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龙主编;汪习根执行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307091955
  • 页数:62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系统的介绍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践运用,对法的本体、法的进化、法的范畴进行全方位阐释。本书全面系统的介绍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践运用,对法的本体、法的进化、法的范畴进行全方位阐释。

第一编 导论 3

第一章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历史 3

第一节 法学与法理学 3

一、法学的概念和品格 3

二、法理学的性质与沿革 6

三、学习研究法理学的重要意义 7

四、法理学的课程体系 8

第二节 法理学史纲 9

一、古代法理学思想 9

二、近代的法理学 12

三、西方现代法理学 13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法理学 14

一、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创立 14

二、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发展 16

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丰富与创新 16

四、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主要内容 17

五、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重大意义 18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0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0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 20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构成 21

三、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渊源 22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特征 22

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大意义 23

第二节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4

一、治国方略根本原则的历史考察 24

二、“三者统一”是我国民主法治的科学总结 25

三、“三者统一”的辩证关系 29

第三节 尊重与保障人权 31

一、人权属性上的突破 31

二、人权主体上的突破 32

三、人权内容上的突破 32

四、人权实现上的突破 32

第四节 创新社会管理与法治的保障 33

一、创新社会管理与法治理念的更新 33

二、创新社会管理与法的功能的发挥 36

三、创新社会管理与法治价值的实现 38

第三章 法学方法论 42

第一节 法学方法概述 42

一、法学方法的含义 42

二、法学方法的作用 45

三、法学方法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46

四、法学基本方法 48

第二节 法律推理 53

一、法律推理概述 54

二、形式推理 55

三、辩证推理 59

第三节 法律论证 61

一、法律论证的含义与作用 61

二、法律论证的理论模型 63

三、法律论证的方法 69

四、法律论证的基本要求 72

第二编 本体论 77

第四章 法的本质 77

第一节 法的词源与词义 77

一、“法”的中文词源 77

二、“法”的西文词源 78

三、现代汉语中的法的词义 79

第二节 法的本质 79

一、中国古代礼法传统观念与法的本质 79

二、西方主要法学流派对法的本质的认识 81

三、当代中国法理学对法的本质问题的认识 83

第三节 法的基本特征 85

一、法是通过调整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 85

二、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 86

三、法是规定人们权利义务的社会规范 86

四、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87

第四节 法的分类 87

一、法的一般分类 87

二、法的特殊分类 90

第五章 法的本原 94

第一节 法的本原的重要性 94

一、对法的本原的不同态度 94

二、正确认识法的本原的重大意义 96

第二节 经济基础——法的本原 96

一、法根源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96

二、法决定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98

三、法服务于经济基础 100

第三节 法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关系的历史发展 101

一、商品交换与法的产生 101

二、商品经济与法的发展 103

三、市场经济与法律体系的形成 104

第四节 法在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 106

一、法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106

二、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 110

第六章 法的要素 115

第一节 法的要素释义 115

一、法的要素的定义与形成 115

二、法的要素的学说与分类 116

第二节 法律概念 120

一、法律概念释义 120

二、法律概念的分类 121

三、法律概念的特征与要求 122

第三节 法律规则 122

一、法律规则释义 122

二、法律规则的结构 123

三、法律规则的分类 124

第四节 法律原则 127

一、法律原则释义 127

二、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128

三、法律原则的分类 128

四、法律原则的形式与适用 129

第五节 技术性事项 131

一、法律技术性事项的由来 131

二、法律技术性事项的类别 131

第三编 发展论 135

第七章 法律发展概论 135

第一节 法律发展的概念与特征 135

一、法律发展的概念 135

