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形塑文化/形构文化理论 3
第一章 界定文化:文化研究的范畴 3
一、电视文化 4
二、什么是文化? 20
三、当代理论与文化研究 24
四、现代主义 30
五、关键概念 38
六、探究文化:方法论 51
七、文化研究取径的优势 59
第二章 社会与文化 61
一、章节绪言 62
二、现代主义与社会真实 63
三、结构与文化社会学 70
四、涂尔幹与象征主义 76
五、韦伯 79
六、芝加哥学派 84
七、传播与佩恩基金会研究 90
八、现象学 94
九、符号互动论 104
十、人类学 108
十一、讨论:象征秩序与国族国家社会 114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意识型态的形构 119
一、章节绪言 120
二、马克思与黑格尔 121
三、象征控制 127
四、马克思与马克思假设的批评 131
五、马克思主义者与苏联文学 135
六、法兰克福学派 139
七、阿多诺、佛洛姆与权威式人格 140
八、班雅明与机械复制 146
九、阿图塞与结构马克思主义 148
十、葛兰西 156
十一、科学、语言与批判理论 161
十二、抢先断裂:后现代马克思主义 167
十三、讨论: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残存 171
第四章 英国文化研究 175
一、章节绪言 176
二、文学与浪漫主义传统 178
三、文学与公众文化 188
四、文化主义与新文化研究的形构 199
五、其他英国文化研究的模式 221
六、讨论:英国文化理论的价值 225
第二部分 文化位置 231
第五章 语言与文化: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 231
一、章节绪言 232
二、基础:维根斯坦与代数语言 234
三、符号的来临:皮尔斯 240
四、结构主义式的语言理论 241
五、早期巴特与符号学时刻 248
六、后结构主义对结构主义的批判 253
七、晚期巴特 258
八、解构:德希达 262
九、傅柯 274
十、精神分析理论:拉冈 285
十一、政治与差异:德勒兹与瓜塔里 290
十二、讨论:后结构主义与结构 296
第六章 女性主义:从阴性特质研究到百家争鸣的取径 299
一、章节绪言 300
二、女性主义与现代主义 302
三、性与政治的解放 311
四、后结构主义与女性主义 318
五、杂志与文化女性主义 328
六、当代政治中的女性主义 333
七、女性主义的文化政治 336
八、讨论:女性身体的意象 344
第七章 后现代主义及其超越 351
一、章节绪言 352
二、文学与美学的后现代主义 356
三、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366
四、李欧塔 367
五、詹明信 377
六、布希亚 385
七、后现代建筑 393
八、哈伯玛斯与后现代政治疑义 401
九、讨论:政治的后现代主义 405
第八章 流行消费与媒体阅听人 411
一、章节绪言 412
二、被动的阅听人模式 416
三、使用与满足模式 421
四、银幕理论 423
五、霸权与制码/解码 427
六、量化与质性取径的阅听人研究 430
七、莫利 433
八、从读者到消费者 439
九、布迪厄与象征消费 441
十、狄塞托 444
十一、费斯克:流行消费 452
十二、洪宜安:女性、观看与解放 462
十三、女性与罗曼史社群 468
十四、迷与后现代社群 473
十五、讨论:流行政治的问题 478
第九章 身体 489
一、章节绪言 490
二、心与身体的二元论 492
三、现代主义与身体 500
四、身体作为论述 502
五、性与性欲特质 506
六、美丽与健康的身体 528
七、健壮身体的奇观 534
八、商品化与运动 537
九、阳刚特质 542
十、讨论:后人类身体 552
第十章 后现代空间:在地与全球认同 559
一、章节绪言 560
二、在地全球化 561
三、文化与历史帝国主义 566
四、多元文化主义 576
五、全球帝国主义 581
六、国际主义 585
七、流行消费 591
八、全球空间 597
九、不平等的全球分配 617
十、新认同 622
十一、讨论:文化政治与认同 632
第十一章 新传播科技的文化 637
一、章节绪言 638
二、传播与科技 640
三、麦克斯:科技与文化失调 654
四、电子民主 660
五、数位民主 665
六、后现代电脑政治 668
七、骇客、刽客与电脑叛客 680
八、虚拟性爱与电子性爱 686
九、讨论:数位乌托邦 691
第十二章 文化与政府:建构未来 701
一、章节绪言:未来文化与民主想像 702
二、文化研究:意识型态与后结构主义 705
三、文化政策与文化治理 711
四、后人文主义与基进的分离主义 719
五、后现代欢庆的未来主义 722
六、跨文化主义:一种另类的文化研究 727
七、讨论:安德烈巨人及其他Y2K的民主化身 741
附录:文化研究系谱学 757
参考书目 765
索引 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