性脑卒中 704

第三章 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 710

第一节 概述 710

第二节 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类型 712

第四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智能障碍 730

第一节 血管性痴呆 730

附 常用认知功能评定项目 745

第二节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747

第三节 Binswanger病 756

第五章 系统疾病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765

第一节 高血压脑病 765

第二节 心脏病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771

第三节 低血压与脑血管疾病 782

第四节 脑淀粉样血管病 788

第五节 脑血管病与炎性动脉病 792

第六节 凝血异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805

第七节 糖尿病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815

第六章 颅内异常血管网症 825

第七章 妊娠与围生期缺血性脑血管病 836

第一节 流行病学 836

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 836

第三节 病理 837

第四节 临床表现 838

第五节 辅助检查 839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840

第七节 治疗 840

第八章 头痛与脑血管病 843

第九章 物质滥用、药物应用与缺血性脑卒中 850

第一节 物质滥用 850

第二节 常用药物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856

第十章 脑内微出血与缺血性脑卒中后出血性转换 859

第一节 脑内微出血的简介 859

第二节 缺血性脑卒中后出血性转换 863

第十一章 脑卒中后的炎性反应与抗炎细胞治疗 868

第一节 炎症反应对脑组织的损伤作用 869

第二节 抗炎细胞治疗 876

第十二章 脑缺血耐受与内源性神经保护 881

第一节 诱导脑缺血耐受的预处理方式 881

第二节 脑缺血耐受的分子机制 884

第三节 药物对预缺血诱导的内源性神经保护的影响 890

第四节 脑缺血耐受的临床意义与研究方向 892

第十三章 缺血性卒中后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 895

第一节 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 895

第二节 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898

第三节 脑水肿与颅高压的监测 901

第四节 脑水肿与颅高压的治疗 904

第十四章 亚低温脑保护 911

第十五章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南制定与应用 926

第一节 概述 926

第二节 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方法 927

第三节 应用指南的原则和方法 928

第四节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南制定与应用 929

第十六 章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的卫生经济评价 932

第一节 卫生经济学评价的一般理论 932

第二节 卫生经济评价方法 936

第三节 卫生经济评价的应用 947

第十七章 腺苷及其增效剂的缺血性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953

第一节 脑的能量代谢 953

第二节 腺苷增效剂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959

第十八章 持续性植物状态 962

附 脑死亡以及判断标准 978

第十九章 自由基清除剂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982

第二十章 脑小血管病 988

第二十一章 干细胞治疗对脑血管病作用的探讨 995

第一节 干细胞的概念及特性 995

第二节 干细胞的分类 995

第三节 干细胞替代治疗 996

第二十二章 脑血管病的治疗方向——综合治疗 1001

第一节 神经血管单元的概念 1001

第二节 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治疗 1002

第三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细胞替代治疗 1004

附录 一美/欧/日成人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指南 1008

2007年美国成人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疗指南 1008

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指南2008 1019

日本脑梗塞治疗指南 1031

附录二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037

附录三 婴幼儿卒中的处理 1047

附录四 脑卒中神经功能评分量表 1096

附录五 Glasgow昏迷评分 1108

附录六 改良Rankin量表 1109

附录七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1110

附录八 褥疮危险度评分 1112

附录九 康复评价量表 1113

附录十 临床痴呆评定量表 1116

附录十一 脑卒中相关抑郁焦虑评分量表 1118

附录十二 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