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瓶花盛开——德瓶纹饰的源流 1
一、德瓶纹饰的发现及其地域性 2
(一)北方地区发现的德瓶纹饰 2
(二)南方地区发现的德瓶纹饰 15
二、德瓶纹饰的传播路线 24
三、德瓶纹饰的中国化 25
四、小结 39
第二章 象以齿焚——象牙与象的输入与使用 40
一、隋唐以前的象牙制品与象 40
(一)先秦时期的象牙制品与象 40
(二)汉代的象牙制品与象 46
(三)魏晋时期的象牙制品与象的输入 58
二、隋唐时代的象牙制品与象的输入 61
(一)货币代用品 64
(二)象牙尺 65
(三)象牙笏 70
(四)象牙刀把与刀鞘 72
(五)象牙饰如意 75
(六)乐器(琵琶等)的拨 75
(七)尺八和横笛 76
(八)象牙双陆、双陆骰子及象牙饰双陆棋盘 77
(九)梳子、簪与冠饰 80
(十)小件家具装饰 83
(十一)箱子的边饰 84
(十二)文房用具 86
(十三)化妆盒与针筒 87
(十四)象牙带饰 88
三、小结 89
第三章 犀以角亡——犀牛与犀角的输入 90
一、隋唐以前的犀牛 90
(一)先秦时期的犀牛 90
(二)秦汉时期的犀牛 93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犀牛 96
二、隋唐时期的犀牛题材 97
(一)金银器上的犀牛纹 97
(二)铜镜上的犀牛纹 99
(三)石刻犀牛 102
(四)陶瓷器中所见的犀牛 103
(五)纺织品上所见的犀牛 104
(六)铁犀牛 105
三、隋唐时期犀牛角的输入与用途 105
(一)器物装饰 105
(二)容器 107
(三)如意 108
(四)度量工具的尺子 109
(五)带饰 110
(六)梳子 111
(七)入药 111
(八)其他 112
四、唐代犀牛题材反映问题的探讨 112
(一)唐代有无犀牛生存? 112
(二)犀牛与中外文化交流 114
(三)驯犀与宫廷生活 116
(四)犀牛与祥瑞、镇水(辟邪)思想 117
(五)其他 118
五、小结 119
第四章 龟甲延寿——龟甲纹反映的东西方文化交流 120
一、中国以西的龟甲纹 120
二、中国境内龟甲纹的发现 123
(一)唐代以前的龟甲纹 123
(二)唐代的龟甲纹 142
(三)唐代以后的龟甲纹 155
三、小结 171
第五章 毬路飞鸿——毬路纹反映的东西方文化交流 172
一、中国以西的毬路纹 172
二、中国境内毬路纹的发现及其阶段性 176
(一)唐代以前的毬路纹 176
(二)唐代的毬路纹 178
(三)唐代以后的毬路纹 181
三、小结 208
第六章 童子、花绳与龙马 209
一、小巧可爱的童子像 209
(一)童子像的发现 209
(二)童子像的特征 213
(三)有关童子像的源流 214
(四)童子像的传播及其背景 218
二、于阗的花绳与童子像 223
三、新和通古斯巴什的龙马 228
第七章 相映生辉——东西方之间工艺与造型的影响 233
一、金背、银背镜的出现 233
二、从炸珠、焊珠到鱼子纹地 241
三、三彩之花绽放 251
(一)奈良三彩 254
(二)新罗三彩 257
(三)波斯三彩 259
四、蜡烛两边明——一种烛台造型的西传与东归 261
五、带流净瓶——被遗忘的外来器形 265
六、东瀛西域囊飘香——香囊的生产与传播 281
第八章 花马世界 287
一、唐代花马的分类 287
二、花马样式与传统、外来文化的关系 292
三、以花马作为陵园石刻或随葬品所反映的等级性 299
四、关于五花马——李白《将进酒》诗中“五花马”的考古学证据 301
第九章 吐鲁番北朝至唐代的太阳与月亮图像——中原与西域文化的交汇点 306
一、吐鲁番地区的太阳图像 306
(一)发现与分类 306
(二)吐鲁番太阳图像的文化因素分析 311
二、吐鲁番地区的月亮图像 315
(一)发现与分类 315
(二)吐鲁番月亮图像的因素分析 317
三、小结 320
结语 321
后记 323