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的形成与演变&袁贵仁 杨耕 1
上篇 43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苏]布哈林 43
总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43
一、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一般学说 43
二、社会学和社会科学 45
总体框架 46
辩证法唯物主义教程&[苏]西洛可夫 爱森堡 49
总论:马列主义哲学的任务与辩证唯物主义论的特征 49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 49
二、辩证唯物论的特征 50
总体框架 52
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苏]米丁 54
总论:当作宇宙观看的马克思主义 54
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54
二、当作理论与实践之一致体看的马克思主义 57
三、历史唯物论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61
四、历史唯物论是科学理论是方法是行动的指导 62
总体框架 68
辩证唯物主义&[苏]亚历山大诺夫 72
总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 72
一、辩证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革命的世界观 72
二、辩证唯物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78
总体框架 84
历史唯物主义&[苏]康斯坦丁诺夫 87
总论: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87
一、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历史过程的一般规律 87
二、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领域中的推广与应用 91
总体框架 93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过程理论(历史唯物主义)&[苏]康斯坦丁诺夫 96
总论: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体系 96
一、历史过程在理论上的再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96
二、从理论上再现历史过程的出发点:人的活动 99
总体框架 10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苏]康斯坦丁诺夫 107
总论:辩证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哲学 107
一、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107
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116
总体框架 124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原理&[苏]康斯坦丁诺夫 128
总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哲学世界观 12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128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二重性:一般社会学理论和哲学理论 133
三、哲学中的革命: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138
总体框架 143
辩证唯物主义概论&[苏]斯坦尼斯 148
总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世界和对世界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 148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客体”与“研究对象” 148
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认识活动和价值哲学活动的统一 151
总体框架 154
历史唯物主义概论&苏联科学院哲学教研室 156
总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56
一、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 156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社会发展和发挥功能的规律 160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党性:现实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的科学的表现 163
总体框架 167
哲学原理&[苏]斯比尔金 171
总论:作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71
一、辩证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哲学: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完整学说 171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社会机体的发展规律 174
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相互联系 176
总体框架 178
哲学导论&[苏]弗罗洛夫 185
总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宗旨和基本思想 185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目的:实现人类解放 185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实践是初始的和第一性的 191
三、马克思哲学中的辩证法学说 197
四、《哲学导论》所要完成的任务 202
总体框架 207
中篇 219
历史唯物主义&[南]伊·科桑诺维奇 219
总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219
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219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哲学来源 223
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228
四、历史唯物主义和资产阶级社会学 231
总体框架 235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南]普·弗兰尼茨基 238
总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和特征 238
一、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问题 238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及其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 242
总体框架 245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德]柯辛 247
总论:东德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论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特征 247
一、柯辛和赛迪尔的“体系论争” 247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体性” 254
三、“两种体系”的对比 258
总体框架 265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德]弗朗克·菲德勒 271
总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对象 27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自然界、社会和思维运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271
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273
三、历史唯物主义:一门相对独立的哲学社会学学科 277
总体框架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