二、法律发展的特征 137

第二节 法律发展的过程 140

一、法律发展过程的种种解说 140

二、当代中国法理学对法律发展过程的阐释 142

第三节 法律发展的依据 143

一、外部因素 143

二、内部因素 145

第八章 法律的起源与演进 148

第一节 法律的起源 148

一、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48

二、法律起源的一般规律 151

第二节 法律的演进 152

一、奴隶制法 152

二、封建制法 153

三、资本主义法 154

四、社会主义法 158

第三节 法律的现代化与全球化 162

一、法律的现代化 162

二、法律的全球化 164

三、中国法律的现代化与全球化 166

第九章 法律发展的路径 169

第一节 法律继承 169

一、法律继承的含义 169

二、法律继承的内容 170

三、法律继承的依据 171

第二节 法律移植 173

一、法律移植的含义与依据 173

二、法律移植的原则与方法 175

第三节 法律改革 179

一、法律改革的基本依据 179

二、法律改革的主要原则 181

三、法律改革的基本内容 185

第四节 法律革命 187

一、法律革命的含义与本质 187

二、中国的法律革命 191

第四编 运行论 197

第十章 立法 197

第一节 立法概述 197

一、立法的由来 197

二、立法的概念与特征 199

三、立法的形式和分类 200

第二节 立法的基本原则 201

一、合法性原则 201

二、民主性原则 202

三、实效性原则 203

第三节 立法体制 204

一、立法体制的概念和类型 204

二、我国现行的立法程序 206

三、我国的法律冲突与解决 208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210

一、宪法及其相关法 212

二、民商法 213

三、行政法 213

四、经济法 213

五、社会法 214

六、刑法 214

七、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214

第十一章 执法 216

第一节 执法的概念与原则 216

一、法的实施与执法的概念 216

二、执法的分类 220

第二节 执法的原则 222

一、合法性原则 222

二、合理性原则 222

三、效率原则 223

四、应急性原则 223

第三节 执法的体系 224

一、政府的执法 224

二、政府职能部门的执法 225

三、法律、法规授权的社会组织的执法 226

四、行政委托的社会组织的执法 227

第四节 执法的基本要求与保障 228

一、执法的基本要求 228

二、执法的保障 229

第十二章 司法 231

第一节 司法的概念 231

一、司法的含义 231

二、司法的特征 232

三、司法的功能与价值 233

第二节 司法的过程 235

一、启动 236

二、审理 237

第三节 当代中国司法体制及改革 239

一、当代中国司法体制概况 239

二、当代中国司法体制改革要点 243

第十三章 守法 246

第一节 守法的概念、要素 246

一、守法的概念 246

二、守法的要素 247

第二节 守法的动机和理由 250

一、守法的动机 250

二、守法的理由 251

第三节 守法的途径 254

一、以普法教育塑造公民守法精神 254

二、以良法理念培植公民守法内在信念 256

三、以完善的法律适用提升法律公信力 258

第十四章 法律监督 260

第一节 法律监督释义 260

一、法律监督的含义与特征 260

二、法律监督的意义 262

三、法律监督的原则 263

第二节 当代中国法律监督体系 265

一、国家机关的法律监督 265

二、社会的法律监督 271

第十五章 法律解释 274

第一节 作为立法活动的法律解释 275

一、作为立法活动的法律解释的含义 275

二、现行中国法律解释体制 276

第二节 作为司法活动的法律解释 281

一、作为司法活动的法律解释的含义 281

二、作为司法活动的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282

三、作为司法活动的法律解释的目标 284

四、作为司法活动的法律解释的方法 287

第五编 范畴论 299

第十六章 权利与义务 299

第一节 权利与义务释义 299

一、权利与义务的含义 299

二、权利与义务的类型 302

第二节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05

一、权利与义务的相关相存 305

二、权利与义务的互补互促 306

三、权利与义务的等量等值 306

四、权利与义务的对立一致 307

第三节 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307

一、依存 309

二、区别 310

三、冲突 310

第四节 法律关系、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 311

一、法律关系概述 311

二、法律关系的要素 314

三、法律责任 317

四、法律制裁 320

第十七章 人治与法治 322

第一节 人治及其主要历史形态 322

一、神治 322

二、德治 325

第二节 法治及其历史表现 328

一、法治的思想脉络 328

二、法治的制度演变 333

第三节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336

一、当代中国依法治国理论的基本范畴 336

二、依法治国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转变 341

第十八章 法律规范与法律事实 344

第一节 法律规范 344

一、法律规范释义 344

二、法律规范与相关概念辨析 346

第二节 法律事实 349

一、法律事实的含义与特征 349

二、法律事实的分类 352

三、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关系 355

四、法律事实的认定 357

第三节 法律规范与法律事实的关系 359

一、事实的法律意义 359

二、法律的事实意义 360

三、法律事实与规范的连接方式 361

第四节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362

一、基本要求 362

二、内在根据 363

第十九章 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 366

第一节 法律意识 366

一、法律意识的界定 366

二、法律意识的类型 370

第二节 法律行为 373

一、法律行为释义 373

二、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 375

三、法律行为的类型 377

第三节 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的关系 381

