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1
概述 1
大事记 11
建置志 51
第一章 历史沿革 51
第一节 夏至东汉 51
第二节 三国至清代 53
第三节 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56
第二章 明、清、民国基层组织机构 60
第一节 明代里甲 60
第二节 清代里甲 61
第三节 民国区乡保甲 67
第三章 当代区划 68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时期行政区划 68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 70
地理志 81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81
第一节 地质 81
第二节 地形 83
第三节 水系 87
第二章 土壤 91
第一节 黑垆土类 91
第二节 黄绵土类 92
第三节 淤积土类 92
第四节 潮土类 93
第五节 红土类 93
第六节 灰褐土类 93
第七节 水稻土类 94
第三章 气候 95
第一节 气象观测机构 95
第二节 气候概况 96
第三节 气候要素 99
第四章 自然灾害 104
第一节 旱灾 105
第二节 水洪 111
第三节 冰雹 117
第四节 霜冻 120
第五节 风沙 123
第六节 病虫害 124
第七节 地震 126
第八节 奇异 130
第五章 动物 132
第一节 节肢动物 133
第二节 脊椎动物 137
第六章 植物 145
第一节 粮食作物 145
第二节 油料及其他经济作物 148
第三节 蔬菜 150
第四节 瓜类 156
第五节 草类 161
第六节 花卉 162
第七节 乔木 164
第八节 果树 166
第九节 灌木 167
第十节 中草药 168
第七章 矿藏 174
第一节 石油 天然气 172
第二节 煤炭 173
第三节 其他 174
第八章 人口 174
第一节 人口数量 174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80
第三节 人口变动 184
第四节 人口构成 188
第五节 计划生育 196
农业志 201
第一章 体制 201
第一节 土地改革 201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 204
第三节 农村人民公社 207
第四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208
第五节 管理机构 211
第二章 种植业 225
第一节 耕地 226
第二节 生产技术 229
第三节 粮食生产 245
第四节 经济作物生产 250
第三章 畜牧业 258
第一节 畜禽生产 260
第二节 饲养管理 273
第三节 畜产品 277
第四节 饲草饲料 283
第五节 畜禽改良 287
第六节 畜禽疫病防治 291
第四章 林业 301
第一节 林业资源 302
第二节 子午岭天然森林 305
第三节 植树造林 315
第四节 林木管护 327
第五章 水利 332
第一节 水资源 332
第二节 水利建设 334
第三节 水产 345
第四节 水土保持 347
第六章 士地 355
第一节 土地资源 355
第二节 土地制度 358
第三节 土地费用 363
第四节 土地利用 369
第五节 土地管理 372
第七章 综合农业 377
第一节 农业区划 377
第二节 扶贫开发 378
第三节 农业综合开发 381
第四节 农业高科技示范园 383
第五节 户用沼气建设 385
第六节 多种经营 387
工业交通志 393
第一章 工业 393
第一节 概述 393
第二节 管理机构 396
第三节 手工业 398
第四节 地方国营工业 402
第五节 乡镇工业 409
第六节 民营工业 412
第七节 电力工业 424
第八节 石油工业 426
第二章 交通运输 42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27
第二节 道路 429
第三节 桥梁隧道 438
第四节 运输 446
第三章 邮电 459
第一节 机构 459
第二节 邮政 461
第三节 电信 464
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志 473
第一章 城乡建设 47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73
第二节 县城建设 474
第三节 乡村建设 478
第四节 建筑业 497
第二章 环境保护 50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06
第二节 环境状况 506
第三节 环境监测 509
第四节 环境治理 511
商贸志 517
第一章 集市贸易私营商业饮食服务业 517
第一节 集市贸易 517
第二节 私营商业 523
第三节 饮食服务业 525
第二章 供销合作社商业 528
第一节 机构 528
第二节 发展概况 536
第三节 农业生产资料经营 543
第四节 日用工业品经营 547
第五节 农副土特产品经营 557
第六节 畜产品经营 567
第七节 废旧物资回收 573
第八节 对外贸易 575
第三章 国营商业 57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77
第二节 商业企业 578
第三节 食品经营 584
第四节 燃料经营 588
第五节 工业物资供应 593
第四章 国营粮食商业 596
第一节 机构 596
第二节 发展概况 600
第三节 粮油征购 606
第四节 粮油销售 610
第五节 粮油调拨 616
第六节 粮食储存 617
第七节 粮油议购议销 622
第八节 粮油价格 622
第五章 物价 626
第一节 机构 626
第二节 物价政策 627
第三节 物价案件查处及价格认证 628
财政税务金融志 641
第一章 财政 641
第一节 机构 641
第二节 清代财政收支 642
第三节 民国时期财政收支 644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时期财政收支 648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后财政收支 654
第六节 财政管理 659
第二章 税务 668
第一节 征管机构 669
第二节 税制 673
第三节 税种 税目 税率 680
第四节 税收 715
第五节 促产增收 726
第六节 税务管理 732
第三章 金融 744
第一节 机构 745
第二节 货币 753
第三节 存款 785
第四节 贷款 794
第五节 社会信用 819
第六节 信用合作 829
第七节 保险 835
第八节 金融管理 840
政权志 853
第一章 历代政权 853
第一节 道路时期(隋—金) 853
第二节 行省时期(元—清) 855
第二章 民国政权 861
第三章 民主政权 865
第一节 陕甘边根据地合水县革命委员会 865
第二节 陕甘边区合水县抗日民主政府 865
第三节 参议会 866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 867
第一节 各届人民代表会议 867
第二节 人民代表会议 869
第三节 政治协商会议 881
第四节 行政机构 887
第五章 政法 906
第一节 公安 906
第二节 检察 914
第三节 审判 916
第四节 司法 921
第六章 社会主义革命纪略 924
第七章 民政 929
第一节 机构 930
第二节 救灾救济 931
第三节 优待抚恤 936
第四节 社会福利 945
第五节 婚姻管理 947
第六节 安置 948
第七节 烈士陵园 公墓 950
第八节 边界争议 951
第九节 旧习改革 955
第十节 地名管理 956
第十一节 社团管理 957
第十二节 残疾人事业 957
第八章 人事劳动 958
第一节 机构 959
第二节 公务人员录用调配 960
第三节 公务人员管理 967
第四节 劳保福利 973
第五节 工资 985
第六节 劳务输出 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