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论 1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
1.1.1 研究背景 2
1.1.2 研究意义 4
1.2 文献综述 7
1.2.1 经济控制论的研究综述 7
1.2.2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研究现状 10
1.2.3 经济权力审计监控的研究现状 13
1.3 研究思路、框架和预期创新点 19
1.3.1 研究思路 19
1.3.2 研究框架 20
1.3.3 研究的预期创新点 22
1.4 研究方法 23
2.受托经济责任观视野下的公共经济权力分析 25
2.1 公共经济权力审计监控的理论基础分析 26
2.1.1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26
2.1.2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的意义 29
2.2 公共经济权力分析 31
2.2.1 权力、经济权力和公共经济权力的界说 31
2.2.2 公共经济权力溯源、特性和载体 36
2.2.3 公共经济权力的结构 41
2.2.4 公共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的并存和互动 42
2.3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和公共经济权力的对称性 43
2.3.1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和公共经济权力的对称 43
2.3.2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和公共经济权力的失衡 44
2.4 公共经济权力异化的原因探析 45
2.4.1 公共经济权力异化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46
2.4.2 公共经济权力异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49
2.4.3 公共经济权力异化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51
2.4.4 公共经济权力异化的政治学分析 53
2.5 小结 57
3.公共经济权力的分类研究 59
3.1 公共经济权力细化研究的评述 60
3.1.1 相关学者对公共经济权力的分类研究评析(一) 60
3.1.2 相关学者对公共经济权力的分类研究评析(二) 62
3.2 本书对公共经济权力的分类 64
3.2.1 政府及其部门的公共经济权力 65
3.2.2 公营非盈利组织的公共经济权力 76
3.2.3 公营盈利组织的公共经济权力 81
3.3 小结 84
4.经济权力导向审计模式的构建 87
4.1 经济权力导向审计模式的内涵 89
4.1.1 经济权力导向审计模式的概念 89
4.1.2 经济权力导向审计模式的内容构成 90
4.2 经济权力导向审计模式基本理论分析 91
4.2.1 经济权力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本质论” 92
4.2.2 经济权力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假设论” 94
4.2.3 经济权力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目标论” 98
4.2.4 经济权力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规范论” 99
4.2.5 经济权力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信息论” 101
4.2.6 经济权力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控制论” 104
4.3 经济权力导向审计模式应用分析 106
4.3.1 经济权力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策略选择分析 106
4.3.2 经济权力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风险防范分析 112
4.3.3 经济权力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质量衡量浅析 113
4.4 小结 114
5.公共经济权力审计监控机制的构建 117
5.1 构建制度框架内的公共经济权力审计监控机制 118
5.1.1 公共经济权力审计监控及其机制 118
5.1.2 公共经济权力审计监控机制的构成 119
5.1.3 基于审计本身的功能拓展缘由 121
5.2 权力制约权力机制 126
5.2.1 权力制约权力内涵 126
5.2.2 我国政府审计权力体系 127
5.2.3 我国政府审计权力制约权力的有限性 131
5.2.4 我国政府审计权力制约权力的无限性 136
5.3 权利制约权力机制 139
5.3.1 权利制约权力内涵 140
5.3.2 权利制约权力作用原理分析 143
5.3.3 权利制约权力小结 146
5.4 道德制约权力机制 146
5.4.1 道德制约权力内涵 148
5.4.2 强化道德对权力影响分析 149
5.4.3 道德制约权力的内在机制分析 153
5.5 小结 154
6.公共经济权力审计实证分析 155
6.1 相关理论问题初步调查问卷分析 156
6.1.1 调查目的和任务 156
6.1.2 调查方式、对象与内容 156
6.1.3 描述性统计结果 159
6.1.4 调查结果初步分析 160
6.1.5 小结 162
6.2 开展和实施公共经济权力审计监控要注意的问题 163
6.2.1 监控权的监督问题 163
6.2.2 不同的公共经济权力对待差别化 164
6.2.3 公共经济权力审计监控人员队伍的建设 164
6.2.4 借鉴经济责任审计的经验和做法 165
6.2.5 行权痕迹的规范化管理 166
7.结论、创新点和未来研究方向 167
7.1 主要结论 168
7.2 创新点 169
7.3 后续研究建议 169
参考文献 171
附录 181
后记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