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1
国学:六种视角与六重定义(代序)&刘东 1
编选说明 81
1902年 83
日本国粹主义与欧化主义之消长 83
致梁启超函&黄遵宪 85
国粹保存主义&黄节 89
1904年 93
国粹学(节选)&邓实 93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节选)&梁启超 95
1905年 97
《国粹学报》发刊词 97
附:《国粹学报》略例 100
《国粹学报》叙&黄节 102
国学通论&邓实 108
研究国学之方法&江起鹏 121
读《国粹学报》感言&许之衡 125
论国粹无阻于欧化&许守微 133
古学复兴论&邓实 139
上东抚请奏创粹化学堂议&宋恕 145
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讲&章太炎 152
1906年 163
国学讲习会序&章士钊 163
1907年 169
拟设国粹学堂启 169
国学真论&邓实 173
国学无用辨&邓实 178
创立存古学堂折&张之洞 182
1908年 188
印度人之论国粹&章太炎 188
国粹之处分&反 191
1909年 194
论保存国粹&高凤谦 194
国粹论&宋恕 199
南社启&高旭 204
1911年 208
《国学丛刊》序&王国维 208
1912年 213
国学钩元(节选)&曾学传 213
1913年 216
论国学研究之法式&希如 216
1914年 221
国学研究会宣言书&王天优 221
《国学》发刊辞&吕学沅 224
国学&孙叔谦 228
1915年 232
科学国学并重论&萧公弼 232
学生宜尊重国学&周介弼 236
1916年 239
论振兴国学&闻一多 239
1918年 242
随感录&陈独秀 242
随感录三十五&鲁迅 246
1919年 249
国故和科学的精神&毛子水 249
附:傅斯年附识 264
驳《新潮》“国故和科学的精神”篇&张煊 266
《驳〈新潮〉“国故和科学的精神”篇》订误&毛子水 273
附:胡适答毛子水信 292
新思潮的意义&胡适 294
1920年 304
国学研究方法总论&郑奠 304
爱国与国粹&恽震 313
论今日治国学者所应改良之十大方针&陆达节 320
罗素与国粹&周作人 328
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整理国学计划书 331
无锡国学专修馆学规&唐文治 340
1921年 347
研究国故的方法&胡适 347
1922年 352
《学衡》杂志简章 352
国粹与欧化&周作人 354
研究所国学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纪事 358
《国学概论》概论&章太炎 362
所谓“国学”&鲁迅 379
1923年 381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胡适 381
研究所国学门重要纪事 397
治国学的两条大路&梁启超 407
新文学之建设与国故之新研究&郑振铎 418
我们对于国故应取的态度&顾颉刚 423
国故的地位&王伯祥 428
整理国故与新文学运动&余祥森 431
《国学研究会演讲录》序&顾实 436
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胡适 442
附一:《清华周刊》记者来书 454
附二:胡适答书 456
《国学丛刊》发刊辞&顾实 458
青年国学的需要&范皕诲 461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梁启超 470
附一: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488
附二:治国学杂话 489
附三:评胡适之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493
附四:致《清华周刊》记者书 497
审订国学之反响&曹聚仁 498
研究国学之方法&胡朴安 503
下册 508
1924年 508
寸铁·国学&陈独秀 508
箴洋八股化之理学&吴稚晖 510
佛学是否国学&显教 518
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其步骤若何&宫廷璋 523
民国十二年国学之趋势&胡朴安 544
灰色的书目&梁实秋 550
吴稚晖先生来信&吴稚晖 555
国学运动的我见&成仿吾 561
评今之治国学者&孙德谦 566
科学与经书&林玉堂 571
汉字革命与国故&钱玄同 589
国立东南大学国学院整理国学计划书&顾实 594
国学学制改进联合会宣言书&宋育仁 607
整理国故的评价&郭沫若 610
寸铁·国学&陈独秀 614
重新估定国学之价值&吴文祺 616
中国文化西被之商榷&柳诒徵 629
进一步退两步&茅盾 637
1925年 641
国故学之意义与价值&曹聚仁 641
清华开办研究院之旨趣及经过&吴宓 659
附:研究院各教授指导之学科范围 662
研究院章程 665
春雷初动中之国故学&曹聚仁 671
1926年 683
一九二六年始刊词&顾颉刚 683
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朱自清 698
国故研究者&叶圣陶 707
再论国故与现代生活——兼致意圣陶予同两先生&曹聚仁 715
《国学辑林》发刊辞&顾 实 722
研究所国学门第四次恳亲会纪事(节选) 724
中国今日之学术界&陈一百 732
主客答问&浩徐 743
国学问题泛论&陈一白 751
1927年 754
《国故学讨论集》新序&许啸天 754
整理国故与“打鬼”——给浩徐先生信&胡适 761
附:西滢跋语 766
国学在世界文化的位置&杨鸿烈 770
《国学概论》弁言&钱穆 781
1928年 783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 783
1929年 795
论所谓“国学”&何炳松 795
且慢谈所谓“国学”&郑振铎 808
今日之国学论&钱基博 819
1931年 837
《国学丛刊》序例 837
1932年 839
国学与佛学&唐法化 839
国学之定义及分类&蔡尚思 847
附录:国学系一个名称之商榷 859
1933年 861
《国学概论讲话》导言&谭正璧 861
什么是国学&汪震王正己 872
国蠹&陈旭旦 878
1934年 881
现代的中国怎样要孔子(节选)&张东荪 881
1935年 890
恢复民族道德和整理国粹&刘孟纯 890
中学国学用书叙目&汪辟疆 909
国粹与西洋文化&陶孟和 919
《国学丛论》自序&黄毅民 926
《国学概论》总论&胡怀琛 929
论“五四”整理国故运动之意义&李麦麦 937
十年来之国学商兑&钱基博 949
研究国学之方法与应具之眼光&何键 970
《制言》发刊宣言&章太炎 977
国学今后之趋势&张树璜 979
十五年来我国之国故整理&陈钟凡 987
1936年 1006
整理国故与建设本位文化&觉是 1006
附录: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 1013
《国学论文索引四编》序&郭绍虞 1019
研究国学应持之态度&严耕望 1023
《高中国学常识简明问答》总论(节选)&吴其作 1031
1937年 1033
《国学界》发刊词&陈其昌 1033
1938年 1035
论治国学先须辨明四点&马一浮 1035
楷定国学名义&马一浮 1037
1939年 1041
国学的话&曹恭 1041
国学之统宗&章太炎 1046
1940年 1054
用新方法整理国故&舒芜 1054
扬弃国故与整理国故&车载 1059
1942年 1062
论国学的正统&陆懋德 1062
1947年 1067
国粹与国学&许地山 1067
《国学常识》概说&曹朴 1087
编后记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