一、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相互区别 381

二、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相互联系 382

第二十章 法的应然与实然 385

第一节 法的应然与实然范畴的历史演变 385

一、自然法学说对法的应然的追问 385

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对法的实然的探究 388

三、现代西方自然法学和实证主义法学的争论 390

第二节 法的应然与实然的法学意义 392

一、道德与法律 392

二、价值与事实 393

三、规律与法律 394

第二十一章 法的实体与程序 396

第一节 实体法与程序法 396

一、实体、实体法与程序、程序法的定义 396

二、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 398

第二节 法律程序的意义 401

一、程序性是法的基本特征 401

二、正当性是衡量法律程序的独特标准 403

三、正当程序具有独立价值 405

第六编 价值论 411

第二十二章 法的价值的一般理论 411

第一节 法的价值的释义与分类 411

一、法的价值的释义 411

二、法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 414

第二节 法的价值的功能与流变 416

一、法的价值的功能 416

二、法的价值的流变 419

第三节 法的价值冲突与整合 423

一、法的价值冲突界定 423

二、法的价值冲突的原因 424

三、法的价值冲突的表现模式 425

四、法的价值冲突的整合 427

第二十三章 人权 430

第一节 人权的基本含义 430

一、对“人权”一词的不同解说 430

二、人权的定义与构造 432

第二节 人权的本质属性 433

一、西方学者的观点 433

二、人权的本质属性 438

第三节 人权的分类 443

第四节 人权与法律的相互关系 448

一、人权和法律相互结合的历程 448

二、人权法律化的内在根据 449

三、法对人权的作用 450

第二十四章 正义 452

第一节 正义理论的历史回顾 452

一、古代法哲学时期 453

二、中世纪法哲学时期 455

三、近代法哲学时期 456

第二节 正义的法律价值 457

一、作为法律价值批判标准的正义 457

二、作为法律基本原则的正义 461

第三节 法律正义的当代主题 462

一、宪政人权 462

二、多样宽容 463

三、形式平等 464

四、社会利益 464

第二十五章 法律与秩序 466

第一节 秩序 466

一、秩序 466

二、社会秩序 467

第二节 法律秩序 469

一、法律秩序 469

二、法律秩序的基本特征 471

第三节 法律的秩序价值 472

一、秩序是法律的基本价值 472

二、法律对秩序的作用 475

第四节 秩序与自由 478

一、法律自由 478

二、法律自由的存在形式 480

三、秩序对自由的功能 481

四、自由对秩序的功能 482

五、秩序与自由的冲突与整合 483

第二十六章 效率 487

第一节 效率与法律的效率分析 487

一、效率的含义 487

二、法律的效率分析 488

第二节 效率与法律的关系 491

一、法律对效率的功能 491

二、效率对法律的价值 495

第三节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96

一、公平的含义 496

二、公平的分类 497

三、公平与效率的冲突与协调 498

第七编 关联论 509

第二十七章 法与政治 509

第一节 法与政治的一般关系 509

一、政治的概念 509

二、法与政治的联系和区别 510

第二节 法与政策 512

一、政策的概念 512

二、法与政策的一致性和区别 512

三、法与政策的相互作用 513

第三节 法与民主 514

一、民主的概念及其分类 514

二、法与民主的关系 518

第四节 法与政治文明 523

一、政治文明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523

二、法与政治文明的关系 528

三、法治国家对政治文明的意义 532

第二十八章 法律与道德 535

第一节 法律与道德关系的由来 535

一、西方法学史上有关法律与道德关系的理论观点 535

二、“二战”后围绕法与道德关系的几次重要论战 540

第二节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543

一、法律与道德的一致性 543

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546

三、社会主义国家法律与道德的相互作用 548

第二十九章 法与文化 556

第一节 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556

一、文化的定义 556

二、文化的内在结构 557

三、文化的外在分类 559

第二节 法与文化的关系 561

一、作为文化现象的法律 561

二、法律的文化解释 564

第三十章 法律与科学技术 570

第一节 法律与科学技术的联系与区别 570

一、科学技术概说 570

二、法律与科学技术的联系 572

三、法律与科学技术的区别 573

第二节 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 575

一、科学技术对法律意识的影响 575

二、科学技术对法律规范的影响 576

三、科学技术对法律运行的影响 577

四、科学技术对法学教育的影响 578

第三节 法律对科学技术的作用 580

一、法律为科学技术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80

二、法律引导、组织和管理科技活动 581

三、法律促进科技成果的合理利用 581

四、法律推动国际科技合作 582

五、法律防范与消解科技的负面效应 583

第四节 依法治国与建设创新型国家 584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确立 584

二、依法治国方略与创新型国家战略 586

第三十一章 和谐与法律 589

第一节 和谐与法律的思想渊源 589

一、西方的和谐法律观 589

二、中国历史上的和谐法律观 593

三、当代中国的和谐法律观 594

第二节 和谐的立法观 595

一、从斗争法律观向人本法律观的转变 596

二、从形式正义向社会公平立法观的转变 597

三、从利益分化向多元利益整合的立法观转变 599

第三节 和谐的执法观 601

一、和谐司法观 601

二、和谐执法观 604

第四节 法律对和谐的意义 606

一、法律促进主体维度的和谐 606

二、法律促进客体维度的和谐 608

三、法律促进空间维度的和谐 610

四、法律促进时间维度的和谐 611

参考文献 614

后记 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